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儿童家庭教育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3

学龄儿童家庭教育 建议

彭燕霞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大滩镇中心完小

提要:家长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班主任,必须想办法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随时随地与家长交流工作,沟通情感,了解情况,才能实现与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默契。班主任既要诚恳听取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建议,又要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传递给家长,达成共识,建立共同的教育目标。我给家长的建议是:尊重而不放纵;关爱而不溺爱;宽容能守规矩;重学莫忘做人;言教更要身教;教育重在有恒。

关键词:家教;建议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果学校教育离开了家长的配合,只能是单打独斗,就有了很大的缺憾,老师付出的再多,教育的效果也会事倍功半。作为班主任,要想有理想的教育效果,不能只在学生身上用心,不能只在教室里下功夫,必须想办法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随时随地与家长交流工作,沟通情感,了解情况,才能实现与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默契。作为班主任既要诚恳听取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建议,随时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对孩子教育的一些想法,又要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传递给家长,达成共识,建立共同的教育目标。还要把家长应该做到的,善意地及时提醒给家长,给家长当好参谋,让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不论是观念还是方法,也能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家校联手,相互配合。我给家长的建议是:

尊重而不放纵

孩子一旦懂事,就已成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他从内心深处需要成人的尊重。比如:当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时,大人就不必去打断他,这就是对孩子的尊重;平时呼叫他的口气轻柔与否,也能体现出尊重;动用他的东西时,先征得他的同意,也是对他的尊重;不揭孩子的短,他有啥意见和想法时,要耐心听听,不要一味地对孩子的想法而轻易否定,要看有无合理的成分,这就是尊重。这些点点滴滴的尊重,能使孩子体会到自我价值,是对孩子潜移默化影响和耳濡目染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鲁迅教育孩子,就非常理解和尊重孩子。他说:“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发达。”有一次,鲁迅从饭店里买了几个菜,请客人们吃饭。有一盘鱼丸子,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大家吃了都说新鲜的,以为海婴在瞎嚷嚷。于是许广平又给了海婴一个, 海婴一吃,又说不好。别人都不注意,这时,鲁迅把海婴碟子里的拣来尝尝,果然是不断新鲜的。鲁迅说:“他说不新鲜,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尊重孩子,就是要努力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孩子健康地成长,并不是一味偏袒自己孩子,溺爱孩子。如果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是不正确的,就不能尊重他的错误做法,一味地迁就,这样就等于放纵了孩子 ,助长了孩子的不正确的东西。孩子毕竟是孩子,正处在成长期,不成熟的想法,错误的做法随时存在。因此,管教孩子,我们必须要细心观察,真正了解孩子,如果发现孩子的想法、做法不正确、不合理的时候,一定不能放纵,并及时引导,加以制止,耐心分析,使孩子改变做法并晓之以理。

关爱而不溺爱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巴金在说到自己的母亲时,他说,我的第一个先生就是我的母亲。 使我认识"爱"字的是她,在我幼小的时候,她是我的世界的中心,她很完满地体现了一个“爱"字。她使我知道人间的温暖:她使我知道爱与被爱的幸福。她常常用温和的口气,对我解说种种事情,她教我真诚待人。 这个爱字就是母亲教给我的。这就是说,父母的责任并不是仅仅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更要担负起全面关心孩子的责任。关心孩子并不只是问问他的成绩,督促他完成家庭作业,不只是让孩子吃好穿好,对孩子的关爱是全面的,还要关心他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等。要用心陪伴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孩子一起做事、游戏,和孩子一起享受无所事事的时光,与孩子讨论问题,共同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等等,引导孩子感受身边的爱,给孩子积极的评价,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在和谐关爱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肯定是健康的。

当然,在注重关心孩子的同时,其做法不能滑到相反的方面,变成娇养孩子。娇养是最害孩子的事情。要让孩子有生存的能力,就要让孩子做事,让孩子吃点苦,得到锻炼,让孩子学会勤俭。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俭以养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全世界第一个十亿以上的富翁洛克菲勒,对儿女们的零用钱始终管得很紧。他规定零用钱因年龄而异:七、八岁时每周三角,十一二岁每周一元,十二岁以上长二元,每周发放一次。还给每人发一小账本,要他们记清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时交他审查。钱账清楚,用途正当的,下周递增五分,反之则递减。同时允许做家务活可以得报酬,补贴各自的零用钱。例如,逮一百只苍蝇一毛,逮一只耗子五分,背柴、拔草各若干。孩子便都抢着干。后来当副总统的二儿子纳尔逊(九岁)和后来兴办新兴工业的三儿子劳伦斯(七岁)时还主动要求合伙承包替全家人擦鞋,皮鞋每双五分,长统靴一毛。

洛克菲勒所做的这一些,我认为我们今天的家长应该学习和借鉴。我们今天这样扣孩子的家长实在太少,他这样做看起来很扣,但却有益。在勤俭和劳动锻炼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就能养成一种自食其力,吃苦耐劳的品质。所以,我们一要舍得让孩子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从小得到劳动的体验和锻炼,比如,自己洗洗衣服,自己整理自己的屋子,帮大人做饭、收拾餐桌、打扫卫生等等,做这些小事,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反而是从平常时,从小事上锻炼了孩子。有些家长,心疼孩子,不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罪,大小事都自己包揽了。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不民生生活,也不懂感恩。

宽容但守规矩

因为孩子小,许多事做得不尽人意,很不理想,作为家长,给予适当的包容,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是十分应该的。当孩子出错时,要耐心地问明原因,不要动不动就不分场合地训斥指责,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孩子产生反感情绪,容易自暴自弃。当然不能是视而不见,不闻不问,而要采取方式,有效地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但是,这方面有的家长却做得过了头,由于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常常表现出对孩子无的原则的放任,使孩子从小淡化了规矩意识。当孩子表现出不良倾向时,就不能无原则的宽容。无原则的宽容孩子,就是我们常说的惯孩子,长期惯孩子的后果不堪设想。特别有隔代带孩子的,这种倾向很严重。惯孩子往往表现在小事中,有时我们都认为这点小事无所谓,孩子大了自然会学好的,一直在宽容孩子的错误,其实,不讲规矩的宽容孩子也是有害的。

曹操后花园的一道门,别人是不能进出的,一日曹植擅自进出。曹植很聪明,曹操非常喜欢曹植,但是曹操并没有因为喜欢他的才华就原谅他的违规,曹操还很严厉地惩罚了曹植。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必须为孩子立个规矩,使他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比如说看电视,什么时候该看,什么时候不该看,该看多长时间为宜,都要有个规矩,不能让孩子无限制地看电视,有时甚至不让大人管他的事,这就出问题了。因此,我们对孩子必须要有底线,必须为他立出规矩,让他从小懂得守规矩,不越红线的道理。

重学莫忘做人

关心孩子的学习,大部分家长能做到。但是,人的一生用到的东西,不仅仅是书本知识。重视学习没错,是十分应该的,关键是要在关心孩子学习的同时,不要忘记教孩子如何做人做事,不忘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教孩子做人做事,孩子则终身受益。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是把做人做事摆在首要位置的。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启蒙读物都是从教人做人做事做起的。

教孩子做人做事,并不是整天给孩子讲大道理,道理谁都会讲,关键是如何去做。再说,给孩子讲大道理,他是不爱听的,我们要把教孩子做人做事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在日常的活动、待人接物中,都能看到一个人的品质如何。比如,尊重长辈就体现在跟长辈说话要有礼貌,为长辈让座,给长辈端饭等;尊重他人就是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辱骂他人,不欺骗他人,不给他起绰号,见到客人要问好礼让,体谅别人等等, 要不撒谎,做一个诚实的人,要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错误,有错就改。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杂物,室内要保持整洁,物品摆放要整齐,不吃不洁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等,要遵守规矩,不横穿马路,过斑马线要遵守红绿灯,不破坏公共设施,爱护公物;要讲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要守时,做到按时起床,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到校;要学会礼让和帮助别人,处理好与别的同学的关系;要让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自己洗衣服、叠被子,打扫卫生、擦桌子等。总之,教孩子做人不需要讲大道理,要注重抓小事,抓细节,抓日常,抓落实。“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都讲的是做人要从小处抓起的道理。对于孩子,讲大道理有时真没用,只有把日常生活中每一件小事,都按做一个好人的标准去要求他做了,从一点一滴,从细枝小节上注意培养他的好品质、好习惯,就能使孩子受益终身的。许多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不是学习的问题,而是做人做事的问题,他们成绩优异,兴趣广泛,能说会道,就是做起来做得不好,特别是这些体现品质习惯的小事上存在的问题较多。

言教更要身教

我们管教孩子往往说得多做得少,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比如让孩子按时起床,自己却睡懒觉,不让孩子玩游戏,自己却沉迷其中,不让孩子偏食,自己却挑食,孩子读书的时候,自己却打牌,这样的事,在管教孩子中,经常出现,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常言道,“言教不如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长若能以身作则,教育效果要比家长每天婆婆妈妈地唠叨好得多。如果你要教育孩子孝敬老人,自己就要对自己的父母备加关心孝敬,这样孩子看在眼里,自然而然把孝敬老人作为做人的准则。你要教育孩子热爱劳动,自己就必须勤于动手,勤做家务。总之,不仅仅说的让孩子听,更要做得让孩子看,当好榜样。

王羲之是东晋时著名的大书法家。他对儿子学书法也很重视,特别是对七子王献之,功夫下得最深。献之练字,他就站在身后观察,而心指点,亲自示范,从基本笔画教起,怎样握笔,怎样用力,连一个点的不足,他都要及时纠正。总是陪伴着儿子练字。由于父亲的言传身教,王献之笔不离手,进步很快,年轻的时候就成了书坛名手。

这个教子的故事,说明了“父之德育儿之德,父之才传儿之才,父之赌传儿之赌,父之懒令也懒”,这就叫言传身教。所以我们要记住一点,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为孩子树起一个好的榜样。

教育重在有恒

明代学者胡居仁有副自勉联叫做“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年轻时就用这副对联激励自己。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贵在坚持。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孩子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孩子的一种习惯养成,也非一日之寒,教育的成功也别指望一朝一夕就成完成。

有的家长有时因工作忙就顾不上过问孩子的事,别提教育孩子了。有的家长,平时不支管教孩子,一旦孩子犯了错误,或是考试成绩低了,就火冒三丈,无比冲动,对孩子教育行为粗暴,。但是过不了几天,便又把孩子的事忘在脑后,不再过问,过些日子,孩子又出问题了,他仍然和前次的教育方法一样,凭一时之冲动,想去解决孩子一辈子的问题。这就是典型的一曝十寒。指靠一次猛烈的暴风骤雨,就能解决一年四季的旱情,是根本不现实的。教育孩子必须细水长流,贵在坚持。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定一个长远计划,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每天必须按计划履行监护义务。

我在医院见过一个漫病住院的中年母亲。她在住院其间,每天都定时视频问孩子的情况,因为她孩子每天都有按计划要做的事,她要看落实情况,是不是走过场了,是不是开小差了。她认为,孩子毕竟小,贪玩爱、游戏、爱轻松是很正常的,如果家长监管不到位,管教坚持不好,一旦滑坡或是走岔,重新纠正的难度,比坚持的难度要大得多。这真是切身体会啊。

毛泽东有句名言:“一个人做一次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教育孩子也是一样,一次两次做好并不难,一天两天做好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做好而不放松,难的是自己很忙了还能挤时间,很累了还能坚持,很烦了还有耐心。

我上面所谈的这些如何教育孩子的事,其实,我认为都是家长首先做到的,是对家长最真心的建议,是与家长商量的内容,有很多不当之处,也请家长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便达成共主只,携手教育好共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