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童谣在小班过渡环节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2

民间童谣在小班过渡环节的应用

王一妙

丽水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323000

[摘要]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作为一日生活活动中的“纽带”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科学的过渡内容有利于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而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述,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是学习按指令行动,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增强,是一个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阶段。[1]而民间童谣具备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趣味性十足,也是民间传统文化形式的一种。它对培养幼儿情感和形成幼儿品德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民间游戏对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让各个环节的衔接更高效流畅。也可借此机会了解到当地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民间童谣 过渡环节

幼儿过渡环节在一日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过渡环节不仅需要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也是调整自己的重要环节。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小班的过渡环节依旧存在“教师高控”、“形式单一”、“环节拖沓”等问题。结合《纲要》指出:“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2]将民间童谣和幼儿过渡环节所联系,以民间童谣为过渡手段,去改善小班过渡环节的“教师高控”、“形式单一”、“环节拖沓”的问题。

[正文]

  1. 巧选民间童谣

民间童谣首先要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进行选择,小班幼儿记忆特点主要以无意识记忆为主,直观,具有鲜明特点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也易于被幼儿在无意中所记住。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选择民间童谣上我遵循了以下原则。

  1. 内容简单,结构单一

基于幼儿的现有记忆特点,内容简单,结构单一的民间童谣会使幼儿更快更好的记住童谣的内容,选择较简单的童谣进行传唱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从而引发幼儿对民间童谣的兴趣。例如:小班上学期时,很多孩子会忘记饭后漱口,需要老师提醒,通过民间童谣的传唱,幼儿会在饭后边念童谣:“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边拿着小茶杯去厕所漱口。民间童谣可以使孩子在歌唱和诵读过程中了解到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其核心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1. 富有童趣,易于理解

民间童谣本身富有节奏声韵,句式工整富有童趣,内容选材上也是贴近生活,所以大多数采用的童谣会选择幼儿熟悉的事情,便于孩子理解童谣的内容。例如:小班幼儿自我意识强烈,在拿取点心时会出现争抢的现象,在点心的环节,幼儿会念“排排坐,吃果果,幼儿园里朋友多。你一个,我一个,大的分给你,小的留给我”,自主的去拿点心进行食用,做到不挑点心大小的好习惯。趣味性十足的童谣会比教师的引导更容易接受。

  1. 巧用民间童谣

  1. 将民间童谣融入各个过渡环节

小班幼儿在刚入园时普遍存在分离焦虑,还处于家与幼儿园的过渡期,这个时候可以选择让幼儿展开形象思维的童谣,成功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例如“数字歌”将抽象的数字结合具象的动物进行讲述,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利用入园这一过渡环节充分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最快进入状态。在户外活动前的过渡环节中,为了提高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前可选择互动性,趣味性强的民间童谣,例如《小老鼠》,当中的“叽哩咕噜滚下来”孩子尤为喜爱,会自己加上手部的动作,身体由上至下律动起来,通过游戏巩固了童谣的内容,让幼儿可以真切地体会到童谣的韵律感与游戏的乐趣,由此也可锻炼幼儿的语言与动作的协调能力。

  1. 勤于更新

幼儿极其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虽然民间童谣用在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可是也要勤于更新,跟上幼儿的步伐,反复去“咀嚼”旧游戏,幼儿会对该事物产生厌倦的情绪,所以可每周更换童谣供幼儿去传唱,除了像特定的洗手环节会有“洗手歌”这样的童谣。例如:在餐前五分钟,离园前五分钟、活动前五分钟等短暂的过渡环节,可以每周更换3首民间童谣让幼儿进行传唱,这样可以让幼儿通过民间童谣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

  1. 花样玩转民间童谣

以不同的形式在过渡环节中表现民间童谣在过渡环节,教师要注意以多种形式来丰富其内容,不能仅限于幼儿传唱,还可以以游戏的方式改编民间童谣,使其变得游戏化、多样化,让孩子们时时充满新奇,时时充满兴趣。例如:“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沙和尚,挑着箩,后面来了个老妖婆。老妖婆,心最毒,骗过唐僧和老猪。唐僧老猪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清。分不清,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眼睛亮。眼睛亮,冒金光,高高举起金箍棒。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在一次过渡环节中,《孙悟空打妖怪》因为篇幅较长只作为欣赏,可幼儿对此极其感兴趣,而且句子与句子之间首尾人物相同,各人物特点鲜明,孩子尤为喜爱。在自由游戏时,小豆在表演区主动提出要播放《孙悟空打妖怪》这首童谣,只见他模仿着猪八戒在舞台上大摇大摆的走着,又简单的学着孙悟空打妖怪的样子,虽不能完全跟上童谣中的内容,可他投入卖力的样子吸引来了很多观众,小舞台上顿时多了很多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动作虽然单一重复,可幼儿能在童谣中找到角色所带来的乐趣。自由游戏结束时,参与表演的幼儿大致能跟上《孙悟空打妖怪》的个别段落,几次游戏过后,部分幼儿会边大致讲述童谣边进行表演。幼儿自主将童谣带入到游戏中,从童谣中汲取经验,收获快乐。

三、效果与反思

通过民间童谣在小班过渡环节的应用研究,在幼儿、教师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促进了幼儿的各方面发展

  1. 激发了幼儿学习民间童谣的兴趣

民间童谣起初对于幼儿而言是陌生的,将民间童谣贯穿在过渡环节,不仅使孩子们对民间童谣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长期坚持下来,会积累很多不同的童谣,获取了新的知识与经验。孩子们非常乐意以多种形式去感受和学习民间童谣,不管在家中和幼儿园,都能很好地进行传唱,激发了幼儿学习民间童谣的兴趣。

  1.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加入民间童谣后,孩子们明显对于盥洗、进餐、午睡等环节都有着更有序的安排。不仅使幼儿更加了解了盥洗的详细流程,而且能更加熟练地按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在进餐的过程中,幼儿也能安静地进行就餐,不挑食、不漏饭、细嚼慢咽,饭后进行擦嘴、漱口。在午睡前后也变得更加有秩序,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叠被子,能安静地入睡。总之,对于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很大的作用,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也在一天天改变。

(二)提高教师组织过渡环节的能力

1. 小班幼儿过渡环节多样化,避免环节形式单一

将民间童谣变得有趣多样,并应用于过渡环节中,让孩子们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开拓了思维多方面发展,为过渡环节增彩添色。教师不必再为过渡环节形式单一而苦恼,多样的形式不仅让过渡不再枯燥,还提升了老师组织过渡环节的能力。


四、参考文献:

1]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9月颁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