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 23082819860218 **** ,邮编: 150010
摘要:目的 观察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2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针对患者采用游离组织瓣修复,观察患者所获取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62例患者中60例患者组织瓣成活,总成活率是96.8%。在这其中,腓骨复合组织瓣的成活率是96.2%,前臂皮瓣的成活率是96.8%,股外侧皮瓣的成活率是100.0%。结论 在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中,前臂皮瓣可以作为首要选择方案,股前外侧皮瓣仅仅在患者出现大面积缺损都情况下予以应用,针对上颌骨和下颌骨缺损可以应用腓骨复合组织瓣予以修复。手术操作后一周对皮瓣加以监测,及时观察患者血管相关危象,同时进行手术探查,是确保游离组织瓣获取更高成活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游离组织瓣;口腔颌面部缺损;临床效果
此次研究选取我院的62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观察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2例实施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患者,其中包括40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56.3±2.1)岁。
1.2 方法
(1)组织瓣的选取和手术方法。本次研究中,针对半舌或是半舌之下的颊部缺损、口咽部位缺损、部分口底缺损,采用前臂桡侧皮瓣加以修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前臂皮瓣进行折叠处理或是采用针对性设计方案。针对缺损范围相对偏大的患者,前臂皮瓣不能供应充足组织量的患者,应选取股前外侧皮瓣。这是因为股前外侧皮瓣不但存在比较多的组织量,并且也能够结合实际需求对具有一定厚度的组织瓣加以修整,使其变成所需求的厚度。针对上颌骨和下颌骨缺损的患者采用腓骨复合组织瓣。为了有效减短患者手术治疗的时间,减小对于患者所产生的损伤,全部手术都分成两组实施,第一组实施肿瘤的扩大切除和患者受区血管的制备工作,第二组实施组织瓣的制备和血管的吻合和创口的关闭处理。(2)术后监测及药物的使用。全部患者都在监护室中交由专职的护理工作者予以看护。针对外露的皮瓣,在患者手术后的前三日中,每间隔三十分钟的时间便要对皮瓣进行一次观察,主要观察皮纹、针刺出血、皮瓣颜色等诸多方面的情况。针对没有皮瓣外露的患者埋入组织瓣,并对创口局部位置发生肿胀的实际情况、血象改变情况以及可否存在渗出液的情况加以细致观察,若是情况需要,可以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重点查看血管吻合的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实验研究中的相关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
2 结果
表一 患者游离组织瓣成活情况
例数 | 成活例数 | 成活率 |
62 | 60 | 96.8% |
表一 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例数 | 局部积液 | 咽瘘 | 感染 |
62 | 3 | 1 | 2 |
62例患者中包括31例前臂皮瓣,其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了静脉栓塞的情况。在这3例患者中的1例是由于手术中观察到患者静脉处于一个完全闭锁的状态,因此变为吻合两根桡静脉,加之患者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年龄相对偏大,再一次进行麻醉处理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不再进行探查,令出现了坏死组织瓣自行脱落。其余2例患者第一时间内进行手术探查,对血栓进行清除,同时去除受到损伤的血管,重新予以吻合,抢救获取成功,前臂皮瓣总成活率是96.8%。26例患者为腓骨复合组织瓣,其中1例下颌骨缺损患者由于不存在显著的组织缺损情况,实施腓骨骨瓣的移植,没有出现外露皮岛的情况。手术操作完成一周以后,局部位置存在渗出液,同时存在感染的迹象,创口位置裂开,并存在死腔,骨瓣暴露情况较为严重,表面骨膜依然存在新鲜血液从中渗出。所以采用保守治疗方法,进行局部位置的换药处理,后患者骨膜渐渐发黑坏死,同时存在一定的异味,也许是局部位置感染导致了患者的动脉栓塞,经二次手术将骨瓣去除,创口得到良好愈合。腓骨复合组织瓣成活率是96.2%。5例患者为股前外侧皮瓣,都获取成活,成活率是100.0%。
3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局部积液的情况,立即实施探查止血处理。1例患者出现咽瘘的情况,针对患者进行再次下鼻饲管,严格禁止患者口腔饮食,并对其颈部加压予以一周时间的固定获取愈合。2例感染患者出现腓骨瓣坏死的情况而将骨瓣去除。全部患者供区创口都获取了较好的愈合效果,不存在显著的功能性障碍问题。
3 结论
(1)游离组织瓣相关操作要点。对于游离组织瓣而言,其成活的关键所在是较为畅通的静脉回流与动脉血液供应。为了确保组织瓣和缺损区之间能够彼此适合,可以采用棉垫对缺损区实际的大小加以模拟,之后结合棉垫对组织瓣具体的形态进行设计,通常比患者缺损区要大出1-2厘米。对于血管蒂的摆放,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受到压迫,也不可扭转,通常在吻合血管以前,首先在受区中把相应组织瓣引入其中,和血管蒂对应的组织瓣最远处和缺损区对应的位置进行缝合处理,如此可以使血管蒂位置的摆放变得更加容易。针对供受区的血管,宜家选用和其相匹配的血管,静脉尽量多吻合一条,从而确保组织瓣较好的静脉回流,然而有相关业界人士不认同进行两条静脉的吻合,这是因为会减缓机体回流的速度,加大血栓发生的概率,然而本次研究中并没有发生这一情况。受区静脉可以适量微粗于供区,但也并非越粗越有利,这是因为其会导致血流速度变慢,引发血栓问题。(2)术后监测。术后的监测是极为关键的,应分配专职护理工作者予以患者看护和照料。患者完成手术后的前三日,每间隔三十分钟就要进行一次皮瓣的观察。患者术后短时间中皮瓣都会出现比较轻度的肿胀、皮温微低和颜色发白的情况,可以对负压引流量加以观察,并对局部位置进行触诊,考虑可否存在出血的情况。若是引流出比较新鲜的血液,同时通过局部位置的触诊硬且没有弹性,可能是局部位置存在积液或是新鲜出血问题,若是情况需要,可以采用针刺的方式,对皮瓣供血的相应情况加以观察,便于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手术探查操作中,应将吻合口血栓去除,使用肝素水进行冲洗,从而冲洗干净皮瓣中形成的微小血栓,再次吻合时应对患者血管的情况加以细致观察,若是血管壁出现显著塌陷且没有弹性,便需要对其进行修剪处理,选取质量相对较好的血管进行吻合。
总之,只要选取合适的游离组织瓣,针对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情况应用股前外侧皮瓣、腓骨复合组织瓣和前臂皮瓣几种组织瓣完全能够加以修复,进行严格的术后监测,并在第一时间内加以探查,可以确保游离组织瓣对口腔颌面缺损情况进行修复更高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王晓军, 郭俊梅, 郭琦,等. 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183例临床分析[J].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1):57-59.
[2] 翟沁凯, 薛雷, 王绪凯,等. 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168例临床分析[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1(02):160-163.
[3] 肖小平.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86例临床分析[J]. 大家健康:现代医学研究, 2015, 000(001):P.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