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6
/ 2

结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李顺华

四川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大家都熟知是人地协调观 、 综合思维 、 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能力这四个方面,但要落实到具体备课、教学中,还真的让老师们好好下一番功夫。

综合素质:指掌握与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分析推理能力,,数据图像分析能力,解决生产生活相关地理问题能力,对地理现象的探究能力。高中地理应从这几方面入手,备好课、出好题、针对性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循序渐进。

一、教学规划

高中地理教学,要分段实施,高一应该重视对自然地理(地球概论,气象与气候 ,水循环的路径,洋流性质与意义,地质地貌成因)和人文地理(人口问题城市问题 工农业生产生活相关问题)的原理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高二重点对区域的认知了解和掌握,并能调用高一部分知识。高一二还可以利用假期对外研学考查,以及观看学习相关视频,如《地理中国》、《航拍中国》 《国家地理》、 ,以增加学生的眼界和分析能力。高三更要重视学生的复习和提升综合能力,以及归纳总结高一二的相关知识,并加大对高一二的知识综合运用,而且认真出好题、加大练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思维。

  1. 对地理原理的掌握(人教版必修1、2、3)

1、必修一自然地理原理有,大气、 河流 、洋流、岩石、植被与土壤 等多方面。我们第一学期要好讲解,高三复习再次能力提升。对地理原理知识的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用于生活,从生活中探究奥秘,从现象找规律,联系地理原理。比如我们常讲的热对流,将对流雨很多。但我讲热空气向上,冷空气下沉时,我们生活中冬夏吹空调的原理,风口朝向。冬季向上,夏季向下。有一次,6月某天,我们教室开空调都很热,不是制冷。然后某个学生无疑中打开了教室里的吊扇。突然全体教室学生喊,怎么越吹越热,都不知道为什么?我立即喊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因为开冷空调,冷空气房间在下沉,热空气房间在上层。吊扇将高空的热空气吹下了。)。

具体实施与案例分析,掌握与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对地理现象的探究能力,体现了地理实践能力。

610caf3c7d21d_html_bb328764df422813.gif 图1可思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在不断地运动过程中,随着条件的改变可代表某部分大气环流模式、海陆间水循环模式世界洋流模式、 中学常见三大类岩石及岩浆之间的物质循环模式。一图多用,可从多方面考查以上地理原理知识。看似简单,实际需要学生以上地理原理知识要非常熟悉和运用。


2、必修二人文地理方面:人口、城市、生产活动的相关图像分析,区位分析,以及影响。都很广泛,而且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也不一样。要从纵向和横向变化性教学。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课外知识和了解课堂外的事物,比如如何因地制宜对农业的开发与发展、以及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更多的是结合区位的变化而改进。

3、必修三主要讲必修一二的知识综合运用,侧重某区域改如何因地制宜的开发。

如何我国山西能源开发、田纳西河的开发、我国东北的发展,如何学以致用,做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升。如山西能源开发课迁移到矿产如何的开发与评价;田纳西河的开发迁移到我国长江流域的开发,评价梯级发电的条件和意义、能源基地建设的意义等等;我国东北的开发,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做到因地制宜与生态环境相适应。

具体实施与案例分析,如水资源:水污染、水资源紧缺、如何化解水资源危机。

1、水污染:原因分析,自然大灾难后的地下水和地表水,

人为原因(主要)人口、城市的增多,工业发展加快,生活、生产污水排放,

农业的大规模发展,化肥、农药的使用,污染土壤和水源。

2、水资源紧缺:有水质性缺水和水源性缺水。各自原因不一样。其中水质性缺水,主要是水污染加重不能利用;水源性缺水的原因很多,分低中高纬度、海陆位置,气候类型及特征、流域面积及地形、植被。A多从蓄水量方面去考虑。蓄水量的大小影响因素。逐一理解分析。B、需水量,人口和城市的增多, 工农业的发展,需要的水量大大增多。如新加坡缺水、我国西北内陆缺水原因分析。

3、如何化解水危机:开源节流

开元:寻找新的水源。具体措施:如新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节流:从节约水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方面入手,①、宣传提高节水意识;②、发展节水农业;③改进灌溉技术。

  1. 课后反思对地理核心素养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情况,以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课后反思结合学生上课的反应,以及暴露出自己没有想到的,课堂中学生想到的以外问题,最易发现自己上课的不足和特别讲得好的一面,可以立即归纳深思总结,以调整自己的备课和讲课方式,提高上课效率。

  1. 对区域认知复习

具体实施与案例分析—— 以澳大利亚为例

复习主线

自然地理:地理位置,地形 气候 河流 植被 矿产,人为地理工业 农业 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等。

  1. 位置:地处南极洲(南美洲)与亚洲之间,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是这些地区的“+”字路口。

  2. 地形:西部低矮的高原,起伏小,与东部以大分水岭山脉向隔。东部沿海平原。

  3. 气候:西部半环状分布很典型,东部季风以后和热雨,西南部地中海气候,东南部温带海洋气候。

  4. 河流:墨累河为主,而且是时令河

  5. 生物:西部半环状草原带,东部为森林。动物很进化慢,相对古老。

  6. 矿产:主要是铁矿非常丰富。

通过对自然地理的学习,推理掌握人文地理的发展。

  1. 位置:相对海陆位置,:地处南极洲(南美洲)与亚洲之间,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地处“+”字路口。是许多船只的维修和补给中间站,故造船业、海洋运输业发达。

  2. 草场广布,而且无大型肉食性动物,小麦和牧羊发展的很好,而且大量出口。故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3. 工业:因铁矿产资源丰富,又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4. 人口:分布因东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地势平坦,适宜人居,故主要人口分布在东南部。导致人口不均。经济水平高,人口出生率极低,人口增长反慢,劳动力缺乏。所以接纳许多移民。

  5. 第三产业:因珊瑚岛规模大、动物古老、著名的歌剧院等景区著名,现在的旅游业,也成为该国主要经济收入之一。

区域对比考查:相同点和差异性


四、能力提升与探究

对地理现象的探究能力---如下图

610caf3c7d21d_html_73c14c46c56d4672.png610caf3c7d21d_html_3c1bd9533fdbd08a.png

1、伊犁河谷成为“西域湿岛”的成因,是否会变长?

伊犁河谷属于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的地形,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容易聚集,受地形抬升,形成山地降水;河谷地区,汇集了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比较丰富. 从而成为“西域湿岛”

探究:

伊犁河变长?:全球变温暖,冰川融化增多,源头冰川作用和流水的侵蚀增强,故变长。

伊犁河变短?:中下游,人口增多,工业规模扩大,用水增加;全球变暖,蒸化量增多,加剧干旱;荒漠化 较多,下渗严重。气候较干旱降水偏少。

最后结论是:变短(人类活动是主要原因)

思考:额尔齐斯河

看下图

610caf3c7d21d_html_7350143adcb40428.jpg

  1. 思考100万年后,河流由① 到 ②的形状,解释A、B处的成因差异。

总之,根据多年的地理教学经验和地理高考要求,高中地理教学,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循序渐进。特别是高三,更要对学生课外知识和课内原理的考查,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开拓创新能力,达到高中地理教学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