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上屋小学, 广东 深圳 518108
一、别把“船长”仅仅当个“船长”。
“船长”是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主人公。法国大作家雨果晚年听人讲了一个海难事件,被其感动,于是写下《“诺曼底号”遇难记》,塑造了一位海难事件的主人公“哈尔威船长”。“哈尔威船长”成为了一个典型: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典型。若干年过去了,“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活”了下来,深深的印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甚至走进了小学语文教材,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蒙昧孩童。有些遗憾的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老师们却把这篇课文简单化、浅薄化了,没能去挖掘其时代意义和永恒的价值。
把《“诺曼底号”遇难记》简单化、浅薄化的原因,首先是受单元的要求的影响。诚然,课文的教学要体现单元的要求,但不能拘泥于单元要求,局限于单元的要求。就《“诺曼底号”遇难记》所在单元的要求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很显然,编者把这篇文章仅仅看成一个例子,只把这篇内涵丰富的课文,用来作为从语言动作中感受人物品质的一个例子。本文课后有两个练习继续强化了这种仅仅作为例子的作用。一是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很显然,这个课后练习是让学生理解人物语言对塑造人物品质的意义的;另一个练习是“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这个练习是在训练学生通过人物动作体会人物形象。不论是单元要求还是课后的练习,都在强调,这篇课文仅仅是用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品质的例子。这显然是不够的。这仅仅强调了语言作为工具性的一面。我们仅仅用了这篇课文来教学生语言技术层面的东西——语言动作等表现人物的情感,体现人物的品质。语言的人文性方面却被弱化了。我们以为这也是部编版教材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尤其是三四年级段,强调语文学习的技术,弱化了语文思想内容等人文性方面的要求。
课后练习也好,单元要求也好,还是课程标准也好,我们应该把它当作一个基本的要求,最起码达到的目标,而不是最高的目标。从对象方面言,是对绝大多数学生普遍的要求和一般的要求。从单元里的课文来讲,是对本单元里每一篇课文的共同的要求。哪篇课文都要落实这个要求。纵观小学阶段的课文,不仅仅是《“诺曼底号”遇难记》有这样的要求,很多文章都有这样的要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要求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经典的《穷人》《凡卡》都是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去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说任何写人的文章,想要绕开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去品评人物,都是做不到的。但任何写人文章,我们只停留在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去理解文章显然也是不够的。从选文来讲,能够体现单元要求的文章,能够落实单元训练目标的例子多了去了,为什么偏要选这么伟大的作家的作品呢?这应该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由灾难走向永恒的“船长”。
《“诺曼底号”遇难记》创作于雨果晚年,前文提及是雨果听到一个海难故事后创作的作品。也有翻译为《船长》的。惠特曼也有一首诗歌叫《啊船长,我的船长!》是为悼念林肯总统而写的诗歌。“船长”在这里是一个象征的意象,不可能单单仅只指船长。因为,任何作家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作家的寄托。像托尔斯泰的《穷人》,只是在介绍渔夫一家的勤劳善良吗?不是的,是借穷人表达对地主阶级的失望,对穷人阶层的看好。体现托尔斯泰把拯救俄罗斯的希望,从地主阶层转移到了穷人阶层。《穷人》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的体现。同理,《“诺曼底号”遇难记》中雨果就仅仅塑造了一次海难中恪尽职守的船长吗?就没有别的寄托吗?我们仅拿这篇课文让学生去理解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吗?显然是不够的。
文章是作家理想的寄托。学习文章,我们只停留在这个故事本身,那就是王荣生先生所批评的,只关注了文本所描述的事实。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委婉含蓄地表达。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呢?你怎样知道作者想委婉含蓄表达什么呢?怎么引领学生去理解作者委婉含蓄的表达内容呢?——知人论世。
所谓知人,是了解作家各方面的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所谓论世,是指要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状况。
首先,布置学生预习,提前了解人和世。像“船长”一文,我们可以提前安排学生通过预习查阅了解浪漫主义文学,雨果生平,法国大革命等。让学生对时代,对作家有具体的了解。为领会哈尔威船长从“灾难时的船长”上升到“时代的船长”做铺垫。
雨果生活的时代世界比较动荡,文学处于浪漫主义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速度效率财富,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人们内心对这个失去了原有秩序的社会,怀有恐惧,尤其雨果生活的法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革命。战争造成的破坏,革命失败后的流血屠杀,雨果亲身感受到了。时代在雨果心中,在雨果那一代人的心中,不就是一艘遇到灾难在大海中飘摇的航船吗?这个时代的雨果和其他人一样,多么需要一位英雄。这个英雄的一个号召,一个动作就可以制止灾难,拯救民众。就将建立一个和平安宁的秩序。这个人就是“时代的英雄”—一一个老作家心中的期待。
语文教材中像这样的文章很多,这样的文章我们都有必要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把学生引领到一个更高的鉴赏的层面。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单元要求和课程标准的训练技术的层面。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芙蓉楼送辛渐》,我们都知道王昌龄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朋友冰清玉洁的真挚感情。“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试问洛阳亲友问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知人论世”了。王昌龄一生三次被贬,你是他的好朋友,你担不担心他受不受得住这个打击?于是你肯定想问。事态往往炎凉,得势时亲朋趋之若鹜,失势时亲朋避之不及,你是他真挚的朋友,关不关心他,此时你想不想问?王昌龄中年丧妻,失去人生的伴侣,作为朋友,你担不担心,想不想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王昌龄又该作何回答呢?所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这“寒”这“孤”不去“知人”,不去“论世”光是停留在从环境的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这怎么够呢?
一个作品,反映了一段时间一部分人的情绪情感,它就会在这部分人中流行起来。当它反映的是人类永恒的情绪情感,或者说是体现人类的本质的时候,这样的作品就成为了永恒,永远的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诺曼底号”遇难记》经历了一两百年的时间,还在感染着人们,“船长”还活在人们的心中。因为“船长”体现的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类永恒的要求。因此,“船长”不仅仅是灾难时的船长,也是雨果生活的时代的所需要的“船长”,更是人类永恒的“船长”。我们永远都需要这样的“船长”。
怎么从“时代的船长”上升到“永恒的船长”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这一课,正值疫情期间,人们犹如甲板上的民众,尖叫、绝望、恐怖,无所适从。恰好时代有许多“船长”——有许多抗击病毒建立新秩序的“船长”。他们就是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钟南山、李兰娟等。他们也是各级各地的政府职员们。他们犹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时的“船长”一般,关键时刻坚守岗位,恪尽职守,指挥若定,建立起新的秩序。这种“船长”精神,我们永远需要。我们也希望通过《“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的学习,在几十个孩童中能培养出几个“船长”来。
许多文章,我们都要做如此解。如果我们坚持做如此解,我们相信,经过一个小学阶段的涵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