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3
/ 3

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

吉晶晶

湖南警察学院警务指挥与战术系 湖南长沙 410138


摘 要:警务指挥与战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运用社会科学,在客观之上是局限的,但其并不处在成熟期。它的内容在不断发展,结构不断丰富。产生了一系列支系学说与支系社会科学。然而,在许多行业,它处在其他社会科学和非现代社会科学转变的最中层。社会制度科学分析要放到经济社会转变条件和学说题材之下,反映社会制度科学分析的辽阔视线,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的发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最终如何奠定,取决于社会的发展方向等多方面因素。

关键词: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人才;对策;现状


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于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发展自警察体育专业。[1]本专业培养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警察战术、警察战斗指挥、警察缉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公安执法、战斗指挥与参谋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的专门人才。本文以湖南警察学院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为例,针新时代背景下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从不同方向深入剖析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发展的不足,探索新时代下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发展对策。

  1. 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发展现状

  1. 湖南警察学院专业课程建设情况

1.课程模式建设:我院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以培养现场处置指挥与精通警务技战术的人才的角度出发,分层次开设徒手防卫与控制等基础课程与警察战术、警察战斗指挥等进阶课程,建设性的将体能训练课程加入学生日常管理中,“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创新。

不足:对比其他院校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我院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部分专业课程对学生开设较晚,学生在战术理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其在相关领域无法突破。

2.教学模式建设:我院警务指挥与战术系(体育教学部)以负责全校学生的警务技能和大学体育的教学与训练为主要任务。承担着全校各专业的体能训练、警用射击、警察战术、徒手防卫与格斗、军事理论课、军事技能训练等课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负责学校各运动队的组训参赛和学生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同时还承担着场馆管理任务。

不足:欠缺科学合理的专科规划(或专科路径规划)、科目规划承托,没有全然建立起高水准的警务人才培养基地。专科教学短缺,使社会科学体制规划丧失承托和平台,社会科学体制规划处在不均衡的状况。我院警务指挥与战术学科规划以技巧教育为主要情节,具备独特的实务特点。但是,公安指挥教育相对脆弱,充分吸取各社会科学的前沿成就是不够的,对师生的学说根基和思维能力的培育是不够的。同时系部教育教学任务规划过于杂乱繁重,专业课程老师需要负责场地管理等工作,导致老师无法将精力投入到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上。


  1. 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截止2020年10月,警务指挥与战术系共有专、兼职教师3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讲师19人,助教3人,35岁以下1人,36至45岁20人,45岁以上18人。现有全国公安教育系统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青年教学能手1人,湖南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2 人,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1人,获湖南省教学奉献奖1人,几年来累计有8人获校“教学十佳”称号,2人获校“科研十佳”称号。

不足:在绝大多数公安院校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都存在师资力量不够、体改痕迹明显、教师后续年轻力量不足的情况。


  1. 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情况

警务指挥与战术系(体育教学部)内设7个科级机构,即:系部办公室、警务战术教研室、警察射击与装备教研室、徒手防卫与控制教研室、大学体育教研室、军事理论教研室、场地器材与管理科。建有警用射击馆、警体馆、警务实战训练基地、攀爬障碍训练场、力量房、形体室、搜索场、篮球场、田径场等场地,针对学生实战理念、实战水平、综合技能、体能素养开展教学。

不足:由于场地管理等问题,大部分场地未及时对学生开放。无论是在基础体能方面抑或综合技战术层次,学生都无法及时获得专业器材的帮助及场地的实践经验。同时缺失部分训练场地,对设备的检查更新等存在滞后现象。


  1. 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科研支撑建设情况

我院自升本以来,警体部荣获集体三等功一次,集体嘉奖一次。2012年,一名教师参加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大赛获二等奖,一名教师参加全省青年体育教师授课比赛获二等奖;2015年,一名教师参加全省军事课竞赛获一等奖;2016年一名教师参加全省高校教师信息化竞赛获一等奖,一名教师参加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大赛获三等奖。

2010年以来,我部教师共立项主持各级科研、教研课题37项,其中省部级课题5项,地厅级课题19项,校级课题13项。部门教师(第一作者)在《求索》、《湖南社会科学》、《山东警察学院学报》、《警察实战训练研究》等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59篇,人均3.7篇,其中核心和公安类知名期刊以上发表6篇;主编(含副主编)出版教材5本,出版专著4部。2012年在公安部举办的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两位教师获得本科院校优秀教案和优秀课件,一位老师获得本科院校精品教案和精品课件。

不足:

  1. 首先,科研成果转化到教育教学中去的情况不太明显,将理念应用于本科教学,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情况较少。

  2. 科研工作支撑人才培养、科研工作与产学研联系不紧密。

  3. 在科研促进教学的有关制度规定、科研项目改善本科教学情况、科研项目对凝练学科方向和促进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情况、科研项目经费自主参加、举办学术会议,社会实践等情况、科教研一体化改革教学方法的材料等多个层面,科研建设转化效率不高。


二、目前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欠缺独立的分析方法论。一门社会科学如何建立,视乎它如何有一系列的“方法”,如清楚的理论和准则,对某一特定行业的客观事物、分析目标和分析领域展开语义的验证和说明,对其合法性和实证展开研究和说明,反映感官动机的意义和规律性,掌握感官的上下联系。目前我们需要建立恰当完备的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发展运行科学体制,引导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第二,没有扎实的主体社会科学。[2]军队院校已经建立起以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为主体的信息化军事理论学科群,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丁程等学科为主体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以作战指挥学、军事运筹学、军事通信学、军事情报学。微积分、物理学、国防等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体制,都有扎实的主体社会科学。到目前为止,警务指挥与战术学科还没有主体社会科学或主体学科群。它们大多是通过转移、扦插、结合、吸取其他社会科学的经验而产生的,尚未产生主体社会科学或主体学科群。严苛地说,警务指挥与战术学科没有产生一套完备的说明和研究方法论,欠缺统合的社会科学教义和社会科学教义,甚至对社会科学的语义终点有一些清晰的了解,引起争议。这必然造成基础学科不浅、运用社会科学不大、科技社会科学不擅的态势,冲击和约束警务指挥与战术学科的转型。

三、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社会科学、专科和科目是公安高等院校社会科学体制的三小基本要素。环绕这三个元素,建构了公安高等院校社会科学体制的三个基本构造。由于社会科学、专科、科目间相互关联、相互差别、相互影响、相互约束,学科建设、专科规划、科目规划是矛盾统合的辩证关系。从社会科学体制规划的顺序来看,公安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和职责是人才培养,因此,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的发展必须以人才培养为动力。

新时代对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人才的现场处指挥能力以及应急处突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基层警务现场处置情况中,警员的现场处理能力与相关技能对工作开展具有重要作用。通常而言,为了进一步降低社会活动的危险和复杂度,现场处置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紧急处理技能和较强的危机意识,同时在紧急处理步骤之中始终保持果断,进一步保证现场处置指挥全台步骤的正确性与安全性。在中国社会制度不断转型的条件之下,为了妥善确保社会的团结平稳,对警务指挥与战术人才培养提出了在作战指挥上更高的要求。

(1)警务指挥与战术型人才要能大力引领组织应对突发事件,能慎重、立即、沉著处理。

(2) 当前,为了确保社会制度的兴盛平稳,必须充份培育和展现警员的紧急技能。因此,在具体训练步骤之中,应坚持培育学生的紧急处置技能,使其在突发事件中能精确应付。在学生紧急处理技能培训中,需间接将其与战术培训和处置技巧相融合,以深化紧急处置技能培训,进一步增强公安机关的总体战斗技能。

(3) 职业可能性与司法安全性分析

经过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人才培养之后,毕业生进入职业岗位,可能会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多项职业风险。而导致毕业生出现职业风险的因素,包括组织状态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因素、以及自身因素等多项内容,因此,学生在具体实践步中也许会面对更多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状态下,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方面专家和研究者的实习焦点间接迁移到业余可能性和司法安全性之上。要培养高品质,实用型、经验型人才,就必须进行有关人才的司法安全性分析,实行相应措施,对学生展开业余可能性高等教育和司法安全性高等教育,进一步提高有关人员的司法风险意识和司法安全意识。


  1. 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发展对策

  1. 专业课程建设方面

首先,要进行合理的专科规划、科目规划承托,建立起高水准的警务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加强公安指挥教育,在充分吸收其他社会科学的前沿成就时,更加注重对本专业科目的挖掘。

[3]其次,要在一定的教育目标及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评价等因素进行简约概括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系统。总体上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有计划的对学生开放专业理论课程与部分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学习积极性。

最后,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是新兴公安专业,从军队作战、警察体育等领域衍生,目前还未形成完整的警务指挥与战术基础理论。要学会跨社会科学整合构建方式创意,关注社会现象,使热点问题多元化。

  1. 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针对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存在的体改痕迹明显、后续年轻力量不足等情况,应该注重对专业教学人才的选拔及培养,提高教育教学回馈。

同时应该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加大投入,实现对教育教学人员的合理减负。

  1. 教学硬件设施建设

对比东部沿海地区,大部分公安院校体能训练方面的场地建设存在一定差距。在开展日常训练的过程中,由于室内场地的匮乏以及相关的管理问题,经常性的出现由于天气导致训练无法正常开展的问题。同时训练场地的落后与训练设备的维修滞后,导致部分训练无法开展,所以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场地建设与设备更新。

同时,在管理问题上,应当以人才培养为最终目的,相关场地应当有计划的向学生开放。

  1. 专业科研支撑建设情况

首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到教育教学中,将理念应用于本科教学,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其次,实现科研工作支撑人才培养,紧密产学研联系。

最后,提高在科研促进教学的有关制度规定、科研项目改善本科教学情况、科研项目对凝练学科方向和促进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情况、科研项目经费自主参加、举办学术会议,社会实践等情况、科教研一体化改革教学方法的材料等多个层面的转化效率。

  1. 人才培养方面

首先,明确正确的人才培育方向,注重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性和综合性方面的建设,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综合能力突出的警务实战型人才。

其次,坚持培育正确的国家及个人安全观。在日常教学及训练中,必须时刻把对于学生安全观的培养摆首位,警员只有充份注重自己的生命安全,才能确保共产党民众的人身安全。必须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引导学生了解公安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风险,以案例为基点,学习相关对策,建立沉稳处事的心态。

同时,需要深化训练构架,提升综合能力。目前各公安院校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对于训练类课程的设置大部分借鉴军队的安排,训练内容也大同小异,这在限制了本专业发展的同时,也束缚了人才的培养。其次,从统计各公安院校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课程安排的数据来看,训练类学科在课程设置中比重较轻,与其他公安专业区别不大,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同时,其对于基础体能训练、实战化训练与拓展训练的划分并不明确。[4]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在训练方面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引导。

(1)明确训练机制,强化基础训练。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发展历史较短但却和其他社会科学联系十分紧密。不同于其他公安专业,训练是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的核心内容。要建立完备的专业运行机制,首先要明确本专业人才的训练机制。就这一点,我们应针对学生在校的不同阶段,将训练分化为基础素质训练、体能强化训练和实战拓展训练三个部分对体能素质中耐力、灵敏、力量、柔韧等素质开展针对性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身体协调性、恢复性和爆发力。从基层民警训练、军队训练、消防官兵训练等方面借鉴引申,从公安学科中提取框架,建立一套以体能素质为核心,本专业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属于警务指挥与战术的分化训练机制。

(2)立足基层警务,开展实战化训练。本专业学生未来将成为一名警官、特警或巡警。这些需要学生掌握相关格斗技能,了解警务现场处置知识并深入了解警务技战术。训练设置要灵活运用综合体技能训练场及基础训练器材,掌握拳腿法等基础教学模式,立足基层警务,建立实战化训练机制,把警察综合技战术融入到日常训练,通过特种器具训练、综合技能竞技训练、徒手战斗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实战能力。


结束语: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大背景下,其发展形势大好,发展方向多元。而人才培养是专业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新一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正在开展,依托社会大背景,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作为公安机关人才输送的重要基地也存在更多发展的可能性。本文从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学科及课程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方向出发,剖析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现状,在安全观培育、训练构架建设、社会科学延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与相关方案,希望能对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的发展产生参考价值。



[1]邵安:《我国警务技战术发展与研究方法的演进分析》,载《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6月16日,第6期,70到74及83页。

[2]宋海龙,李彬,逯保乐,杜瑞:《必须强化军队院校军事信息人才培养工作》,载《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9期.

[3]欧江涛,陈集双,王资生.《生物资源学》教材与课程建设初探[J].生物资源,2020,42(01):151-156.

[4]金旺.浅谈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人才的培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8):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