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市三妙初级中学 邮编 246300
摘要:在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在,需要将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中,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和思想政治水平。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教育元素,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一元素并在地理教学中将这一元素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教育
高中地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主要包含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知识。通过对高中地理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通过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还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道德和思想素养。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育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地理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学习,让学生明白自身不仅是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不仅需要合理运用资源满足人们的发展与需求,同时也要意识到资源是有限的,保护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科学世界观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事物发展遵循的是量变积累达到质变飞跃的的过程。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教学学生抵制一切封建迷信活动。
(二)国际主义和全球观教育
首先,国际主义教育。积极发展外交尤其是与我国相邻国家的外交,建立和平友好关系,始终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标准。同时反对霸权主义,坚决维护世界和平。其次,全球观教育。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资源开发和地球环境保护是全人类都要关注的问题,加强对学生地球村理念的灌输,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感,立志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
通过对高中地理教材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教材内容重点讲述了人文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成果和发展方向,同时教材中很多内容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有培养和促进作用[1]。基于此,我们将目标体系分为以下几点:
(一)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进行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是政治、历史和地理都需要重点教学的内容,国情教育便是为学生们讲述有关我国和民族发展的历史、人文、政治、经济、地理和社会等等多方面的情况,让学生在对我国的基本情况有了解的前提下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能够对我国的发展充满信心。高中地理学科主要是以自然和人文为基础进行问题的提出、探究与解决,因此教师在开展国情教育活动时,要始终围绕人地关系进行,站在地理的角度上开展国情教育。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贯穿其中,并让学生们思考和认识到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方式。在国情教育阶段,教师不仅需要遵守科学性、合理性、递进性原则,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地理、人文环境,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例如教师在教学地貌时,便可以为学生们展示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多种地貌的图片美景,让学生对我国丰富的地貌环境有准确把握;在讲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们讲述二战期间,日本人利用热气球使美国西部发生严重火灾的故事;在讲地震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我国汶川地震时期,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抢险救灾的画面,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在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在高中地理学科中的运用,能够使学生更加准确的认识人们与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等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地理教材中很多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要充分发掘和解读教材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首先是物质观,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物质观的内容有很多,例如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大气以及人们生存环境的物质组成等;其次是运动观,主要包括地壳运动、海洋运动和大气运动等;第三是联系观,主要体现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联系,工农商的区位选择等;第四是发展观,主要包括自然天气和气候的改变、人们居住形态的形成、天体的演化、工农商和旅游的发展等。地理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教师要对其进行充分的解读和探索,并将其灵活运用与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唯物主义思想。
(三)以传授知识为契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地理知识学习的最终目标便是将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当将所要教学的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生活相联系,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意识的将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每天关注天气情况,并将天气预报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样教师在教学有关天气的知识时,便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所记录的情况,用天气符号的方式制成图表,并让学生根据图标解释天气状况,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天气与工农商业、人们的日常生活等的关系。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从而形成学以致用的学风。
除此之外,在完成地理知识的学习后,为了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通过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例如教师在完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节内容后,便可以将学生们分为若干小组,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采摘园或者观光园,学生在游览的过程中需要对植物的种植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在游览完成后对该农业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教师完成《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相关知识后,也可以让学生们探究当地较为有名的工业区位因素,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该工业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和适宜性;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工业生产情况、人口迁移情况、交通情况等进行调查与分析。这些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
(一)端正教育思想,强化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在地理课堂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地理教师的思想首先就要有所转变,转变教学理念并端正教育思想,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3]。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不仅需要为学生们传授地理知识,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因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次,教师还要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落实到地理课堂中,采用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在对事物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实践探索获取新知,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学科思政教育课堂内外融合
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在课堂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基础上使学生接受丰富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不仅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渗透,同时还能够体现出学科的特点,使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因此,地理课堂是地理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将地理知识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进行同步传授,以此实现学生在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思想政治水平也能够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地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得到启发,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索发现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观点,以此获得丰富的价值体验。实践活动的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通过实践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说教来的更直接,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很多学校在文理分科前并不太重视地理学科,所以地理教材必修一必修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没有被教师们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解读,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地理教师一定要明确并承担自己的教育责任,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们传授这些内容,使得地理教学不仅是知识教学也是价值与思想教学。
[本文系2020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KZ2001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梁品文. 高校中国地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0(7):55-60.
李日永, 刘玉鹏. 乡土研学 立德树人——内高班地理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J]. 中国民族教育, 2019, 235(02):59-60.
韩珍. 高校地理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评《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J]. 领导科学, 2020(5):12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