宁化城东中学 福建 宁化 365400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通过接受课堂教育,更正确的认识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以及法律观。教书育人,育人才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科学地制定教学方案,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价值的最大化。基于此,以下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技巧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技巧;探索
引言
初中是一个新的开始,初中生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要渐渐适应新的课堂环境和教学模式。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优化课堂提问和解答环节,让初中生适应课堂提问,集中注意力,并做好时刻回答问题的准备,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第一步,教师通过优化课堂提问,能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的不足,并给予问题针对性解答,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启发学生,收获惊喜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问是启发式教学最直接的方式。启发式提问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使教师时常收获一些“意外的惊喜”,这种惊喜往往源自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如在教学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时,笔者运用了垃圾分类的热点话题贯穿本课,在最后环节设置问题:“如果你是昆山的新闻发言人,你认为昆山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结合政府、社会、公民等角度提出你的建议。”笔者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组中有发言人、记录人。在授课中,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讲得特别出彩,总结得相当到位。该问题考查了学生如何厉行法治,若教师直接问学生怎样厉行法治,显然比较枯燥,但是结合情境采用启发式提问,学生犹如被点燃了思维的导火索,迸发了解疑、创造的火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我是学习的主人”“我要学”的情趣,更加符合“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最近发展理论”。又如在教学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一框“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时,笔者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导入,提出了问题:“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否已经不符合时代特征,应该改掉吗?”比起直接引入新课,一系列启发式提问让学生认识到新时代的国家更需要居安思危,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生动:问题结合情境,在情境中呈现问题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旨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指引人生的方向。教师可以在提问的方式上巧下心思,为学生创建生动的现实情境,在情境中呈现问题,让学生养成理论结合实际、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的习惯,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思考习惯有很大益处。例如,在学习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共奏和谐乐章”时,教师可以以班集体为问题的背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运用班集体一起参加运动会共争名次、互帮互助的经历来说明集体的力量,帮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特点和关系。熟悉的案例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刺激学生深入思考,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问题比单纯研究某个理论问题更容易发散思维。扎根于现实情境的思考,能够开出更加鲜艳、丰硕的花朵,给学生的实际生活带来更多的启发。再如,在学习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网络“冲浪”的现实案例,以真实的经历为问题,这些故事往往能使学生联想到自己的上网经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和好奇心,不自觉地进行思考和探究。教师在这时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将自己代入,身临其境地讨论问题,学生也趋向于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进行分析和讨论,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同时,这也为学生带来了启发和警醒。学生在学习本堂课的内容后,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类似情境时,能快速联想到本堂课学习与表达的内容,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就是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实际意义,它能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为学生的人生搭建一座不灭的灯塔,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为学生指点迷津、照亮方向。
三、优化课堂提问,增强提问意识,增加课堂互动占比
教师要增强自己的提问意识,不要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应在教学前精心设计问题,并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调整问题;要有包容心,不论学生回答得如何,都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要引导他们予以纠正,不要挫伤他们回答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另外,教师不要拘泥于自己事先准备的问题,要找准机会引导学生大胆提问,锻炼学生的思考意识和能力。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才能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七年级上册“绽放生命之花”这一课讲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精彩两个重要命题。既然探讨“生命”这个话题,课堂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挖掘多个话题供学生讨论:你将来的目标是什么?曾经做过、见过或听过的哪些事情,让自己想感叹一句生命的奇妙?同时,教师可以结合社会新闻,告诫学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境或问题,都要珍惜生命;也可以让学生把这堂课的所学和感悟讲给父母听,给早已远离课堂的父母一点“警钟”,告诉他们要敬畏生命,在工作中要注意安全,不做违法之事等。关于“生命”的话题互动,师生互相提问,互相答疑,不仅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还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四、注重提问的知识性,做到有的放矢
提问既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又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在考虑以提问的方式来推动课堂进程、调节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要注意将其与知识点的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在思考提问内容、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真正获得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较典型的做法是,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内容或本堂课讲解的某一知识点进行提问,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该知识点的内容,提高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结束语
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和建立,是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给予课程教学充分的重视,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实施更具针对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淑芬.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提问策略之我见[J].当代家庭教育,2021(18):87-88.
[2]刘永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发挥提问的最大价值[J].吉林教育,2021(18):46-47.
[3]刘忠海.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