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江苏无锡, 214028
[摘要]:双减政策下职业教育迎来新机遇,职业教育具有的针对性、职业性、实用性,为培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有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而服务。今天的职业教育提出了 “谁来教” “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一“三教改革”的核心问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职业教育的教学革命,混合式教学模式又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满足学生自主建构需求,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基于以上,本文探究在“三教改革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三教改革;混合式教学;高职专业教学
国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多样化、技术化的需求。早在2020年2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了“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以解决今天的职业教育“谁来教” “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这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是“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首要任务。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也让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革。由此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在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中,势必对“三教”(教师、教材、教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职专业课教学是整个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领域广泛,内容较为复杂。例如:以江苏五年制高职机电类专业中《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是高职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对学生进行自动检测、自动控制及生产过程自动化设计提供专业知识。它主要是以各类传感器的工作机理为线索,介绍各类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相应的测量电路等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掌握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应用要点的基本技能。
该课程属于高技术交叉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多、实验设计要求高和传感器更新换代快等特点。掌握该门课程,需具备物理、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等相关的大量基础知识。由于专业知识点抽象,基础知识较复杂多,因而教学难度系数大。
在江苏五年制高职机电类专业中,根据人才培养方案,40%的专业课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安排。例如:以我校《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重点对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定性分析为主,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各类传感器的应用,并且通过实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各类传感器工作原理、特性、应用等方面知识的印象,设计的总课时约为50课时,实验实训设备为“THSRZ-2 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装置”,可以进行六十个课题的实验。
目前,教师教学思想紧随时代的更新还需要一段过程,教学也有一定的传承性。由于部分教师能力有限,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际教学结合不够紧密,存在种种困难,所以教师主观能动性差,甚至不会、不想改变教学模式。
例如:《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尽管使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安排,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教学矛盾。
教师在理论教学时,例如:讲授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仍然以理论教学的方式为主,“满堂灌”的讲解知识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信息。高职学生对抽象知识点接受效果差,直接表现为学生课堂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瞌睡,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在实践教学时,学生又只能根据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完成实践任务,填写实验数据,不能进行一定的思考和分析,学生不能用原理解析实验现象和结果,不能进行科学的调整和整合,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江苏五年制高职专业课程教材的选用,必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学科体系的课程标准,在指定的购书库里选购,真正实用、适用的教材选择有限。
教材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类是以理论构成和高校学科体系为主,高职学生学习较为吃力,没有考虑到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例如:原本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得当,而教材中过多的概念讲解、理论分析,定量计算等,使课程变得枯燥,失去静心学习的动力。二是有些教材内容又过于简化,只有概念和工作原理简述,没有推演过程,无法让学生看明白来龙去脉,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时缺乏参考价值;三是教材内容和实验设备不能完全配套,相差甚远,使学生实验实训需要借鉴使用时,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课堂,把教学的场地换在了实验实训室,而授课方式还是以理论和实践两种教学形式为主,没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将实践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学以致用。没有根据学生学习特点把“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贯彻到教学一线,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层次较低,在授课过程中重点采用的是PPT和动画等信息化手段,只能够代替板书和进行面向学生的单项信息传递,没有充分综合应用各类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充分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教师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主动引入信息化教学方法,不断提升信息化素养,为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创造良好条件。
教师在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重构时,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主动学会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开发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化课程,要加大学生学习空间资源的推送,自愿在网络上进行及时的教学互动,跟随学生线上学习时间、空间的自由,提高教学效果。
在“三教改革”中的“教材”,这里的教材已不仅仅是一本课本、一本书,而应该是一整套教学资源,是由线下资源和线上资源两部分组成。
线下资源可以是一本完整的、专业的、用于教学的纸质参考书,它不能是简化概念、原理的罗列,而是具有可读性,可借鉴性的教与学的教学指导书;不能是一本只有操作步骤的实验指导书,而要成为教师的教学参考,学生学习的探究手册。
目前多数教材,特别是高职教育“十三五”国规教材进行了更新和改革,同时配套和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供教学使用。因而,混合式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如何让提供的线上学习资源有效下功夫,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内愿意去学、去看、去听、去思考。
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传感与检测技术项目训练教程》一书提供了六个项目互动练习、二十个视频以及大量的图片和文本,通过二维码就能获取。这些为专业教学课堂提供了丰富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
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推进,既要求教师能主动适应线上线下所具备的教学活动;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突破传统的学习方式,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
线上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发布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网络资源的丰富打开了巨大的教学空间,实现了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在组织课程资源时,将重点、难点内容碎片化,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互动环节,答疑解惑;设计学习任务,达标要求;设计作业提交,评价反馈等等。课前的预习,课中的查阅,课后的巩固这些教学资源的储备和供给,既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便利,同时也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学习空间。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采用就是让线下与线上教学进行科学融合,基于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线下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绝大多数专业课程在实验、实训场所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多种教学模式并行: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线下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教学情景渗透公司企业、生产车间等工作场景,让学生有工作场所的带入和体验感;采用分层、分组进行教学,既能因材施教,又能培养学生不可或缺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活动设计多样化,有小组竞赛,游戏闯关,角色扮演等,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竞争力;学生评价多元化,有自评、互评;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等,这些措施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知识的能力。
总体上看,信息化教学的浪潮奔涌而来,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教师需要有更新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实施科学合理的重构;努力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创建科学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职业教育教学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张波.传感与检测技术项目训练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任军.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推进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4):75-79
[4]聂跃先.“三教改革”背景下基于超星学习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Photoshop》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7).
[5]张忠良.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度校级课题“三教改革背景下五年制高职机电类专业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锡机电研2020-ZD04。
作者简介:
姓名:张波,性别:女,出生年月:1968.6,籍贯:江苏无锡,职称:副教授,学位:工学学士,研究方向:电工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