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者。通过调查福建医学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问卷结果显示,无论性别、婚育、工龄等因素,医学院校辅导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问题。为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本文从辅导员心理压力来源及缓解机制着手,提出相关途径维护医学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缓解改善心理压力的问题。
关键词:医学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
作者简介:许夏妮,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辅导员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课题资助(编号:X2018033)
一、引言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或缺的重要资源和力量。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能日益增加,工作内容越来越繁杂,其工作特点主要表现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1],辅导员在多重因素影响之下感受到愈来愈强的心理压力,成为心理高危人群[2]。本次研究样本为福建医学院校的相关辅导员,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有效问卷230份,问卷的性别比例中,男性85人,女性145人;年龄比例中,30 岁及以下的122人;31—40 岁的100人;40 岁以上的8人;婚育比例中,未婚的60人;已婚的170人;工作时限比例中,5年及以下的135 人;5年以上95人;职称情况比例中,初级职称67人,中级职称158人,高级职称5人;承担思政教学比例中,承担教学180人,未承担教学50人。
二、医学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来源
(一)源于医学院校辅导员职业角色压力。新时期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工作复杂性和繁杂性,学生年龄和认知的巨大差距,医学院校专业的特殊性等问题,都决定了医学院校辅导员多项育人职能和挑战,角色定位更多是担任学生的“勤杂工”和“保姆”,工作投入时间和精力巨大,但成果并不显著。特别医学院校专业的特殊性,医学院校辅导员普遍存在着工作地位不如专业教师的认知。再加上当前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现实中工作的强度,繁杂度,福利待遇等问题存在较大的差距,容易导致辅导员的心理失衡和落差。
(二)源于医学院校辅导员职业高风险压力。当代大学生大多为家庭的独生子女,从小被过分的溺爱包围,形成自私自立、不顾他人感受、心理承受能力差、解决挫折能力差等情况,遇事不懂得求助身边人,不排解导致走上极端钻牛角尖的情况,当前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导致的大学生自杀情况足以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情况。高效辅导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内容就是防止、减少、应对类似极端突发事件,需要花费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动态,新媒体的冲击使得关注范围持续增多,对一些“重点”学生还需要日常的特殊关注,努力将可能恶化的问题扼杀在萌芽中,辅导员自身身心承受巨大的压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突发事件都能提早防止,学生自杀自残情况时有发生,特别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压力巨大,突发事件屡见不鲜,这样的压力下不仅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遭受巨大影响,还对辅导员自身心理状态产生巨大影响。
(三)源于医学院校辅导员家庭社会压力。由于辅导员工作的多样性、复杂繁琐性、多发突发事件的实践情况来看,辅导员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学习教育、心理健康工作上,对于家庭的维系和关照时间变少,从调查问卷不难看出大部分辅导员婚育比例的情况,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对于家庭关系产生了诸多不和谐的情况,影响了家庭的维系和对子女的关爱教育,甚至家人不理解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家里婚姻危机。
(四)源于医学院校辅导员职业前景压力。辅导员职业前景是影响辅导员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职业竞争巨大,当前对辅导员队伍的重视,将辅导员视为学校行政队伍的人才进行培养,但是行政职数又存在“僧多粥少”的情况,导致辅导员之间的竞争压力巨大。其次,辅导员属于行政和教师行列,医学院校中专业特殊性,辅导员与专业老师之间存在较大的劣势。同时,辅导员的性别差导致很多岗位对辅导员的性别要求存在差距,再加上当前国家对三胎的倡导,往往行政单位都更希望接收的是男性辅导员,大部分女性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得不到相关的保障,因此产生对职业前途的焦虑和压力。
三、医学院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缓解机制
(一)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缓解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的重要缓解就是为辅导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首先,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合理划定和分配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在学校人才招聘中适当增加招聘岗位,所满足国家要求的1:200的比例要求,加强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其次,经常性开展辅导员的相关培训工作,还要重视辅导员的培训与开发。良好的职业能力建设是有效缓解压力的基本途径
[3],针对辅导员困难工作给予帮助,做好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提高辅导员自我调节和抗压的能力,多关注辅导员思想的变动,开通各种心理咨询业务。最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不能存在为了自身便利,将繁杂琐碎的工作推给辅导员处理,要有责任担当。此外
(二)做好职业前景保障。做好辅导员职业转换的工作,为辅导员职业发展铺好路,缓解辅导员的心理压力。学校可以通过增加相应的行政岗位和教学岗位数量,增加辅导员转岗的选择性和机会,降低辅导员之间的竞争。满足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求,也能为学校管理教学提供人才支持。其次,在转岗过程中,提供适合辅导员的转岗岗位,在转岗竞聘中,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让每位辅导员都能在合适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最后在进行职称评定时,要结合辅导员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指标评定的调整。
(三)提升职业抗压能力。高校辅导员需要正确认识和积极处理自身遇到的心理压力问题,提高心理防御能力,避免压力过大给辅导员造成的消极影响[4]。在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辅导员对于自身工作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压力,需要提升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对待压力和挫折的情况下,将其视为自身职业挑战和个人能力的提升,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辅导员工作中,努力与消极情绪反抗,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根本任务,更好的服务学生,这对于提升辅导员个人抗压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帮助,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 杨伟:《当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其调适》,《教探索》,2012 第 9 期,第 143 页。
[2] 陈学宁、齐连永:《浅析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心理压力及自我调适》,《文教资料》,2013 第 9 期,第102 页。
[3] 沈晔:《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疏导及其职业成长》,《思想理论教育》,2014 年第 4 期,第 104 页。
[4] 叶祥杰:《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分析及调适》,《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 1 期,第 73-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