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学大学院综合社会情报研究科 菏泽学院
摘要:
当前世界经济逐渐趋于全球化、一体化,养国际化的高端素质人才成为各高校的一个重要课题。面对这样的形式我国很多高校都设置了日语这门课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日语课程迎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调查高校日语教学现状基础上,就互联网+视角下多模态日语教学模式及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将多模态教学理论融入到日语教学中,并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多模态;日语教学;策略
大学语言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在国际交流中的能力。日语教学的目的也是如此,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改革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往的单一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日益提升的要求,因此互联网+的出现为语言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多模态日语教学模式,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让学生从文字、语音、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多方位的了解不同国家的语言魅力,为学生创造更真实的学习场景,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一、多模态理论在日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目前日语的能力水平测试分为两种,即国际等级和国家等级,国际等级测评大都是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自主报名,国家等级是由教育部主持的日语四六级考试。1933年,我国的外语等级测试就已经展开了,而且试卷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没有参与四个学期的日语课是很难通过测试的。据资料显示,相关部门曾对全国各地参加日语测试的学生发放过问卷,得到的答案无一不是“很难”,并且请求减低考试难度。此外,日语测试还面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日语测试与英语测试不同,日语没有AB级测试,因此通过四级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是一大挑战[1]。所以面对这样的局面,日语的教学一定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力争追赶上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提升我国大学生的国际综合素养。
多模态理论概述
多模态理论是指用语言、音频、影像等构建的资源,包括人类通过感官与外界的互动。而且这种模式不仅存在学生与情景的互动,还包括教师与网络世界的互动,充分保障了资源的实效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多模态教育理念其实在1996年就已经提出,当时 New London Group就表示多模态的语言教学可以通过对教学渠道和模式的改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元化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学效率[2]。
多模态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作用
由于在上世纪末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面的信息时代,国内外的衔接也越发的频繁,首当其冲的就体现在互联网方面,因此作为信息技术运用的前沿地带——校园,更应该抓住这个机遇,运用互联网+的时代对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模态理论就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对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意识和互联网资源进行整合而产生的新型教育模式,励志在学习者的感官与感知等多方面进行刺激,有效的,提升日语教学的效率。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的资源不仅在局限于课本中,更体现在了互联网的大量数据中,为教师的课程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可能。在学生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与教育情景的互动是最能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途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模态互动的学学习平台,更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可用资料,拓展了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视野,为课堂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氛围,是互联网资源共享最好的体现。此外,学生教师还可以通过论坛、email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切实保证学习的有效性[3]。
多模态的教学模式是由多种互动组成的,以网络为中心,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辅导,充分运用多维互动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
各高校日语教学现状
当前大多数高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长此以往这会让学生对学习日语这件事感到厌倦,出现知识能力匮乏的现象,难以达到教育指标的要求,更无法实现为国家培养全面人才的目标。
日语教学体系不够健全
在国际交流越加频繁的今天,中日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也逐渐增多,因此日语也成为了我国主要的外语体系之一。很多高校为顺应时代的发展,都建立了日语教学体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相比,这样的进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例如,在各高校日语课程的开设过程中,教学体系更多的是浮于表面,在理论上层层细化,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流于形式,只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导致很多学生的日语能力水平在很长时间内停滞不前,因此学课体系在我国日语教学的过程中是一个关键问题所在[4]。
日语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一味的传授,学生被动的接受,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师增加了多媒体的运用,但以往的教育模式还没有发生彻底的改变,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不强,无法对教师传授的知识点进行透彻的理解,严重影响学习的教学质量。并且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学生思维的拓展,难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5]。因此从教学目标来看,传统的教育模式应该得到改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主要的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大多采用文字的形式,很少出现音频、视频之类的教学资源,导致学生很难融入教师创造的教学环境中,对知识的掌握没有足够的深刻,因此,传统的教育模式应该在课堂的主导地位上有新的认识,实现课堂主题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促进教学效率。
日语教学体制过于单一
一方面,从各高校目前的教育体制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高校选用的日语教材都是精选类,而且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形式进行改编,但这样的改变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无法追赶上时代快速进步的步伐,而且教师的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会受教材的影响,因此产生教育内容的落后和脱节的现象。另一方面,很多高校还没有很好的利用互联网优势对学生进行教学监督,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深刻的了解,并根据学生基础和能力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因此,更为科学和实用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各高校应该合理运用互联网的发展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三、互联网+视角下多模态教育模式应用策略分析
(一)健全日语教学体系
虽然科技的运用可以提高学习质量,但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教学体系进行支撑,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科技发展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优秀的教育平台和资源。因此互联网的运用和多模态教育模式的实施,都应在各高校日语教育体系健全的情况下进行,而体系的健全要从基础的层面出发,将“学生为本”作为教学宗旨,培养学生能力作为基本目标,跟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属于各高校独特的教学体系,切实的提高各高校的教育水平,为各高学校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6]。
另外,大学日语的教育必须坚持以党的指导目标为目标,结合科学的理念和先进的教学体系,紧跟时代的脚步,在建立充足的理论基础后结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国家培养与时代紧密相连的综合性人才。
提升教师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多模态教育模式的掌握程度
传统教育模式大多以教师为主体,这严重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教师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培养教师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培养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在保障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引导教师逐步改善传统的教育方式,拓展教学思路,为学生提供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用贴近学生的音频或视频,让知识的获取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丰富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7]。
在引用多模态教育模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多模态的新型教学模式,需要师生双方的配合和努力,因此除了对教师的培养外,还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在这一模式过程中,学习者要有充足的学习规划,了解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最后通过多模态符号的表达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新编日语(重排本)》 第三册第一课“上海エクスポ”的讲授中,教师可以通过Emile、QQ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作业的布置和学习情况的监督,让学生进行自行分组,对上海世博会的场馆进行调查了解,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资料,资料的形式可以是文字、音频、PPT、视频等多种形式,最后以小组形式用日语进行总结汇报。这样的教育模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并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8]。
结语:
在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的运用和多模态理论教育的实施是随着形式进行的先进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这可以提高各高校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学习资源,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现如今日语教育事业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且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运博.协同学习理论在日语三维教学模式中的运用——评《日语教学理论及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21,02:125.
[2]赵挥.文化差异视域下高校日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3:120-121.
[3]连联.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日语课堂中的应用方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9:156-157.
[4]谢静.“互联网+”背景下日语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01:184-185.
[5]谢梅,陈文俊.中国慕课研究的知识图谱:热点、现状与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01:229-235.
[6]冯莹莹,王雪松,王莹,金春花.新媒体对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正向拉动作用[J].高教学刊,2021,02:67-70.
[7]刘娟.日本文学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01:190-192.
[8]马娟.日语词汇学习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21,01:167-168.
姓名: 孙秀云1982年 11月生 性别 女民族 汉籍贯: 山东临沂最高学历:(硕士)博士在读 职称: 讲师研究方向:日本语教育 邮编:274007
单位: 菏泽学院 / 日本大学大学院综合社会情报研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