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广西 来宾 546100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时期)收治小儿急性腹泻患儿总计716份送检标本,分析标本检验结果,明确检验价值。结果:在纳入216份小儿腹泻粪便样本中检测中,均检测到病原微生物存在,其中病毒多于细菌,而在病毒中,人轮状病毒发生率最高,占病毒种类的76.11%,占总数的64.53%;在细菌中沙门菌发生率最高,占细菌种类的42.39%,占总数的5.45%。结论:在小儿腹泻样本中,病原微生物检出率极高,尤其是人轮状病毒,因此需要加强对饮食健康,注意对这一类病毒的防疫工作。
【关键词】小儿;急性腹泻;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沙门菌;临床价值;
感染性腹泻是儿童常见的肠道感染性疾病,是指霍乱、阿米巴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其病原体主要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1]。儿童是感染性腹泻高发人群,具有起病急、传播快的发病特点[2]。2008 年以来研究指出感染性腹泻报告发病数仅次于手足口病,高居丙类传染病第二位。因此明确本地区所引起的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中,所诱发的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3]:符合小儿急性腹泻诊断标准;年龄3周岁以内,病程<3d,且无器质性病变;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4]:合并症或有较严重并发症;其他因素引发的急性腹泻。将在我院(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时期)收治小儿急性腹泻患儿总计716份送检标本,男356例(49.72%),女360例(50.28%),出生时体质量2172-3969g,平均出生时体质量(2896.5±438.5),年龄6-35个月,平均(20.3±5.3)个月。
1.2方法收集患儿大便,送往检验科进=行标本检验。沙门菌检测方法: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大肠埃希菌检测:将4-甲基伞形酮葡萄糖苷酸与靛基质试验结合,当试验反应不一致时,需要将用EMB琼脂平板(安图生物公司生产)分离培养,革兰染色液(贝索公司生产)及生化试验鉴别。或者利用SS琼脂平板培养基(安图生物公司生产)和蛋白冻水。轮状病毒检测:北京万泰药业有限公司A群轮状病毒,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如果标本中含有病毒,那么病毒可与检测卡前端的“胶体金-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复合物沿膜带层析移动,在包被了抗体的检测区形成一条红色线,则为阳性,结果判断应在10 min内完成。志贺菌检测:采样25 g,加入装有225 mL增菌液的500 mL广口瓶中,用乳钵加灭菌砂磨碎,于36 ℃培养6~8 h,当培养液出现轻微混浊时可停止培养。
1.3评价标准阳性判定方法[5]:患儿送检的粪便样本中,检出1种或1种以上较为明确的病原菌,即判断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以软件SPSS20.0分析,均数±标准差(X±S)表计量,组间比较t检验;用%表计数,x2校验计数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716份小儿腹泻粪便样本中检测病原微生物结果 在纳入216份小儿腹泻粪便样本中检测中,均检测到病原微生物存在,其中病毒多于细菌,而在病毒中,人轮状病毒发生率最高,占病毒种类的76.11%,占总数的64.53%;在细菌中沙门菌发生率最高,占细菌种类的42.39%,占总数的5.45%。详见表1。
表1716份小儿腹泻粪便样本中检测病原微生物结果[n,(%)]
类型(微生物) | 株数 | 微生物种类 | 检出株数 | 占比 |
病毒 | 607 | 人轮状病毒 | 462 | 76.11 |
人杯状病毒 | 72 | 11.86 | ||
人腺病毒 | 41 | 6.75 | ||
人星状病毒 | 32 | 5.27 | ||
致病菌 | 92 | 沙门菌 | 39 | 42.39 |
副溶血弧菌 | 25 | 27.17 | ||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 17 | 18.48 | ||
志贺菌 | 11 | 11.96 | ||
其他 | 17 | 贾第虫 | 9 | 52.94 |
白色念珠菌 | 8 | 47.06 |
3讨论
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所致的消化道疾病,小儿急性腹泻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发病后将会导致患儿出现食欲不振以及大便次数增多等状况,大便性状改变是必备条件,可以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6]。而小儿腹泻病在我国儿童中属于第二位常见多发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腹泻最主要的原因是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被称为感染性腹泻或者胃肠炎[7]。是反映食品安全、地区卫生程度及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儿童是其高发人群,其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可引起患儿水电解质紊乱、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若是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对小儿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影响,严重时可导致患儿死亡。在各个地区的气候、饮食习惯、文化、民族的不同,其腹泻病原菌组成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同一地区病原菌也在不断变迁。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导致腹泻的病原体不断更新出现和一些老的病原体死灰复燃、重新活跃或者菌种发生基因变异等,给实验室诊断及临床治疗带来新的问题和困难。但目前仍要求临床应重视对样本采集和检验工作,对该病的发病原因进行调查。秦帅,段然,景怀琦,等研究中[8],指出收集我国2010-2014年不同城乡类型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谱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及鉴定,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法对易导致儿童腹泻的四种肠道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诺如病毒) 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1580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总检出率为17.78%,其中沙门氏菌占20. 64%、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占 18. 86%,白色念珠菌占 15. 66%; 病毒总检出率 13. 99%,以轮状病毒感染( 73. 30%) 为主。在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中,1 岁以下患儿占 87. 04%,5 岁以下占轮状病毒感染的 98. 14%。细菌感染的高峰在夏、秋季,而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峰在秋冬和春季。因此,通过粪便标本的检验,可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出感染的状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本研究中,在纳入216份小儿腹泻粪便样本中检测中,均检测到病原微生物存在,其中病毒多于细菌,而在病毒中,人轮状病毒发生率最高,占病毒种类的76.11%,占总数的64.53%;在细菌中沙门菌发生率最高,占细菌种类的42.39%,占总数的5.45%。
综上所述在小儿腹泻样本中,病原微生物检出率极高,尤其是人轮状病毒,因此需要加强对饮食健康,注意对这一类病毒的防疫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玉娟,别川定.不同性别、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7):186-187.
[2] 汤倩.不同性别和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8):1236-1237.
[3] 杨泽权.不同性别和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8):1130-1131.
[4] 宋俐君,倪敏.不同性别和年龄小儿急性腹泻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医学新知杂志,2019,29(1):59-60,71.
[5] 施瑜.对241例腹泻病患儿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3):184-185.
[6] 潘淑,张婧,马瑜珊.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血清IFN-γIL-6 TGF-β的变化分析[J].河北医学,2019,25(3):671-675.
[7] 黄美恋.婴幼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及预防[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87-88.
[8] 秦帅,段然,景怀琦,等.我国2010-2014年不同城乡类型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谱的流行特征[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5):65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