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读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3
/ 1

小谈读书

姓名:梁陈

学校: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

学校邮编:200940

高考所在地:上海市

性别:男

学历:高中

关于读书有没有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伴随读书无用的,常常是一些社会新闻,如某北大毕业生去卖猪肉、七万硕士去送外卖等等。与此相反的是,某文盲大妈卖煎饼月入十万、许多低学历网红身价惊人……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辛苦读书还不如早点出来闯荡,进而否定读书、否定知识、否定学习。

我以为此种观点过于片面,人类认识事物的途径有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后者即读书。不可否认,有一些人主要通过直接经验获得了成功,如在秦末动乱中脱颖而出的草莽英雄刘邦、写入中国股市传奇的下岗工人“杨百万”,他们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抓住了时代的机遇,是很难复制的。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读书仍是回报最高的投入,是更具有普世意义的道路。古往今来,善于治国安邦的贤相、名臣,留下传世之作的文人、骚客,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科学家,大多历经多年寒窗苦读而来。正如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所言,“读书让山区女孩走出去,改变她、父母及家庭三代人的状况”。

认为读书无用的另一种常见观点是,读书太多可能使得一个人变得迂腐、书呆子气。战国时期纸上谈兵的赵括、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无不是大家口诛笔伐的对象。人们以此为依据,认为读书对我们的人生不仅无益甚至有害。

我认为此种观点是混淆了概念,迂腐、书呆子气并不是读书造成的,而是不思考、不实践造成的,换而言之是不会读书造成的。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陆游又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的意义在于内化,即把书本上的信息内化成大脑中具备实践意义的认知。好的书籍不是救世主、千金方,读完就醍醐灌顶、脱胎换骨,它们更像一扇门,打开这扇门,你可以接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最好的读书状态应该是深刻的共鸣,书籍唤醒了你本身经历过的却不自知的东西,帮助你将过往杂乱的经验逻辑化、系统化。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读书无用论的信奉者常借用古人之口,认为当人们懂得的越多,他所思考的就越多,就越容易发现生活中的弊病,反而越不容易快乐。因此总有人认为:我若无知,则一身轻松。

信奉这种观点的人本质上是缺乏勇气的懦夫。不可否认,读书就是这样一件苦乐相间的事情。通过读书我们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意识到社会和时代的局限,知晓生活的真相却又无力改变之时,感到痛苦甚至是绝望都是正常的。但深刻的痛苦也就意味着深刻的幸福。人与动物的差别就在于拥有更高级的愉悦——思想,你愿意选择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一只快乐的猪?那些为避免痛苦而选择不读书的人,就如鲁迅笔下昏睡直至死灰的人、装睡的人。我们要做的是叫醒他们,而非和他们一起沉沦。试想近代中国,若不是有李大钊这样敢于率先打破铁笼的人,那么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读书无用是最大的谎言,是读书给了我们一条向美好进发的道路,让我们明白了美好的样子,并给予我们为了美好而奋斗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