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表达:有效融入外界的唯一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31
/ 2

学会表达: 有效 融入外界的唯一途径

何春荣

正宁县宫河学区 甘肃 庆阳 745000

【摘 要】《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表达最能体现这个基本特点。如今,抑郁症患者越来越低龄化,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会表达、不善表达。因此,在实际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从学会准确表达、有序表达、巧妙表达三个方面,教会学生学会表达,让学生打开心扉,走出封闭,在尽情尽意中融入他人,融入社会,在融洽的人际中感受人情的温暖。

【关键词】学会;表达;准确;有序;巧妙

《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表达最能

体现这个基本特点。表达,包括语文表达和行为表达,是人融入外界的唯一途径。《毛诗序》中就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学会表达,就是要学会准确表达、有序表达、巧妙表达。

  1. 学会准确表达。

人人都渴望被人理解被人认可受人重视,这理解认可重视,都需要表达,若无表达,尤其是准确表达,就会出现辞不达意、言不尽意,别人无从了解也无法理解更谈不上认可和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具体的语境和语文实践中,在引导学生学会辨析词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语境义、感情色彩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准确选词用词的意识和习惯;在变换比较陈述、疑问、感叹的句式和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及理解其各自特点功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选用恰当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准确表情达意的意识和习惯。具备了这些意识和习惯,并在语文实践中不断模仿、反复揣摩、长期积累,就会形成准确表达的能力。

  1. 学会有序表达。

表达是否有序,主要体现在表达是否合乎思维逻辑上。要让表达有序,首先就得有主题

(或中心)意识,语文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应不断梳理强化学生表达的主题(或中心)意识,教会学生在表达前需要想清楚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主要意思是什么,做到主题(或中心)明确。同时还得培养学生表达前打腹稿的意识和习惯,围绕主题或中心,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梳理表达材料的先后详略主次,做到思路清晰,可使表达有条不紊、流畅自然。有了主题(或中心)意识、打腹稿的意识,并在听说读写的反复实践中,养成有序表达的习惯,形成有序表达的能力。

  1. 学会巧妙表达。

在准确、有序的基础上,还得学会巧妙表达。“话有三说巧者为妙”“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就是表达要巧妙。表达的真正含义就是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对方能接受的方式传达到对方的思想中去。表达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发泄情绪,这不属于最主要最常用的表达目的,也不是我们这里强调的所要学会的表达;另一种是沟通,也是最主要最常用的表达目的。沟通的真正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让双方思想观念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以求达到自己想要的反馈。也就是我们所要学会的真正表达。表达是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文为工具,以听者、读者为接收对象,将自己想要表述的内容,通过对方能接受的方式,传达到对方的心中,而不仅仅是将自己想说的话全部说完。从小学阶段起,一要培养学生礼貌用语的运用。礼貌包括礼貌行为、礼貌语言两方面的内容。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为有效沟通打好欢愉的环境基础。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净化语言环境,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这也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要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和习惯。表达本是为了有效沟通,就不能不关注对方的感受。这就需要站在对方能否理解能否接受的角度,思考用什么词句、用什么句式、用什么语气语调、如何表达等问题。正是由于太多的人只是为了说而说,并没有花心思去思考对方的感受,不注意表达方式方法效果,才导致了表达和沟通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三要在语文实践中积累巧妙表达的策略。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大量的表达实践,让学生在大量的“你说我听”“你写我读”“我们一起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等听说读写中,充分实践,比较借鉴,积累并掌握有效表达沟通的策略,使学生的表达越来越巧妙,沟通越来越有效。

学会准确、有序、巧妙表达,让学生打开心扉,走出封闭,在尽情尽意中融入他人融入社会,在融洽的人际中感受人情的温暖。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叶圣陶 教育文集[M]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3]汉斯·罗伯特·姚斯(德国)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的“先在状态”理论 [官网]

[4]维果斯基(前苏联) 最近发展区理论[官网]

[5] 霍华德·加德纳(美国) 多元智能的“个别差异”理论[官网]

   作者简介:何春荣,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宫河学区语文教师。教学与研究坚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格品质的培养。


60641bcb88499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