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湖南省 长沙市 410205
摘要:高校体育课程无疑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高校思政德育开展的平台。高校体育课程的具体目标包括5个方面: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以及运动技能。以高校体育课程为依托,将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教学有机融合,这对于5个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根据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高校体育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意义,探讨二者融合的具体实践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视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引言:从2014年开始,德育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项目之一,探索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改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还提出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各项课程 “同向同行”,并“形成协同效应”[1]。所谓“课程思政”指的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创新型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目标,就是构建起思想政治课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重点在于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与各类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推动育人成效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全方位、全程育人的教育改革。
一、融合高校体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要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首先应该注重高校体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在进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过程中,如果能够巧妙运用体育赛事之类关注度较高的体育事件,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和载体,对于高校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的提升都有所助益。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注重挖掘体育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契机,再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一种相对活泼、生动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寓教于乐为主题的体育课程教学和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等,都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高校体育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寻找适当的机会采用榜样激励或评比的方式。高校体育教师还应该做到及时总结学生需求,勇于创新教学方式,持续对活动形式进行优化,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在体育课堂上的的实效性以及时效性。
举例而言,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行业的“女排精神”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女排精神”中所具有的思政教育作用,充分体现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的具体过程。体育教师在进行排球技术动作讲解的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女排曾取得的成就,以及获得“五连冠”的具体过程,向学生介绍女排队员们是如何在比赛和训练中战胜一切困难,讲解这个过程中体现出的拼搏、进取精神。学生们受到“女排精神”的感召,就可以在自身遇到困难时,与女排队员的精神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对比,进而在品德、态度以及作风、等方面以女排精神为标杆,规范自身[2]。
二、融合个性化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要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还应该注重个性化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要有效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功能,首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体育教学,尤其是要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和综合分析。在体育课程的各个具体教学环节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身心发展情况相契合,这样才能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体育课堂上的实效性。
在带领学生练习同一个技术动作时,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合具体学生的多样化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必定各有差别。举例而言,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课程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按照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划分几个小组进行所学技术动作的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布置的动作练习任务,并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观察动作并纠正,思考、讨论动作要领,沟通、交流对技术动作的认知。这种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融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与思政榜样教育作用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要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还应该注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与思政榜样教育作用的融合。体育教师作为教学实践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其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对于学生无疑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稳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结合,就必须要对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的思想政治水平建设进行加强和提升。
一方面,体育教师应该在自身对政治信仰的了解和相信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师要对国家体育行业的相关问题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储备,并坚持正确的政治信仰。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在课堂上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地“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3]。 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还应该发挥标杆作用,自身要成为有高度、有人格且有思想的人,以身作则、严以律己。此外,教师应该做到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体育专业水平和体育专业理论知识积累,努力学习一切课程思政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在高校体育课堂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做到言行举止的得体,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中寻找足以成为榜样的范例,提升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和团结合作能力。
四、融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与多媒体技术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要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还应该注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新媒体技术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融合,对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以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和帮助下,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体育课堂上的思政教育,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交互优势,推动体育课堂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推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高效建设,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师为关键,实现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以及资源引领“三位一体”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目标,让思想政治价值引领高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让新媒体平台成为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
高校体育教学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应该与多媒体技术融合,实现“思政教育+多媒体”的新型教育模式,实现思政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实现线下线上有机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举例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以VR技术为基础的软件,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观看或实际参与体育赛事或体育竞技活动,切实感受体育竞技精神和体育品德。另外,还可以通过公开课的形式直播一些精彩体育赛事,或者重播一些经典体育赛事,通过新媒体平台宣传、创作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短视频或微课堂,实现新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合理、科学地与高校体育教学实践过程有机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体育知识学习以及体育技能学习三者的有机融合,实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三者之间的同行发展,这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未来方向。因此,高校教育应积极探索在高校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合渗透的实践策略,以保障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能够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王耀东.杨卓.论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思政[J].高教学刊,2020(32):85-88.
[2]郭秀清.课程思政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融合与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9(21):76-77.
[3]李文芳.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22):151-153.
作者简介:谢丽娜. 1981.5;女;汉;湖南长沙;硕士;讲师.
基金项目:2020年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