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区梅林中学
摘要:对学生来说,高中音乐创作模块,是培养他们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园地,是使其进一步获得音乐基础知识和学习音乐基本理论的课程;对教师来说,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音乐教学新领域。
关键词:高中音乐 创作模块 实施要点 课例评析
高中创作模块,既有别于九年义务阶段的“创造”,又不能等同于专业理论作曲课。作为高中音乐教师,正确认识和理解创作模块设置的相关问题,是新课改所赋予教师的首要责任。
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创作”模块的内容标准
学习音乐材料组织与发展的基本形式及声乐作品中的词曲结合关系,初步掌握音乐作品结构的一般常识及基本的作曲手法,参与以歌曲创作为主的创作实践。学习音乐创作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遵循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进行创作学习,并能用简谱或五线谱较准确地记彔作品。尝试为歌词谱曲、为旋律配置简易伴奏,或利用各种不同的音源材料,进行某一主题的命题创作。在电脑上尝试运用数字音序和数字音频软件进行简单的音乐编辑和创作。鼓励学生在当地进行采风活动,采集优秀的民间音乐作为创作和改编的素材。
二、“创作”模块的实施要点
1.课程定位要合理
《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标》对“创造”的定义是:“不受规律或者法则约束的各种即兴创造”,“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它是在音乐综合课中的一项活动,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享受音乐创造的乐趣,用声音元素自由表达形象思维的能力。高中阶段的音乐创作是在此基础上的提高,会有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学习音乐创作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教学目的。在内容上“利用各种不同的音源材料,进行某一主题的命题创作”,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即兴创造”虽属同类型的要求,但却存在着较大差异。义务教育阶段的“即兴创造”是基础,带有行动的自发性、随意性;高中阶段的“命题创作”是提高,更具有行动的自觉性和创造的目的性。两者相比较,前者感性化的成分比较多,而后者则更凸显理性化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更为严密的思维及合乎逻辑的目的。同样,在音乐记谱上,《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等。在音乐创作上,提倡立足于“能够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创作八小节左右的短曲”的尝试性要求。而高中的音乐创作,《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则确定了比较系统并相对专业的学习范围,提出了“能用简谱或五线谱较准确地记录作品”,“参与以歌曲写作为重点的创作活动”等较高的要求。对音乐创作,一般人都会感到高不可攀,甚至望而却步。教师必须首先要消除学生的这种顾虑,学习创作不是为了培养作曲家,而是让学生感到创作的初始,就是一种音符组合、节奏变换的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任意组合变换,先跨出创作的第一步。
2.以歌曲创作为主,掌握歌曲创作的一般技能和方法
首先,从学写歌曲主题入手,联系学生身边的学习生活、情感生活和校园生活实际,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为教学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为突破口,鼓励学生大胆地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一句、两句,一段体、二段体,从小结构、短篇幅开始,慢慢找到创作的感觉。实际上,歌曲创作就是要在“想写、敢写、多写、勤写”的过程中逐步锻炼提高的。
同时,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歌曲创作知识和技能,如:①基本的读谱知识,如音阶、调式、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和声等;②音乐主题的写作方法及旋律的发展手法,如重复、变化重复、模进、变奏、对比并置、终止结构等;③歌曲写作的基本知识,如词曲结合关系、主题段落的一般结构、音区与人的音域、高潮的处理等;④歌曲和小型乐曲常见的结构形式,如乐段、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规模较小的变奏与回旋曲式等;⑤歌曲伴奏的配置:简易的和声知识、常见的伴奏形式、伴奏织体的选择、乐器的运用等。同时,加强歌曲创作的基本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把握好创作步骤。情绪酝酿:朗读歌词,体会情绪,构思旋律,可采用情绪提示,节奏模仿、填空,旋律接龙、填空补缺等;实际创作:根据对歌词的理解,运用模唱或模奏记下自己的内心感受(乐谱),创作出主题旋律;演示作品:展示、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对作品的评价能力。
3.运用电脑创作音乐
“运用数字音序和数字音频软件进行简单地音乐编辑和创作”是课标的要求,也是学习音乐创作的必要途径。高中生的电脑兴趣、爱好及技术基础是创作课教学的有利资源,音乐作曲软件的便捷性、智能性及趣味性的特点将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游戏感和探究欲。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玩电脑”中学知识、在“做游戏”中学创作。较简便的软件有作曲家莫顿、萨博尼克编写的“音乐制作”,该软件非常适合初学者使用。其他还有“乐多创”软件、“TT作曲家”软件、“Encore”软件等。
“创作”模块教学课例评析
我们以用“TT作曲家“”为歌曲编配音乐——广州市第47中学设计
1.教学内容
(1)掌握简谱音符的输入。(2)了解和声的输入。(3)为歌曲的伴奏选择合适的伴奏风格。
2.课例评析
电脑音乐创作课在美国的小学高年级中就已经开设,过去我国这一课题在普通学校常规音乐教学中还很少涉及。高中新课程“创作”(花城出版社)第五单元安排了有关电脑音乐创作的课程内容。此教案有以下特点:
第一,这堂课从课文中最容易掌握的关键的四个环节(音符输入、音色的改变、和声输入、风格选择)入手,简化了学习过程,使之直截了当,学了就可以直接操作和实践。在教学中能结合当前手机普及和人们喜欢和弦铃声这种生活中的现象,这样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兴趣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创作的欲望,并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完成这一过程。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信心,为今后上好创作课打下了基础。
第二,“用TT作曲家为歌曲配音乐”这一课的内容比较翔实,如果完全照本宣科,按照教材一步步地做完整个过程,需要多个课时,这样就不能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高中音乐教材“创作”的学习,所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提炼和简化是有必要的。此外,由于音乐创作教学带有强烈的实践性,这堂课采用边学边实践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脑音乐制作起到了较好的作用,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基本都可以在“TT作曲家”软件上进行基本操作。边学边实践正是"创作"这门课特有教学方式。
由于边学边实践是“创作”这门课特有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主张高中的音乐“创作”课以2学时为好,如果每次课时为1个学时,会使教学变得断断续续。每次课为2个学时,能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得到理解,并能听到自己创作的初步成果,这样就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信心。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回过头来做“创作”各章节的深入和细化的教学。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不会觉得枯燥。当然老师在课前的备课是很重要的,要从减少学生负担的角度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如在电脑音乐的学习中,老师必须事先设计好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模块和音乐文件。教学环节的设计也是很重要的,这些环节应当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恰如其分地把学习内容容纳进去。
此外,这堂课还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灵活使用教材的提示,即不一定要学完“创作”所有内容后才能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学习,可根据各地区生源的状况,选择性地学习“创作”课程的各章节,最主要的是,通过学习“创作”这门课,启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并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对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 李晓君.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0)
[2]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 肖建华. 内蒙古教育. 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