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三中学 安徽马鞍山 238200
摘要:这些年,新课程教学改革对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等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还要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健全发展。为此,本文主要探究基于实践的中学历史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提供有用的信息。
关键词:实践教学;中学历史;核心素养;构建策略。
引言: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调查可知,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仍然以理论知识的教学为主,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仍然处于初期阶段。但是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变得越发关键。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构建核心素养体系,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格、道德能力等方面,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还能够实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历史教师需要基于教学实践,探究构建历史核心素养体系的有效策略和思路,指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去发现、思考和解决有关的历史问题,最终健全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完善自身的价值观、道德品质,深刻体现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全面发展。
明确目标,渗透唯物史观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根本就是目标,而中学历史核心素养体系的实践也亦是如此。因此,在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时,历史教师首先要对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形成一个深刻、完善的理解,只有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够在真正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加以体现,从而构建高效率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比如,唯物史观是中学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主要体现为求真,求通还有求德,求真就是要求学生要能以客观、认真的态度去探究历史的真相,便将其作为目的而进行学习;求通则是学生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究历史发展的真相,探究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求德就是要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历史事件当中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内涵等内容,站在理性的角度进行判断和分析。为了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教师就需要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融入唯物史观,因为课上讲解理论知识,只是教学的一个部分,教师还有结合时空观念,带领学生们走入到历史事件的深层水平当中,激发学生的分析和探究意识。
比如,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辩证的去看待历史上的问题,在漫长进程中,形成的劳动和价值,都建立在物质世界,而人类社会的阶级构成又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物质基础),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站在唯物论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以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基础等,深入的研究发展中社会当中的经济、文化以及政治发生的变化。比如,当欧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科技进步推动了生产力发展,随后改变的就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所以,不同国家在发生工业革命时,就是建立、完成资本主义制度时。这就犹如德意志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沙俄的1861年改革,都是很好的论证和体现。通过确定目标儿向学生渗透唯物史观,在影响学生思想观念的同时,完善学生的历史素养,同时促进中学历史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
结合教材,培养时空观念素养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时空观念素养,是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养成唯物辩证史观的重要支撑。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时空因素还是要求学生必须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立足这一基点才可以发展,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历史专业教育目标。围绕新课程标准渗透哲学理论和核心知识技术素养这一根本任务,从核心知识技术素养的培训层面,时空思想是紧紧地跟在哲学和唯物历史观后面的。通常历史材料是一种直观地呈现在学生身上的材料,所以历史时空要素多多少少都存在于此。并且在初中学习历史教学中,通常是对于时空观念的一种考察,是以与时间相对应的史料形式进行呈现的,所以在我们需要注重配合中学生形成对于时空观念的素养教育时候,要更加注重与史料的教学,进一步引导中学生发现与时间之间存在着的内部联系,然后深刻地把握事件中的人物现象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带领学生能够正确的分析史料,同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合理的解释。
可以轻松理解的是,历史上的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的,所以在教学时也要结合他的时间和地域进行理解,这样才能够深化历史意义和价值,这便是时空观念的内涵所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深化历史知识,看清历史的本质。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中学历史必修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比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发展道路,比如,补充日本国家在上世纪50年代,因排放工业废水引发污染而导致的水俣病,然后对比当前情况下我们国家出现的严重水质和土地污染的问题。这两件事情导致的结果是相似的,因此在借鉴的角度上来讲,意义十分明显。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可以将这两件事情进行融合,然后展示给学生。虽然两件事情的国家不同,时间也不同,但是历史价值是十分相似的。这样能够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环境对生命的意义,同时发挥历史时政相关的教育功能。
培养史料实证素养
在历史课堂中,史料实证素养,是最能够体现史料学科韵味的一个素养内容,在带领学生探究历史的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到求真,求实,立足于历史,将所有能够达到符合历史目的和标准的材料作为证明依据,然后才能形成对历史的客观见解与认识。考虑到我国现代历史教育学科独特的教育价值,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实证素养,能够引导他们从时间和场所等要素的角度入手,逐渐强化自身对于历史知识的认真理解和深刻记忆,从而构建一条完整的历史空间线。
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史料实证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借助史料来处理历史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质量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中学历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发挥其强大的辅助功能,为学生展示一些我国早期时段有关政治制度的视频和图片,还可以是有关文字的叙述,或者是动画内容,带领着学生深入到历史情境当中,对历史进行感悟和认知。紧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证分析我国早期政治体制的历史文献,激发他们的历史证据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指点和引导学生,通过充分运用与实践相结合的对比和互证的研究方法,进行对比、讨论和分析对比当下和中国早期的各种政治体系,在这些相关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过程当中,逐渐对自己所收集获取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率进行一个判断,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历史。
总而言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其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仍然处在一个早期起步的阶段,要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教师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历史教师要认识到构建核心素养体系的必要性,在各个教学阶段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从多个角度出发不断创新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各个核心素养得到发展和提升,从而帮助学生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德辉,张玉梅.基于实践的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时代教育,2014,(02);43-44.
[2] 杨文英.基于实践的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思路分析[J].基础教育,2017,(03):65-66.
[3] 仁茂.基于实践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J].教学篇·经验交流,2017,(04):167-16 8.
[4] 张振鹏.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科学,2018,(0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