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安宁, 650300
摘 要 目的 了解2016-2018年安宁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状况,评价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接种工作质量,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8年每年我市抽取3个街道9个居委会(社区),按照8个年龄组分层随机抽样,采用酶联免疲吸附试验(ELLSA)对915名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定量检测。 结果:2016-2018年共检测健康人群915人,麻疹IgG 抗体阳性811人,阳性率88.6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1353.47mIU/ml。不同年份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IgG 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T均以18-35月龄组(97.32%;2315.48mIU/ml)最高,阳性率最低为25-34岁组(82.26%),抗体GMT最低为7-14岁(990.58mIU/ml)组, 不同免疫史人群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9个街道中麻疹 IgG 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C均以禄脿(80.77%;924.28mIU/ml)最低,不同地区麻疹 IgG 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26,P <0.05;F=44.59,P <0.05) 。结论:安宁市健康人群基本形成一定的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免疫规划工作存在发展不均衡,应加强免疫空白人群和免疫薄弱地区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和接种管理工作,根据监测和分析结果对抗体水平偏低的街道和人群开展有计划地进行含麻疹成分疫苗的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切实提高人群麻疹免疫水平,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关键词】安宁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 GMC)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经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强,容易引起暴发流行。随着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提高,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仍没有达到消除的水平。因此为了解安宁市健康人群抗体水平,评价免疫状况及疫苗接种效果,2016-2018年安宁市9个街道开展了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共采集915份血样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现具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抽样方法和对象
2016-2018年每年采取分层整群抽样(PPS)方法从安宁市共9个街道中抽取3个街道(每年的抽取将剔除之前抽过的街道),并从这3个街道中随机抽取9个居委会(社区)或行政村进行调查。分层随机抽取各年龄组的健康人群,分为8 个年龄组,即:8-17 月龄、18-35 月龄、3-6 岁、7-14 岁、15-24 岁、25-34 岁、35-44 岁,≥45 岁,每个居委会每个年龄组抽取4-5人,三年共计调查915人。
1.2 试剂与血样采集
①试剂:采用珠海海泰IgG抗体检测试剂盒; ②血样采集:对每名调查对象采集3-5ml静脉血并统一编码,及时分离血清,标本血清量大于1ml,装于两支血清管中,分别加标A、B标记,-20℃冷冻保存,A管完成检测,B管备查。 采血前按照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登记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免疫史等。
1.3 检测方法
①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②采用酶联免疲吸附试验(Enzymes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做麻疹IgG抗体定量检测;③采用GB 15983-1995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1.4检测结果判定标准
① 阴性:血清抗体<250miu>阳性:血清抗体≥250 mIU/ml;③具有保护性:血清抗体≥800 mIU/ml。
1.5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Epidata3.1 进行数据录入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抗体阳性率的比较选用卡方检验,几何平均浓度(GMC)经对数转换后采用方差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年份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2016-2018年共监测915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率88.63%(811/915),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353.47 mIU/ml.人群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年份是2016年,为93.22% ;2017年最低,为83.39% ,不同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7.6,P <0.05);2018年抗体GMC最高,为1610.58mIU/ml,2017年GMC最低,仅1058.15mIU/ml;不同年份间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68.64,P <0.05)。见表1。
表1 2016-2018年健康人群抗体IgG水平
年份 | 监测 人数 | 抗体滴度(mIU/ml) | 阳性 人数 | 阳性率(%) | GMC mIU/ml | |
<250miu> (人) | ≥250mIU/ml (人) | |||||
2016 | 295 | 20 | 275 | 275 | 93.22 | 1387.99 |
2017 | 307 | 51 | 256 | 256 | 83.39 | 1058.15 |
2018 | 313 | 33 | 280 | 280 | 89.46 | 1610.58 |
合计 | 915 | 104 | 811 | 811 | 88.63 | 1353.47 |
2.2.不同年龄组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及免疫史情况
18-35月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97.32% ,25-34岁最低,仅为82.26%,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09.44,P <0.05);抗体GMC18-35月龄组最高,为2315.48mIU/ml,7-14岁年龄组最低,仅为990.58mIU/ml,各年龄组间抗体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56.36,P <0.05)。不同免疫史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36% 、74.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14.12,P <0.05)详见表2。
表2 各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和免疫史情况
年龄 | 有免疫史 | 无免疫史 (免疫史不详) | 总计 | |||||||
监测 人数 | 阳性 (%) | 阳性率(%) | 监测 人数 | 阳性 人数 | 阳性率(%) | 监测 人数 | 阳性 人数 | 阳性率(%) | GMC mIU/ml | |
8-17月龄 | 117 | 101 | 86.32 | 10 | 6 | 60 | 127 | 107 | 84.25 | 1413.14 |
18-35月龄 | 107 | 105 | 98.13 | 5 | 4 | 80 | 112 | 109 | 97.32 | 2315.48 |
3-6 岁 | 115 | 106 | 92.17 | 6 | 6 | 100 | 121 | 112 | 92.56 | 1330.32 |
7-14 岁 | 93 | 82 | 88.17 | 20 | 20 | 100 | 113 | 102 | 90.27 | 990.58 |
15-24岁 | 31 | 29 | 93.55 | 76 | 71 | 93.43 | 107 | 100 | 93.47 | 1105.65 |
25-34岁 | 0 | 0 | 0 | 118 | 97 | 82.20 | 118 | 97 | 82.26 | 1132.84 |
35-44岁 | 0 | 0 | 0 | 109 | 91 | 83.49 | 109 | 91 | 83.47 | 1224.19 |
≥45 岁 | 0 | 0 | 0 | 108 | 91 | 84.26 | 108 | 91 | 84.25 | 1293.62 |
合计 | 463 | 423 | 91.36 | 452 | 386 | 74.91 | 915 | 811 | 88.63 | 1353.47 |
监测的9个街道中,有3个街道抗体阳性率高于95%,分别是县街(97.35%)、青龙(96.88%)和金方(96.21%),禄脿的最低,仅为80.77%。不同地区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6,P <0.05)。比较抗体GMC,八街(1677.97mIU/ml)、青龙(1628.22mIU/ml)和县街(1569.29mIU/ml)较高,禄脿GMC924.28mIU/ml为最低,各街道抗体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44.59,P <0.05)。详见表3。
表3 不同街道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
街道 | 监测 人数 | 抗体滴度(mIU/ml) | 阳性 人数 | 阳性率 (%) | GMC mIU/ml | ||
<250miu>(人) | ≥250mIU/ml (人) | ||||||
八街 | 166 | 23 | 143 | 143 | 86.14 | 1677.97 | |
草铺 | 35 | 3 | 32 | 32 | 91.42 | 1135.09 | |
金方 | 132 | 5 | 127 | 127 | 96.21 | 1279.61 | |
连然 | 131 | 14 | 117 | 117 | 89.31 | 1438.51 | |
禄脿 | 104 | 20 | 84 | 84 | 80.77 | 924.28 | |
青龙 | 32 | 1 | 31 | 31 | 96.88 | 1628.22 | |
太平 | 133 | 19 | 114 | 114 | 85.57 | 1057.76 | |
温泉 | 70 | 12 | 58 | 58 | 82.86 | 1257.80 | |
县街 | 112 | 7 | 105 | 105 | 97.35 | 1569.29 | |
合计 | 915 | 104 | 811 | 811 | 88.63 | 1353.47 |
3.讨论
麻疹病毒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且抗原性稳定,只有1个血清型,人是唯一的宿主,感染后产生持久的免疫力,有安全有效的含麻疹成分疫苗可以预防[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6-2018年安宁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88.63%,麻疹IgG抗体GMC1353.47 mIU/ml,该结果已达到国家要求标准(85%),但与WHO倡导的消除麻疹免疫水平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95%以上[2]还有一定的差距,提示安宁市健康人群基本形成一定的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发生麻疹暴发或流行的可能性较小,但仍然存在麻疹发病的潜在风险,因此,安宁市人群麻疹抗体保护水平有待提高,消除麻疹工作需待加强。连续三年安宁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GMC存在显著差异,总的GMC1353.47mIU/ml,已达到800mIU/ml 的保护性水平,结合安宁市三年抗体阳性率比较,可发现安宁市消除麻疹工作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存在麻疹发病的潜在风险,一旦有传染源传入,有引起麻疹散在发的可能,需加强含麻疹成分疫苗常规接种、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以提高人群麻疹免疫力平、降低发病率。
有免疫史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及GMC明显高于无免疫史的人群,说明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对提高人群抗体水平有显著效果。不同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C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不同年龄组间麻疹疫苗的免疫水平不同。安宁市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C以18-35 月龄组最高,说明该年龄段人群的抗体水平与已完成常规含麻疹成分疫苗2剂次接种有关。18-35 月龄组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C远高于8-17月龄组的人群,说明麻疹抗体的阳性率及GMC均随着免疫剂次的增加而上升。这与刘彦君[3]等研究结果相似,麻疹抗体水平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疫苗的常规接种,特别是及时接种2剂含麻疹成分疫苗是提高抗体水平的关键措施。18月龄-14岁年龄组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后麻疹抗体水平出现随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与余庆福、刘小平[4]等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主要是接种疫苗获得的麻疹抗体滴度和持续的时间低于自然感染。随着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人群覆盖率的提高,自然感染的机会将会逐渐减少,加上接种疫苗获得抗体水平逐渐衰减,提示大年龄组尤其是成年人属于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特别是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随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这直接关系到所生婴幼儿麻疹易感性[5],研究指出[6-7],未满8月龄的婴幼儿,其麻疹发病主要以母传抗体衰减有关,提示加强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和疫苗接种工作,减少自身和8月龄的婴幼儿麻疹病例的发生,有助于扭转发病年龄呈“双向移位”的趋势[8]。25岁以上人群麻疹抗体GMC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这与孟聪良等[9]报道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会稳步增长的结论一致,分析原因可能因自然感染麻疹野病毒或患病产生了抗体[10]。
不同地区麻疹抗体阳性率和抗体GMT有显著差异,表明不同地区含麻疹成分疫苗的免疫水平不同。县街、青龙、金方3个街道人群抗体阳性率达到>95%,且抗体GMC均在较高水平,表明这三个街道人群中已形成了稳固的麻疹免疫屏障,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麻疹病毒传播,应继续保持和巩固人群的免疫水平。禄脿、温泉抗体阳性率偏低,与安宁市其他街道有很大差距,甚至达不到国家人群抗体水平>85%的标准,其中禄脿街道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最低。该监测结果说明安宁市免疫规划工作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且禄脿和温泉人群麻疹免疫状况相对薄弱,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流动性有关,禄脿、温泉两个街道人口流动性大,有可能对疫苗接种及监测工作有一定影响,需加强常规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工作,加强流动儿童和山区儿童的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工作和疫苗保存条件督促检查工作,提高疫苗接种质量、接种率。
综上所述,安宁市健康人群仍存在麻疹发病的潜在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控制麻疹疫情的发生。认真做好常规免疫工作,重点加强免疫薄弱地区和人群监测,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开展含麻成分疫苗的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因7-34岁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偏低,更应该关注该年龄段人群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工作,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建议成人,尤其是育龄期妇女,积极主动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和母传抗体水平。
参考文献
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0-171.
WHO/WPRO.Field Guidelines for Measles Elimination[R].WHO,2005,8-11
刘彦君 ,何左 ,徐然 ,等. 2012 ~ 2018 年大理州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华南预防医学,2018 ,44(6):559-562
余庆福,杨玉仙,马运葵,等。2013年玉溪市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5,13(1):27-29.
陈俊磊,杨秀惠,林志强,等。福建省育龄妇女麻疹抗体水平监测[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4,20(1):7-8.
刘方,王珊,王晨,等,新生儿母传麻疹抗体水平与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751-4754.
马茂,刘卫民,杨洁,等,深圳市罗湖区109对母婴配对麻疹母传抗体水平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5):561-564.
马超,郝利新,苏琪茹,等,中国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消除麻疹进展[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2,18(3):193-199.
孟聪良,王宝强,周其开,等,元谋县 2013-2015 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8):974-976.
[10]万永芳,王绍丽,张慧玲,等.瑞丽市2011 - 2014年麻疹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5,31(67): 654-65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