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 广东省 梅州市 514000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教师,必须对教育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自己的教育的理想,自己对教育的持久的追求,并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我相信,教师的教育格局会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品质。浅坑栽不了大树,好的理念才能造就优秀的人才。一个对教育没有思辨能力的老师培养不出有智慧的学生。
为了充实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这几年,我阅读了一些教育专著,如袁振国的《教育新理念》,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李晓鹏的《学习改变命运》等等,开拓了教育视野,增强了教育理念。还认真阅读了田家炳先生的《我的幸福人生》一书,田翁“奋斗、诚信”“仁爱崇德、乐善好施”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浸润下,我的班级管理方法不断纯熟,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经验,在此我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班级管理心得。
一、有教无类——热爱学生、不分贵贱贤愚、一视同仁。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了一个学生。热爱学生,不仅要爱好学生,更要爱有缺点、有问题的落后学生。正因其落后、问题多,才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爱心。
2019年9月我接任高二(14)班班主任,班里何*东同学,因天生脚部残疾,走路一瘸一拐,自卑心理严重,经常独自一人坐在教室里发呆,通过家访和课堂观察及课外接触了解,我发现他思维敏捷,语言表达流畅,遂任他为物理科代表。从让他帮忙改物理选择题开始,到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讲解计算题,逐步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把更多的专注放在学习上。课余时候,或邀他和几个象棋爱好者在办公室下棋;或邀他在校园林荫间散步,畅谈人生,聊中国著名作家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聊华罗庚虽左腿残疾,但通过努力终成世界著名数学家的励志故事。以此鼓励他:如果你奋斗着,你也可以。因为,人不能选择命运,但能改变命运!
通过努力,他慢慢地消除了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最后与同学之间有了欢声笑语,融入了班级大家庭。
二、不教之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会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叫做“教,是为了不教”。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达到无须教、不用教──自能读书的要求。这是一种目标要求,更是一种境界。
好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具备真实的能力和健康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将来能够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够承受人生的磨难和挫折。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和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培养真实的生活能力,教会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幸福,教育不是结果,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面对新时代的学生,不能高压式的“管”,而应是民主化的“理”,贵在“疏”,而不是“堵”,真正的教育是学生自我教育 。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老师。因此要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就要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及独立生活,并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我。 强化自我管理不是老师什么都不管,而应该通过创设环境,开展活动,提供机会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而且在平时的教育中,我反复向学生强调学会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成功来自于严格自律”。
每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都深入到学生群体中,迅速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订立班训,如“人贵有志,志贵在恒”“严格自律,勤学好问”等等,以此为总体目标开展班级工作。通过召开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作为德育渗透的主要手段,以此作为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主题班会的活动中感悟,绽放风采,教会学生自已把自已培养成为一个礼仪诚信、仁爱自律、有责任、有担当、会感恩的新时代青年。营造造一个人人上进、人人争先的氛围,从而创建一个优良班集体。
三、亲师信道——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
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所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喜欢一位老师,会促使他喜欢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因此,班主任只有增强自己的亲和力,才能更好地把自己推销给学生。
1、心怀仁爱,用欣赏的眼光,捕捉学生的真善美
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班主任要能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发现并欣赏学生的优点,永远坚定学生“行”的信念。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使用赞许的目光、友善的动作、赞扬的语言,让学生感到温暖,看到希望,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师爱的力量,并通过合适的途径传达给学生。在工作中,我经常会找到每个学生的突出优点,适时在他的作业中写下欣赏和鼓励的评语,对他寄予新的希望。、、、、、、
2、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心声,鼓舞他们勇敢地前行
陶行知说得好:“运用朋友的关系,彼此自由交换学识,是比摆架子好得多,你要了解学生的问题,体谅学生的困难,处处都显示出你愿意帮助学生求学而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因此,教师要走向学生,了解学生,就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倾听是双向的,一个愿听,一个愿说,来不得半点勉强,教师不仅要做忠实的倾听者,还要在听的过程中学会与学生互动,比如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及喜怒哀乐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师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倾听的后续工作是激励他们勇敢前行。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成功的班主任总是善于激励学生的,能灵活且因人而异地运用激励的技巧,使学生在亲身感悟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应做到“大美不言、大爱无声”,如同春雨般滋润着学子干涸的心田。在心理学中,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作用,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暗示”和相互间的影响来发挥作用的。有意地塑造一些特定的情景,把对学生的激励运用生活化、时代化、人情化的话语传递给学生,更能激励学生的成长。我每学期都在班里开办“希望之星”活动,用精心设计的感言,表达出对每个学生的希望,从而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暗示中自我塑造、自觉成长。每年秋冬季节,都会组织学生和科任老师外出集体活动,或登山,或野炊,既让学生放飞心情,又增进了师生感情,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我们不忘初心,以真情育人,把握好“爱”的艺术,用爱心与智慧托起生命。我坚信并努力地践行着: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学生做“同学”,与学生一起成长,是幸福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