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
2019年底,一场席卷全国的传染疾病肆虐而来,至今已经蔓延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OVID-19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家庭预防?患者的护理要点是什么呢?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什么是COVID-19?
COVID-19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病原体是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将其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为COVID-19。患者发病后,初始症状是发热、乏力、干咳,少数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症状,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OVID-19的潜伏期是1-14天,多为3-7天,潜伏期内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感染人员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
2.COVID-19的临床分型
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COVID-19的临床分型包括:
(1)轻型。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检查未见肺炎表现。
(2)普通型。患者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肺炎表现。
(3)重型。成人群体符合以下任何一点:①呼吸窘迫,呼吸频次超过30次/min;②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低于93%;③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比值低于300mmHg;④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24-48h内病灶进展大于50%。儿童群体符合以下任何一点:①除发热、哭闹影响外出现气促;②静息状态下氧饱和度低于92%;③辅助呼吸,发绀,间歇性呼吸暂停,嗜睡、惊厥等;④拒食或喂养困难,出现脱水征。
(4)危重型。符合以下任何一点:①出现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②出现休克;③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在ICU内监护治疗。
3.感染上COVID-19怎么办?
COVID-19是急性感染疾病,常在第1周病情逐步加重,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就医:①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②发病前2周内有武汉旅行史或居住史;③发病前2周和确诊患者亲密接触;④2人及以上的聚集性发病。检查项目包括:医生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等。以影像学检查为例,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更明显;然后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样影、浸润影,严重者肺部实变,少见胸腔积液。在治疗方面,由于缺乏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因此目前以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预防继发性感染。
4.COVID-19的家庭预防措施
(1)没有COVID-19疑似症状,但有普通流感症状,家庭预防措施如下:①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就寝,条件允许时和家人至少分隔1m就寝。②限制活动空间,避免和家人发生交叉感染。③家庭成员使用医用口罩,取下时不要触及罩面。④家人避免接触患者体液,尤其是唾液、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等。⑤遵医嘱使用药物,不要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其中奥司他韦具有确切功效。
(2)有COVID-19疑似症状,咳嗽咽喉痛,应在家观察,可用蜂蜜、薄荷糖、蜜炼川贝枇杷膏对症,咸味热鸡汤也能缓解症状,促进排痰。
(3)有COVID-19疑似症状,发热但低于37.3℃,有畏寒、咽痛咳嗽,无呼吸困难,如果近期前往湖北省,应该前往当地指定医院,告知医院自身经历,便于分级治疗。如果近期未前往湖北省,应严格居家隔离,不适随诊,外出时戴口罩。可口服奥司他韦+希舒美,注意通风,勤洗手,每天测量体温2次。
(4)有COVID-19疑似症状,发热高于37.3℃,有畏寒、咽痛咳嗽,无呼吸困难,及时去医院就诊。①进行血常规+CRP+甲乙流和合胞病毒核酸+肺部CT检查;②和患者亲密接触的人要自行隔离;③患者常接触的物件表面,使用消毒水进行消毒;④每天消毒浴室、洗手间至少1次;⑤清洗患者的衣物、床品时,使用60-90℃的热水机洗,并且彻底干燥,清洗时避免直接接触衣物。
5.COVID-19的护理指南
(1)病情监测。①监测体温变化,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及时去医院就诊。②定点医院要和患者居住地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加强联系,共享病历资料。③患者出院后,应在家14天自我健康监测,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单人房间,减少和家人近距离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④在出院后第2周、第4周,到医院随访复诊。
(2)饮食护理。①不食用野生动物,禽、肉、蛋类充分煮熟后再食用。②注意营养,避免偏食,保证摄入食物多样化,尤其是新鲜的水果和蔬菜。③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按量用餐,避免暴饮暴食。
(3)生活管理。①积极锻炼,控制体重,坚持适度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②戒烟戒酒。③保证充足睡眠,注意多休息,不要熬夜。④关注心理健康,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COVID-19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肺炎,文章介绍了COVID-19的临床分型和就医方法,重点阐述了家庭预防措施和护理指南。希望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打赢新冠肺炎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