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识别脑卒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3
/ 1

如何早期识别脑卒中

刘端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四川 成都 610000

目前,脑卒中已经超过心血管疾病成为导致我国公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所有脑卒中的69.6%-77.8%。缺血性脑卒中产生破坏性病灶,具有高致残性,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目前,已有的医疗技术可以早期开通堵塞的血管,抢救缺血半暗带,尽可能减轻严重后遗症的发生,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静脉溶栓治疗需要在发病6个小时内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术最迟距离患者最后正常时间也不能超过24小时。且治疗时间越早,血管再通越快,治疗效果越好,并发症也越少,患者留下后遗症的几率便越小。这就要求接诊医师及公众早期识别脑卒中,及时就诊才能早期救治。但在现实生活中,院前延迟是脑卒中治疗存在的最大难题,医师和公众能快速识别脑卒中是减少院前延迟的重要因素,是面对脑卒中突发时立即启动急救系统的前提。因此通过脑卒中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水平是当务之急。

脑卒中的高危人群

了解脑卒中的高危人群,提高对高危人群发生脑卒中的警惕性至关重要。同时让患者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也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我国有约3.25亿高血压患者,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均较低。控制血压不但可以减少脑卒中发生率,对于减少脑卒中再发效果也很显著。研究显示收缩压降低越多,脑卒中再发风险越小。高血压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及口服降压药物得到控制。改善生活方式如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重、不吸烟、不饮酒、增加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与保持良好睡眠均对控制血压有益。定期监测血压,坚持降压治疗,每1-3月门诊随访一次了解血压控制情况。

脂代谢异常,特别是胆固醇水平高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复发及死亡风险。如胆固醇水平过高,建议首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控制体重、吃动平衡、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如已经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有颅内血管狭窄,可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胆固醇水平。研究显示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安全有效的,口服药物期间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及肝功。

糖代谢异常及糖尿病人群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60-7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糖尿病也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于糖代谢异常及糖尿病人群建议通过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降低卒中发生率。对于糖尿病患者,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

吸烟也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吸烟以及被动吸烟均是脑卒中明确的危险因素。建议吸烟者戒烟及避免被动吸烟是减少脑卒中发生的有效手段。

近年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夜间打鼾、呼吸暂停及白天嗜睡,治疗方法首选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特别是青年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营养因素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如缺乏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遗传因素及药物因素也会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如口服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避孕药等都可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

除此之外,颅内外血管狭窄、动脉夹层、心房颤动、特殊病原体感染都是脑卒中的病因,有这些疾病病史的人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人群,一但出现相关症状需立即就诊。

卒中快速识别方法

1999年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卒中识别法“FAST””,它由所包含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组合而来,分别为面部(Face)、上肢(Arm)、语言(Speech)、时间(Time)。F代表面部,要求患者露齿微笑,判断是否存在面瘫和口角歪斜。A代表肢体,让患者双手并举,判断是否有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S代表言语,让患者说句话,用以判断言语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有吐词不清、表达异常。T代表时间,患者如出现上诉的一种症状或者全部,患者本人及家属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017年我国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赵静主任提出了“中风120”快速识别中风法,用于院前早期识别脑卒中。1代表看1张脸,观察患者面部是否对侧,口角是否歪斜。2代表两只胳膊,让患者平行举起两只胳膊,判断是否有单侧胳膊无力。0代表聆听,听患者语言,是否有言语不清,表达困难,如有上诉症状立即拨打120。

临床上,前循环梗死一般会出现面舌瘫、失语、偏身无力、偏身感觉障碍、单眼黑曚和(或)偏盲。后循环脑梗死一般会有5D症状,即头昏头晕(Dizziness)、嗜睡(Drowsines)、复视(Diplopia)、构音障碍(Dysphasia)、共济失调(Dystaxia)。接诊医师发现患者有这些症状,一定要想到患者有脑卒中的可能,尽快处理。

时间就是大脑!脑卒中治疗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