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急诊科 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工作中应用程序化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择取80例在我院急诊接受急救护理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选取时间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为分组标准,同期展开不同护理管理。对照组40例为前期择取病例,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40例为后期择取病例,采取程序化护理管理。将两组患者不同护理管理期间,抢救及接诊情况进行比较,并拟定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展开满意度测评。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及抢救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质量考核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质量考核分值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远超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工作中采取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可缩短接诊及抢救治疗时间,增强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工作;程序化护理管理;护理满意度
前言
分娩妊娠属于正常生理过程,但分娩工作的展开需要具备专业性技术,并明确分娩产程的变化,熟悉交接过程才可有效完善分娩工作[1]。在急救护理工作中,若存在不足现象,将危及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因此,在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工作中应用程序化护理管理,可突出护理工作的周密性[2]。注重团队合作精神,使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得以显现。对此,本研究将探讨程序化护理管理用于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工作中的实施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80例在我院急诊接受急救护理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选取时间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为分组标准,同期展开不同护理管理。对照组40例为前期择取病例,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该组孕产妇年龄中位值为(26.85±4.33)岁,平均孕周(35.25±6.22)周;观察组40例为后期择取病例,采取程序化护理管理,该组孕产妇年龄中位值为(26.58±4.55)岁,平均孕周(35.41±6.05)周;两组孕产妇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孕产妇接受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展开程序化护理管理:(1)急诊科护理人员需进行24小时责任制排班,减少反复交接班,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2)对常用急救药品和仪器进行五常法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的自律和慎独精神,熟悉各项急救仪器的操作。(3)对孕产妇进行1对1全程责任制护理工作,评估产妇状态,完善接诊工作且优先送入抢救室,评估产妇年龄、孕周、神智、胎心、羊水等情况。(4)与医生做好配合工作,避免高危孕产妇出现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病情变化,为之进行吸氧及心电监护,做好护理记录。(5)抢救结束后快速安全转运,保障产妇在病情稍微稳定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救治,转运途中密切观察产妇病情,并完善心理护理,与交接科室做好产妇病情及管道的交接,且双方确认签字。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抢救及接诊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接诊、抢救治疗时间,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成绩。
(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拟定科室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为百分制,包含内容涉及护理人员专业性、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人际沟通等方面进行评分,汇总后围绕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评判,对应分值依次为85~100分、65~85分、<65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在SPSS22.0中精准录入,组间计量资料抢救及接诊情况应用( )予以表述,经t检验获取结果;计数资料产后护理满意度应用(%)予以表述,经χ²检验获取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抢救及接诊情况
观察组接诊时间及抢救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质量考核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质量考核分值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抢救及接诊情况( )
组别 | 例数 | 接诊时间(min) | 抢救治疗时间(min) | 护理质量考核(分) |
对照组 | 40 | 12.53±2.88 | 53.66±10.23 | 83.55±5.25 |
观察组 | 40 | 7.41±1.05 | 44.32±10.25 | 94.88±3.95 |
t | - | 10.563 | 4.079 | 10.907 |
P | - | 0.000 | 0.000 | 0.000 |
2.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远超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对照组 | 40 | 16(40.00) | 15(37.50) | 9(22.50) | 31(77.50) |
观察组 | 40 | 28(70.00) | 11(27.50) | 1(2.500) | 39(97.50) |
χ² | - | - | - | - | 7.314 |
P | - | - | - | - | 0.007 |
3 讨论
随着目前孕产妇出现急危重症现象越来越多,对急诊科救治及接诊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孕产妇出现急危重症现象,包含妊娠期高血压、心力衰竭、胎盘早剥等。若急救护理措施应用不当,当将危及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3]。因此,急诊科需改善护理措施,并拟定科学规范的工作细则,展开全面管理,提高救治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在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工作中,展开程序化护理管理,可凸显新型护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完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并提供规范化系统化的护理措施,使护理效率及护理质量得到提升[4]。上述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应用程序化护理管理后,接诊时间及抢救治疗时间更为合理,且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得以有效提高,表明程序化护理管理应用于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工作的有效性较为可靠。
综上所述,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工作中采取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可缩短接诊及抢救治疗时间,增强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左霞,赵霞,王群,等. 程序化护理管理在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工作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9):184-185.
[2]郦珍芳,冯薇. 程序化护理管理在急诊孕产妇接诊急救工作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8):2878-2879.
[3]谢慧梅. 程序化护理干预在高龄二胎孕产妇围产期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7):146+193.
[4]黄华侨. 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系统化管理效果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2):2694-2696.
作者简介:马小萍(1985-),女,籍贯:四川成都,单位及科室: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学历:本科,职称:护师,研究方向:急诊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