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头颈肿瘤外科治疗的首要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因此,在肿瘤切除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各个方向切除足够的安全界。过去由于缺少理想修复手段,手术者首先要保证伤口能够关闭,但切除边界可能不够导致肿瘤复发。因此,手术医师只有在明确手术缺损能够被妥善修复的情况下,才能按照根治的需要进行病变切除。经过20多年发展的游离组织移植技术,为头颈外科医师做到足够、适当的切除肿瘤提供了保证。

  • 标签: 游离组织瓣移植 头颈肿瘤 外科治疗 肿瘤切除 肿瘤复发 手术缺损
  • 简介:自2003年1月-2006年5月,我院应用不同足趾不同部位的组织游离移植修复手指部分组织缺损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9例。年龄18~45岁,平均31.5岁。损伤部位:食指13例,中指7例,拇指5例,环指3例。其中甲根部以远指体缺损9例,部分甲床及侧方缺损7例,指腹缺损6例,指体中部节段性组织缺损4例,脱套伤2例。指腹及侧方缺损面积为1.2cm×3.0cm~1.5cm×3.5cm。

  • 标签: 手指组织缺损 移植修复 组织瓣 游离 足趾 指腹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腹股沟皮修复小儿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2月至2020年12月,共收治小儿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手掌部11例,手背部8例,年龄4~12岁,均伴有肌腱、骨骼外露。其中,猪草机绞伤11例,压砸伤8例。缺损面积3.5 cm×2.5 cm~7.5 cm×6.0 cm,皮切取面积4.0 cm×3.0 cm~8.0 cm×6.5 cm。一期手术予以清创后,肉芽组织清洁干燥时,二期游离修复,术后10例获得门诊随访,9例微信随访。结果19例顺利成活18例,1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危象解除皮成活。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5个月,除1例修复手掌部出现色素沉着外,其余皮外形美观,无明显臃肿,质地、弹性可,无挛缩、粘连等并发症。皮供区可见线形瘢痕。结论游离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腹股沟皮,皮易于解剖,切取时间短,皮肤延展性好,修复小儿手部软组织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腹股沟皮瓣 小儿 手部创面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游离组织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2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针对患者采用游离组织修复,观察患者所获取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62例患者中60例患者组织成活,总成活率是96.8%。在这其中,腓骨复合组织的成活率是96.2%,前臂皮的成活率是96.8%,股外侧皮的成活率是100.0%。结论 在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中,前臂皮可以作为首要选择方案,股前外侧皮仅仅在患者出现大面积缺损都情况下予以应用,针对上颌骨和下颌骨缺损可以应用腓骨复合组织予以修复。手术操作后一周对皮加以监测,及时观察患者血管相关危象,同时进行手术探查,是确保游离组织获取更高成活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游离组织瓣 口腔颌面部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和胸脐皮修复小腿创伤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25例,应用股前外侧皮修复15例,胸脐皮修复10例。结果术后皮5例边缘少许坏死,其余全部成活,患肢外观功能恢复良好。供区需要植皮15例,其中股前外侧皮组10例;胸脐皮组5例。结论股前外侧皮和胸脐皮是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但是在皮切取面积、供区的处理及血管蒂长短方面,胸脐皮要优于股前外侧皮

  • 标签: 游离皮瓣 小腿 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兔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动物模型,以便后续研究,为临床上耳廓复合组织的应用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选取质量2.5~2.8 kg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由南京鼓楼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在其背部设计软组织缺损创面2.0 cm×2.0 cm,全层切取耳缘近耳根处同等大小组织,形成背侧皮肤-软骨-腹侧皮肤三层结构耳廓复合组织。适当修剪组织腹侧皮肤及软骨,残余的腹侧皮肤予无菌贴膜覆盖。将组织背侧皮肤作为被盖,游离移植至背部创面,打包固定。结果所有实验动物无意外死亡,兔耳廓复合组织均成功游离移植,且形态稳定。取材可解剖出软骨及贴膜。结论利用新西兰大耳白兔可成功建立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模型,且该模型易于建立,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 标签: 耳廓复合组织瓣 游离移植 模型,动物
  • 简介:游离移植由于它克服了带蒂皮移植存在的手术次数多、固定体位不适、医疗费用大和住院时间长等缺点,是外科修复技术的一项重大发展,所以目前国内、外应用已相当广泛。但是,用于急性外伤的新鲜污染创面还不多。我院于1979年9月9日和28日分别对两例急性创伤病人成功地施行了下腹部游离移植术,现摘要报告如下:

  • 标签: 两例报告 修复创伤 创伤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皮修复手掌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应用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皮修复手掌部软组织缺损23例,其中,游离携带足底内侧皮神经19例,不带神经的4例。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5.0 cm~9.0 cm×10.0 cm,皮动脉蒂部与桡动脉终末支吻合13例,与尺动脉吻合10例。皮供区均植皮修复。门诊随访4~12个月,观察皮质地、感觉、供区愈合情况。结果23例皮顺利成活20例;2例术后动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危象解除,皮成活;1例皮远端少许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创面愈合。末次随访时,皮质地可,外形美观,供区愈合良好。按照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皮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9例,良4例。感觉恢复S3+ 7例,S3 12例,4例未带神经的感觉恢复较差。结论足底内侧动脉皮供区隐蔽,穿支较恒定,尤其是携带足底内侧皮神经时,皮感觉恢复良好,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足底内侧动脉皮瓣 手掌 皮神经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桥式移植修复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7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且受区无可供吻合血管的患者资料。针对不同情况采用背阔肌肌皮、股前外侧皮或胸脐皮修复缺损,通过同侧或对侧肢体动静脉血管为游离组织提供临时血供,即游离桥式供血。修复头面部和躯干缺损时桥接同侧前臂桡动脉、头静脉,修复小腿及足部缺损时桥接对侧胫后或胫前动静脉,皮供区拉拢缝合或移植中厚皮片覆盖。待移植的组织与受区充分建立侧支循环后(一般为术后5周),行血管断蒂。术后对皮和皮片的成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共纳入12例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18~59岁,头面部4例,臀部1例,小腿6例,足背1例,缺损面积为18.0 cm×7.0 cm~23.5 cm×13.0 cm,切取皮面积20.0 cm×8.0 cm~25.0 cm×15.0 cm,其中应用背阔肌肌皮修复10例,胸脐皮修复1例,股前外侧皮修复1例。术后1例出现血管危象,及时行血管探查发现为静脉血栓形成,清除血栓、重新吻合血管后移植物成活;1例背部供区所植皮片部分坏死,湿敷换药后愈合;其余病例移植物成活良好,供区亦恢复较好。有2例面部移植皮较为臃肿,术后半年行皮去脂修薄后外观得以改善。随访1~1.5年,所有病例转移皮外形较为满意,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有一定差异,前臂及小腿血管供区无畸形及功能障碍,大腿皮片供区有色素沉着,部分伴浅表瘢痕。结论对于软组织缺损较大、损伤严重、无可供吻合血管的创面,应用游离桥式移植修复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桥式移植 游离皮瓣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肢软组织缺损利用游离胸脐皮修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参与研究,利用游离胸脐皮对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修复效果良好,有效存活率为70%,2例皮边缘起泡经及时换药后恢复,1例患者皮出现部分坏死经重新修复后恢复。结论游离胸脐皮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血供稳定,修复方便,值得推广。

  • 标签: 四肢软组织缺损 胸脐皮瓣修复 游离
  • 简介:目的报道游离肩胛皮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1月-2008年1月采用游离肩胛皮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12例为创伤致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5cm×7cm~13cm×16cm,全部伴有肌腱与骨组织外露,2例伴有内固定外露,另外2例是足踝部大面积瘢痕,反复破溃感染,需切除瘢痕修复。结果术后皮全部存活,1例外形臃肿,行去脂后外形满意,随访6月~1年,全部恢复正常的学习或劳动,供区无1例残留功能障碍,愈合率100%。结论游离眉胛皮血管解剖位置恒定,管径粗便于吻合。供区隐蔽创面多能直接缝合,不留瘢痕,对功能及外观无明显影响。肩胛皮是目前修复足部创面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游离肩胛皮瓣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臂游离静脉皮(FVP)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9月,共收治手指软组织缺损15例,一期彻底清创,固定骨折并修复血管、神经和肌腱,待创面稳定后,采取FVP修复软组织缺损,供区直接缝合。术后均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皮成活及伤口愈合情况,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患者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5例皮全部顺利成活,伤口一期愈合。1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5.8个月,1例术后皮动、静脉瘘形成致皮臃肿,余14例皮外形美观。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手功能评定,优5例(82~95分,平均90.2分),良10例(65~78分,平均69.9分)。前臂仅遗留线形瘢痕。结论前臂FVP切取简单、手术时间短、皮质地良好、供区损伤小、术后手功能良好,是治疗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游离静脉皮瓣 前臂 手指 软组织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游离股前外侧皮修复对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本组研究,分析对其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皮修复后的效果情况。结果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的股前外皮发生坏死,有6例患者的皮远端组织坏死,经过换药后创面得以愈合,有5例患者在皮术后出现血管危象,及时探查并处理后其皮成活较好。术后对患者随访3个月~2年,所有骨折患者皆顺利愈合,其肢体功能和外观恢复情况满意。结论对于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游离股前外侧皮修复术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岛状皮联合腹股沟游离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烧伤整形手足外科收治的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经急诊清创或扩创后,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修复足跟部创面,腹股沟游离修复足底内侧供区创面,腹股沟供区直接缝合。术后观察皮血运及存活、皮供区愈合情况,并对足跟外形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8例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20~71岁,平均32.2岁。其中5例为足跟外伤,1例足跟鳞状细胞癌,1例足跟冻伤,1例足跟溃疡。足跟部创面面积4 cm×3 cm~7 cm×6 cm。手术过程顺利,足跟岛状皮及腹股沟皮切取范围较足跟创面扩大0.5~1.0 cm。8例患者术后皮血运良好,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足跟弹性佳,外形无臃肿,耐磨、耐压,感觉及行走功能满意;足底内侧供区无凹陷,无瘢痕增生及挛缩,无局部皮肤溃疡;腹股沟供区仅见线性瘢痕。结论足底内侧岛状皮联合腹股沟游离修复足跟部缺损,足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 标签: 外科皮瓣 足底内侧皮瓣 腹股沟皮瓣 足跟 软组织损伤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手足软组织创伤的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和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30例手足软组织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将游离股前外侧皮应用于对照组中,而在观察组中则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进行治疗,比较组织的成活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组织的成活率较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足软组织创伤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较好,组织的成活率较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游离股前外侧筋膜瓣 皮瓣 手足软组织创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组织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术后血管危象的转归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游离组织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1 049例,其中术后发生血管危象共6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前臂皮(RFFF)28例、股前外侧皮(ALTF)19例、腓骨1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血管危象探查术。对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使用SPSS 22.0软件包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4例手术挽救成功44例(68.8%)。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组织类型、危象发生时间、间隔时间(发生血管危象至进行手术探查的间隔时间)和引起危象原因与组织抢救成功率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类型、危象发生时间、间隔时间是影响组织抢救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危象发生越早,间隔时间越短,组织危象的抢救成功率越高;组织类型会影响组织危象的抢救成功率,前臂皮、股前外侧皮和腓骨的抢救成功率依次降低;尽早识别血管危象并进行手术探查是组织抢救的首要原则。

  • 标签: 组织瓣 腓骨瓣 血管危象 危险因素 颌面部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腕橫纹穿支皮修复手指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手指软组织缺损伴肌腱、指骨外露和(或)肌腱缺损的患者36例,设计切取同侧腕橫纹皮,大小为1.5 cm×2.5 cm~2.5 cm×6.5 cm,其中8例切取时携带了掌长肌腱,肌腱直接与受区肌腱缝合修复,皮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皮内美容缝合。术后定期手外科门诊复查和微信联系进行随访,观察皮成活情况及修复指的功能恢复情况,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本组皮全部顺利成活,均无血管危象发生。随访6~24个月,皮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无明显臃肿,修复后手指的运动、感觉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游离腕橫纹穿支皮,皮支血管恒定,切取简单,皮外形美观,供区瘢痕隐蔽,疗效较为满意,是一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 标签: 手指损伤 腕橫纹穿支皮瓣 掌长肌腱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桥式交叉游离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3~60岁[(39.6±5.7)岁]。缺损面积为10.0 cm×4.5 cm~21.0 cm×9.0 cm,皮切取面积为12 cm×5 cm~25 cm×10 cm。Ⅰ期切取游离覆盖患肢创面,血管与健侧小腿胫后动静脉桥式交叉吻合,其中旋股外侧动脉皮6例,旋髂浅动脉皮1例,背阔肌肌皮1例,同时切取健侧小腿内侧带蒂胫后动脉穿支皮或任意皮包裹血管蒂。术后双小腿平行伸直体位。Ⅱ期断蒂后,胫后动脉与远端动脉重新吻合,带蒂皮缝合于原位。观察Ⅰ期术后是否发生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对该体位的接受程度。Ⅱ期断蒂术后观察皮成活情况。末次随访时观察皮外观、质地、患肢功能、对健侧小腿的影响,并采用下肢功能评分(LEFS)评估患肢总体功能及Kofoed评分评价足踝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8个月[(8.3±1.8)个月]。Ⅰ期术后未发生压疮或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患者均对体位无抵抗。Ⅱ期断蒂后皮全部成活。末次随访时皮外形、质地及患肢功能均良好,健侧小腿未受任何影响。患肢LEFS和足踝Kofoed评分分别由修复前的(31.5±6.9)分、(51.0±10.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51.7±9.8)分、(84.8±8.1)分(P<0.01)。结论对于小腿软组织缺损,改良桥式交叉游离术后患者体位相对舒适,健侧小腿的功能不受影响,皮外观及质地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腿损伤 软组织损伤 游离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腓骨游离组织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疗效; 方法: 本次研究中将收治的 100 例 口腔颌面缺损患者作为治疗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使用腓骨游离组织治疗统计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 统计治疗后成功率为 97.0% ,统计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5.0% ,而治疗总有效率为 97.0% ; 结论: 对 口腔颌面外科 患者治疗中,采用 腓骨游离组织 方式,利于保证手术治疗成功率,且该方式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治疗成功率高,治疗方式具有较高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腓骨 游离组织瓣 口腔颌面 外科应用 并发症 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