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教学观念守旧,教学模式落后,初中生情趣及感染力严重不足的现象。所以,就要求初中美术教师对兴趣教学法的内涵及其重要性进行深刻理解和掌握,并能够在美术教学中进行科学而合理地运用。学生只有具备学习兴趣才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才能够自我管束与发展,才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及学习质量。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美术;教学应用
美术教育不但可以培养美术人才,更重要的是学习美术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可以引起学生们的思考和创造能力。美术这一艺术行为,将绚丽多彩的颜色与高超的绘画技术相结合,将我们身边的事物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显示出来,这样不但引起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提高了审美能力,使想象创造力得到开发,由此提升了学生们的智力。所以,美术教师要适当的让教学方法得到改变,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
(一)美术教学方法不当,太过单一
教师们在给学生上美术课时,基本都是运用传统的授课方式。首先教师拿出一张提前画好的一副画,贴在黑板上,然后大致讲述一下画这副画的方法,再大概在黑板上演示一下,潦潦画几笔。剩下的就交给学生们,安排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画笔,染料以及画画本,让学生自己去画。但大多数学生没有受到过专门的画画训练,从心里就认定画不好,再加上呆板且没有活力的画画氛围,使得学生们感到非常枯燥,以至于提不起来学习美术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根本体现不出美术的艺术性,导致美术教学质量下降。
(二)学生学习美术意识不强
一般来讲,大多学习意识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向学生们传输的,学生们把这当做是正确的学习意识。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意识没有给学生正确认识美术学科的机会。传统的学习意识一般这样来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以及语数外才是重中之重的这类说法。因此学生们认为美术学习并不重要,只是一个让学生们放松的娱乐学科,学不学并不重要,没有必要投入进去太多的精力,形成了一个片面的认识。因此使大多数初中生没有正确认识到学习美术的意义,从而缺乏学习美术的意识。
(三)教学设施陈旧,缺乏美术专业人才
初中校领导对于美术这一课程并不重视,通常把用于购买美术设备的资金省下来去购买其他各类学科的材料,导致美术教师给同学们上课时,设施缺乏陈旧,无法正常使用进行上课。而当学生们上课时,看到陈旧且没有得到及时更新的设备,心生厌旧,对陈旧的设备不感兴趣,由此就会影响到学习美术这一课程的兴趣。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有的初中学校条件并不是很好,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并且设施落后,吸引不了美术专业人才的眼球,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因此学生会因为得不到美术专业人才的指导,使美术专业技能较差,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美术课程的兴趣。
二、初中美术学科兴趣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借助美术兴趣小组,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美术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提升学生欣赏美为目标的艺术类学科,与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美术的课程对于学生的视觉要求较高,需要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眼睛、头脑及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的教学时采用兴趣小组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并为学生进行内容的拓展,帮助小组成员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兴趣小组的划分,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工艺、书法等各个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组合。在进行素面课程中教学时。对于素描组的学生而言首先要理解明暗及表现方法,教师让小组中的成员进行合作来理解教学的知识。其中“投影”的内容学习,教师让小组中的成员借助手电筒、投影仪将光源投射在某一结构体上,产生了受光面与背光面,帮助学生理解光源的进行时受到结构体的阻隔,会在另一个结构体上产生投影。并让学生理解背光面称为阴,而投射在另一结构体上产生的投影称为影,即为物体的阴影。让学生在小组内后进行实验,进行投影的明暗变化,同时借助不同的结构面材质来感受。促使学生在写生练习中能有深刻的体会后能进行良好的创作,同时教师借助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进行相关作品的欣赏,并发表的自己的看法,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激发创作的灵感。在不同的小组中实现小组内部文化的共享与提升,促使优秀的观点、良好的艺术创作通过有效的交流来发扬光大,借助小组的模式促使学生多方面共同开发和能力培养,一举两得。
(二)发挥学生榜样作用
对于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美术有着极高的兴趣,有着良好的艺术追求。由于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差异,学生的绘画风格及绘画技能各不相同,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正视学生的这些差异,审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并结合学生的天赋、爱好及特长等,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不同形式的绘画活动,使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氛围中进行高效的学习。例如:在兴趣小组中,教师鼓励一些有专长的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作品获奖作品在小组中作为泛画,让其他的学生进行观摩欣赏,并讲解绘画创作的思路,颜色的采用,临摹的技巧等与他人分享,为其他兴趣小组的学生树立榜样,并以此来带动兴趣小组的其他学生的学习,并给予指导和提高。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兴趣小组的其他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听取他们的想法及建议,促使他们高效的吸收与掌握特长生的绘画技能。采用这种形式对兴趣小组的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范围的提升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开展多样化综合实践活动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初中阶段的美术课堂,如果仅仅局限于教室,显然是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美术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需要将学生带到更加艺术的环境之中,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中的讲解以及一些作品的展示而已。初中阶段的美术课堂,应该是切实深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亲身的感受,手指的触碰,以及对于作品的第一视觉冲击,都是学生在教室内不能得到的感受,教师应该开展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以面对面的方式去直面艺术作品所散发的魅力,去感悟和思考艺术的创作与产生。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让高中阶段的美术理解能力有一个质的飞升,从而让高中阶段的学生拥有更加扎实的美术鉴赏能力,以及对于艺术的感知能力,同时迎合了我国的核心素养发展的思想观念。
例如,在符合实际,以及当地情况允许的条件下,美术教师可以定期的带领学生去当地的美术馆欣赏画展,或者是书法馆欣赏书法,雕塑馆欣赏雕塑作品,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去我国非遗文化馆,欣赏我国的非遗艺术品,如,剪纸,陶瓷,舞狮等等,使学生能够在直观面对这些艺术品时,迅速的对自身美术理解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除此之外,高中美术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到这些艺术的创作之中,如,带领学生参与传统的剪纸艺术,学生在观赏和亲自制作我国的传统剪纸艺术品形成时,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对于美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对于美的鉴赏也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教师带领学生去参观美术馆的画展时,学生在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时,教师可以对作品进行一定的讲解与引导,让学生对于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从而去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三、总结
通过实例验证和教学理论发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通过采用兴趣教学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对学生也会产生德育教育的作用。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美术学科对于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贯穿兴趣教学法的要求,培养出智慧型和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柴倩倩.论美术学习中兴趣因素的激发[J].艺术评鉴,2019(10):136-137.
[2]袁峰.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04):150-151.
[3]王晓露.浅谈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