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绿色建筑“地域基因”营建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长三角 区绿色 建筑 “地域基因”营建策略研究

丁晓燕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绿色建筑是建筑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领域,至今已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在其相关专业认知方面,尚存在盲目使用高技术、忽视与地域建筑文脉连结的现象。本文以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为主要内容,针对建筑群体、基本单元、界面设计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气候地貌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策略与方法。目的在于强调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地域性绿色建筑适宜的营建策略。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地域基因、绿色建筑

一、研究背景

绿色建筑是当代建筑行业应对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做出的明确回应,是建筑学

学科发展关注的主要焦点和关键科学领域。我国绿色建筑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技术、标识项目、示范工程、设计导则等,与此同时,还存在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如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以“指标体系”与“技术控制”为导向的绿色建筑营建更为常态,建筑盲目使用高技术、忽视与地域建筑文脉连结的现象也更为普遍,这导致了建设成本的增加与建筑文脉的断层。

二、长三角地区绿色建筑“地域基因”的概念及特征

任何居住形态一旦形成,必然是其“区域基因”调控机制和综合产物的结果。在绿色原则下,对比传统居住模式与当地诸多环境影响因素的关系,有必要首先挖掘其居住的“地域基因”,并进行下列几方面分析:这些基因中有些仍颇生命力,需要加强和激活;有的虽然不太合适,但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改造和重组;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可供人凭吊有限的历史价值外,他们已经失去了发展的意义,甚至成为新的生命体中的毒瘤,阻碍了其健康发展。必须毫不留情地完全摈弃。

针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住居“地域基因”,其特征如下:①动态时易性:任何住居的“地域基因”都不是永恒不变的。不论是自身所携带的各种环境信息,还是居干其地的主观调控者,都时刻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住居的发展模式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绿色住居是一个外向开放的系统,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不断吸纳新鲜因素介入,包括新技术、新材料的合理应用、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和环境意识的加强等等,是完善、重组和整合旧有“基因”途径,使住居不断“进化”的保证。②地域多样性:绿色住居群落多样性是保持群落稳定性的—个重要尺度,结构愈多样、复杂,则其抗干扰的能力愈强,也愈易于保持其动态平衡的稳定性。绿色住居的“基因”承担着地域住居特质的传承与延续功能,有着自成一体的相对独立性,而这种传承与延续也是保持各地住居多样性的基础。③系统综合性:绿色住居诸多“地域基因”在作用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各司其职。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我们的目标是不断调整其系统结构,改善其运行状态,使系统整体功能达到最优。

三、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地域基因绿色建筑营建策略

气候、地貌是建筑文脉的构成要素,既有建筑中应对气候、地貌因素的“在地营建智慧”所形成的技术原型,构成了地域建筑文化中最为恒定的内核。针对长三角地区夏热冬冷的气候特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往往具有显著的双极不平衡性,可见,长三角地区适宜的建筑形态应具有一定的适时应变的能力。

针对长三角地区特定的建筑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类型,以下建筑群体、节能形态和构筑方式三个层面提出长三角地区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

3.1群体设计

长三角地区太阳辐射、风等气候要素以及破碎型的地貌特征,决定了建筑群体的构成模式、平面布局、方位朝向、建造方式等。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良好,地貌结构多样,其中主要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水网、滨海岛屿三种地貌类型,以乡土聚落表现出了以单元为群体构成的基本要素,进而沿一定的结构体系衍生而形成群体的空间形态,具有逐级构成关系。这种营建模式对当代地域性绿色建筑的群体构成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可以首先依据生活方式、社会网络等将6-10户组合成为个“基本生活单元”,进而再结合地形地貌构成聚落,从而形成“建筑单元一基本生活单元一聚落”的层级性空间场域,并逐级配置公共活动场所与服务设施。

3.2节能形态

长三角地区设计的主要矛盾是夏热冬冷,“平衡自遮阳与自得热”是长三角地区地域性绿色建筑形体设计的关键,其中,“自遮阳”比“自得热”更为必要。体形系数不是衡量建筑体形适宜与否的标准,还需结合该地区具体的气候条件,综合考虑建筑形体对太阳辐射的获取、屏蔽以及通风组织等各方面因素的权重。因此,考虑长三角地区地域性绿色建筑基本单元的设计策略汇总如下:

(1)体形控制:集中建筑体量,可成片建造增加建筑高度,宜建二层或多层共享建筑墙体,采用双拼、联排等共同营建的模式。规整建筑形体,选择尽量简洁的平面形式,减少不必要的凹凸变化,若采用矩形平面,宜选择长宽比较小的矩形。

(2)设计气候缓冲区:组合设置院落与出入口设计结合,设置檐廊、柱廊等南向布置附加阳光间设置内部冷巷,巷道应具有良好的遮阳效果;巷道两侧宜采用蓄热系数和比热容高且导热系数小的墙体材料或适当增加墙体厚度;建筑布局尽可能使冷巷获得夜间通风。结合功能,布置厨卫、楼梯间、储藏室等辅助用房作为气候缓冲区。

(3)自遮阳:通过建筑体形的凹凸变化,尤其是利用体量的出挑、错位形成自遮挡;用屋顶挑檐、外廊、阳台等构件出挑以及凸出墙面的墙体、构自遮阳架、壁柱等构件形成自遮阳遮阳方式。

3.3构筑方式

地貌是与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的物质条件,是地域性绿色建筑形成的根基所在,对建筑的地域性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应顺应、适应其所处的地貌环境:首先,需考虑基地的地形、土壤、水文等地貌因素,选择适合的建筑接地方式,使建筑与地貌相适应;其次,宜注重建筑顺应地貌走势,借助地形,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积极适应气候环境;再者,应选择适宜的结构体系,获得利于地貌适应的技术支撑。

  1. 结论

以气候与地貌为视角研究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能够有益于对绿色建筑本质的认知,推动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的对接融合,且对创造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绿色住居的“地域基因”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共同挖掘、分析和整合,不断完善和更新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相关技术。“地域基因”相关的数据挖据和整理都是根植于一时一地,新技术、新材料也应能够与旧有“基因”合理、有机地融合。一旦某一地区的绿色住居“地域基因库”建成,建筑与住居的建设将有一个相对科学的基础,设计理念将更加“绿色”。

五、参考文献

[1]闵天怡,张彤.苏州地区既有建筑“开启”要素的气候适应性浅析[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0(02):22-35.

[2]宋凌,林波荣,朱颖心.安徽传统民居夏季室内热环境模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826-828.

[3]杨维菊,高青,徐斌,尹述盛.江南水乡传统临水民居低能耗技术的传承与改造[J].建筑学报,2015(02):66-69.

[4]陈培东,陈宇,宋德萱.融于自然的江南传统民居开口策略与气候适应性研究[J].住宅科技,2010,30(09):13-16.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21SYC-09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