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县黄洋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 旺苍 628200
摘要: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可以夯实基础,查漏补缺,还可以得到新的灵感,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数学作为小学生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做好复习工作。本文就梳理知识脉络、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复习习惯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加强毕业班学生的数学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策略
毕业班的学生即将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学习,但是这需要学生首先扎实基础,因此小学毕业班的学生要做好复习工作,为更高层次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师在开展复习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灵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复习阶段发挥最大的能力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1.梳理知识脉络,做好查漏补缺
教师在开展数学复习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带领学生梳理学习内容的知识脉络。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一方面是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对症下药进行弥补;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将来学习的时候也能够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以《分数乘法》为例。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要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虽然这一课只是分数乘法的计算,但实际上涉及乘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最后是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先要求学生做好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中心就是分数乘法,周围是分数乘法这一章节的知识点,再往外拓展延伸就是乘法的意义、乘法的运算法则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整合本章节的知识,学生之间互相查漏补缺,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全面理解,同时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当然教师要做好主导工作,在知识点有遗漏的时候提醒学生,完善学生的思维导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查漏补缺,使学生得到了能力方面的锻炼,夯实了数学知识,最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水平。
2.加强小组合作,引导自主探究
教师在开展数学复习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过这一部分的知识,对于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因此自主探究对于学生来说不算困难;另一方面,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也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温故而知新,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比例》为例。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已经掌握了关于比例的计算方法,但是学生仍然容易出错,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认真探究数量关系之间的变化关系。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本课知识的时候,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数量关系之间的规律。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同时教师还可以以小作文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两者结合,教师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以6.44=9.6( )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作文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计算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掌握数量关系之间的变化规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复习中自主探究,使学生重新解读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最终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3.培养复习习惯,提高复习效率
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良好复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使学生在复习的时候能够游刃有余的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受到良好的影响,最终促进学生复习效率的提升。
以《图形与几何》为例。学生在复习这一课的时候,要复习角的意义、名称;垂线、平行线的作图;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首先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的知识脉络,使学生做好笔记;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根据思维导图一点点的排查知识中的漏洞;当遇到反复出现错误的地方时,学生更要做好笔记,比如将出错的练习题总结到笔记本上,旁边标注解题过程、解题思路、考察的知识点。在培养学生复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监督工作,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自制力还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可以对症下药的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教师通过培养学生复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在翻阅资料的时候节省时间,最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总之,复习对于学生来讲是重要的学习环节,是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夯实基础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复习的时间与作用,使学生通过培养复习习惯、学习能力来提高复习的效率,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最终促进学生夯实数学基础,提高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简桢琦.重视训練策略,提高复习实效———剖析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几点策略[J].考试周刊(35):72-72.
[2] 陶文兵.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教学有效性提升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11):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