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二小学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音乐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工作的落实,促使学生综合素质、音乐素养得到提升,培养更多创新型、综合型人才。多声部合唱教学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多人合唱不仅可以体现出音乐别具一格的魅力,还对学生的精神、情操的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繁荣力量,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多声部合唱;分析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成长的重要时期,而音乐是学生形成个人兴趣和爱好的重要一个方面,因此,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在整个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素质,还为学生今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多声部合唱教学活动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横向旋律和纵向和声意识,使多声部合唱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提高音程、音准和音色,使合唱更具和谐性。
一、创新教学方式,多样化开展多声部合唱教学
在新课标背景下,以创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了核心理念。作为新时代下的小学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如,在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我爱北京天安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音乐欣赏和合唱教学相结合,先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歌曲播放给学生听,然后向学生讲述这首歌曲的歌词大意及创作的背景,在合唱过程中,引导学生按照不同段落的音乐风格和多种律动方式进行多声部合唱练习。教师还可以通过身体律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深刻感受声部律动,在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时,教师可以运用直观的手势表示出各音的相对高度,引导学生观察手势掌握音准,使学生产生对音符唱名及相对音高的联想,将学生觉得难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开展多声部合唱教学时,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合唱训练效果得到明显提升。除了创新教学方式,多样化开展多声部合唱教学之外,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还应适时、正确地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构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的共性需求和个体需求适度调整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自身特点合理选择需要合唱的音乐作品的难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从而有效提升小学音乐多声部教学的质量和效率[1]。
二、学习发声技巧,正确运用发声方法
小学音乐课堂中多声部合唱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音乐带来的魅力,陶冶情操,怡情益智,还有效促进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的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增添缤纷的音乐色彩。多声部合唱教学中对声音训练时,需要学生有较高的音乐素养,不仅要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还要展现出一定的认识和审美能力。轻声唱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气息支持、稳定的喉头状态、有头腔共鸣的位置,用微弱的音量、自然、放松地歌唱具有良好作用,既平稳地控制了气息,又将音乐准确地表现出来。轻声唱法包含了柔和的音色以及弱音唱,要求学生从强音过渡到弱音的时候,中间不能出现隔断控制,气息要非常的均匀且集中,发音用力不能过猛过强。进行弱音唱的时候,学生可以一边演唱一边倾听其他部的音,进而提升两个音在高度方面的距离的感受力。多声部合唱教学中进行声音训练时,一定要用合理统一的方法开展训练,合唱主要研究的是各声部对音色、力度等要求进行统一。学生熟练掌握了轻声唱法的技巧之后,不仅加强了声音的感染力,还更具表现力[2]。
三、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多声部合唱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单声部歌曲进行改编,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成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如,以《小小的船》这首歌为例,教师为学生设置合唱时,可以在歌曲中先加入两个单音,固定得音型作为第二声部,之后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第一组学生演唱歌曲的主旋律,第二组学生演唱第二声部的和声。第一组学生结块演唱节奏时,第二组学生也要跟上节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快速掌握对声部演唱技巧,进而提高多声部合唱能力[3]。
结束语:
音乐舒展了我们的情怀也带给我们快乐,小学音乐课堂中多声部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艺术兴趣爱好的重要途径,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小学音乐老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多声部听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感受到音乐的价值,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喜悦,进一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中多声部合唱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红利.多声部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分析[J].文学少年,2020.v.38;No.365(12):086-089.
[2]于菲菲.多声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语文课内外,2020.v.16;No.345(065):444-450.
[3]顾轩宁.浅谈多声部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J].赤子,2019.v.40;No.445(11):33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