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内外整合的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2

基于课内外整合的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思考

雷红梅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清江小学 ,贵州遵义, 563000


摘 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决定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强化阅读指导。立足部编版教材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解读整合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积极将课内外阅读有机整合起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对策


就小学语文的教育而言,传统的教育,呈现了“知识化”、“应试化”的特点,而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自2019年起,语文教材统一为部编版教材,该教材的显著特点,就是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的目标,力求通过课内外阅读的有机整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中,笔者将以小学语文教育为例,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整合的有效性对策。

一、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整合课内外阅读的必要性

1、课内外阅读的整合有利于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阅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阅读量不得低于145万字。“145”,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但学生要实现145万的阅读目标,绝非易事,需要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主动阅读,读文学作品,读经典著作。而在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下,知识唯一的教育模式,导致教师轻视了阅读,学生也未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立足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以部编版教材为依托,强化课内外阅读的整合,立足课内阅读,指导技巧和方法;而以课外阅读为方向,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2、课内外阅读的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了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那么,就语文学科的教育而言,教师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呢?要想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通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夯实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而要提高学生四方面的能力,笔者认为:阅读是核心,是主线。首先,阅读,能够强化学生的知识输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基于语言输入和输出假设理论的视角,输入是学生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语文学习中,读是输入的有效途径。课内外阅读的有机整合,能够让学生在不断读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其次,课内外阅读的整合,是拓展学生知识面以及语文学习思维的关键。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读的读本是多元的,读儿童文学、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进入高年级之后,学生还可以阅读经典著作,不断的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汲取知识的营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的对策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在语文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科学整合课内外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呢?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立足课内阅读,指导技巧和方法

在语文阅读中,指导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至关重要。我们知道:语文阅读的过程,应当强化学生的自主、自发,强化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方能促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积极主动阅读。而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则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机整合,教师应当立足课内阅读,强化对学生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夯实学生的语文阅读基础。

以《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为例,在该文的阅读中,笔者指导的重点时:借助课文,指导学生整理了记叙文的阅读技巧。首先,巧妙结合记叙文的“六要素”,指导学生整理文本信息,在读的过程中,科学把握“开端、发展、结局”的三个主要要素理清故事脉络,理清学生的阅读思路。借助课文指导阅读技巧和方法,是一种典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学生把握了文本阅读的思路、脉络之后,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故事复述能力以及文本概括能力;其次,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科学分析记叙文的叙事顺序顺序、叙述方法,这样的阅读指导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立足课外阅读,强化拓展和延伸

语文阅读,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之分。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拓展和延伸。而就小学语文的教学而言,要想促使学生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量要求,依靠课内阅读几乎不可能实现,唯有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方能实现良好的阅读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首先,构建“一带多”的群文阅读模式。群文阅读是现代教育背景下一种重要的阅读模式,群文阅读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扩充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内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带多”的群文阅读模式,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例如,在“走进西部”章节的教学中,在《草原》、《丝绸之路》、《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基础之上,笔者采取了群文阅读模式,以“走进西部”为主题开展群文阅读,并将《黄河魂》、《神秘的罗布泊》等主题相同的文本融入其中,取得了好的阅读效果。

其次,在语文阅读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在课外阅读方面,教师不必过于限制阅读的方式,读本,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本进行阅读,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著作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春玲.努力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内外阅读实效[J].华夏教师,2018(1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