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业"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应如何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7
/ 2

" 慢就业 " 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应如何发展

高健

德州学院法学院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就业保持不积极、不主动的态度。本文对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发展的策略展开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为推动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慢就业;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发展

前言:据调查显示,近几年,大学生的“慢就业”现象愈发严重。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以后不急于找工作,而是参加各种考试,比如,考研、考公等等,甚至有的学生专门留出“就业间隔年”用于旅游或者陪伴家人。他们不仅缺乏对招聘市场上“金九银十”的重视,而且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持漠视的态度,无论辅导员如何苦口婆心的劝导和鼓励,有些学生都无动于衷。现阶段,在高校就业工作当中,解决学生的“慢就业”迫在眉睫。

1.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从整体来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式非常严峻。据调查显示,2021年有900多万大学生毕业,再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这样,就有大概1000万左右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但是,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大降低了企业吸收就业的能力,导致高校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非常大的困难。

当然,虽然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不容乐观,但是,相对于国家来说,其进行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比如,增加了征兵人数中大学生的比例,对于大学生的创业予以支持鼓励等等。

其目的都是为了避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过大。总而言之,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奋斗。

2."慢就业"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策略

2.1引导学生找准定位

新形势下,在就业问题中,高校毕业生属于主体位置,因此,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激发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精准定位,同时促进毕业生科学观念的形成,从而有效改善毕业生的“慢就业”问题。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其一,要帮助高校毕业生认识到当前的就业难问题,他们产生忧患意识,才能具有强烈的紧迫感,从而主动的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其二,引导高校毕业生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促使他们将全部精力放在对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认知上,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能够保持客观、全面,才能具有强烈的就业愿望,从而在参与以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时,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对强化自身的就业综合能力提供帮助,进而有效避免“慢就业”现象的发生。

2.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高校应该采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加深学生的各个行业的了解,同时,对创业就业典型进行大力宣传,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就毕业生而言,存在于他们身边的人,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对他们的影响才是最大的。基于此,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积极挖掘毕业生中的求职典型,并着力宣传,通过周边朋友、同学的帮助和引导带动,可以有效避免毕业生逃避就业心理的出现,同时,还有助于他们心态的调整,从而在以后的求职过程中,能够勇敢面对其中的竞争和压力,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拼搏奋斗的精神,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2.3培养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素养

对于学生来说,高校的教育重点在于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专业教学往往只存在于课堂,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习实训环节大多只是表面形式,学生具体的项目实操能力严重不足,所以既不肯参与到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当中,也不想继续对职业所需技能进行深入的学习。为此,高校不仅要改变人才培养的内容,同时也要对其培养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多进行实践教学,促使学生亲身接触到实际的项目或案例,另外,导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项目的剖析与方案制定环节,这样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对于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4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在各大高校当中,学工部门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加强其与校外资源的联系,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的机会。与此同时,建立并优化信息传递机制和平台,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单位性质对单位就业信息进行整理、分类,这样,不仅有效避免了就业信息成本过高,而且为学生就业信息的查看提供了便利条件,实现了就业渠道的有效拓宽。除此之外,

高校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校级社团组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或者学生机构组织职业技能比武等等,这样,每一名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锻炼,一方面,社会交往能力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促进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得“慢就业”现象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结束语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不仅需要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这一问题,需要理性看待。其中一部分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其已经有了更好的规划生涯,对此,应该予以支持和理解。然而,如果毕业生长时间大规模的“慢就业”,将对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恶劣影响。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象,高校应该加强指导,纠正学生的观念,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孙蕾,蔡振秋,洪桂洁,孙文蕾.当前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9):115-116.

  2. 邱琳,张春妹,李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慢就业”成因及对策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1,23(05):29-33.

  3. 熊艳.“慢就业”现象下商科专业基于ERP沙盘对抗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21(26):35-36.

  4. 杨艳全,曹丹丹.协同理论视域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困境治理[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08):117-119.

  5. 房禹.新工科院校毕业生慢就业成因初探及“一体两翼”就业工作体系构建[J].中国就业,2021(08):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