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综合品质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2

小学数学思维综合品质的培养

袁大勇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城关镇实验小学,湖北 十堰 442200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数学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由此看来,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综合品质的培养在小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接下来,让我们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小学数学思维综合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维 综合品质 素质教育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而小学数学思维则是学生感知数学世界的所在,打开小学数学世界大门,理解小学数学乐趣的垫脚石。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小学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创新思维,既能提高其理论认知,又能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一、学生存在的思维品质问题

1.学生的思维品质存在其差异

不同学生由于其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环境不同,进而导致他们的思维发展大不相同。由于学生见的思维差异,让他们在面对数学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不能够深入挖掘问题中的深奥含义和深层信息,也不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了解到的文本内容应用出去。例如:在我所教授小学数学课程的班级就有类似情况,学生在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有的学生很快能把握住深层的隐藏的有效信息,而另一些学生则只能看到表面现象,他们在课堂上所理解吸收的知识,在课后作业或者课后活动以及处理其他一些数学问题时则不能贯通起来。

2.学生数学存在定式现象

小学数学的问题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较为灵活,而对于现今小学生来说,他们所具备的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例如: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学生很容易出现思维定式的现象,他们大多数喜欢“搬出”自己以前使用的方法,而不能对如今新的问题采取灵活的解决措施。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学思维的发散,小学数学思维综合品质的培养,也将会成为小学数学学习中的绊脚石。

3.学生数学思维过于浅显

小学数学所涉及到的数学原理以及文本概念是十分广泛的,对于学生来说,很大一部分人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却不能真正理解到其中的内涵,把握住深层的信息。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了学生在处理小学数学问题时只能徘徊于问题表象,却无法转换为自身的理解,进一步导致数学理论知识和文本概念的深奥莫测,不利于学生对其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例如:在小学数学二年级课本上的一道有关“鸡兔同笼”的探究题:有若干只鸡和兔在同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三十五个头;从下面数,有九十四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解题方法:先假设它们全是鸡,根据鸡兔的总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下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看差多少,每差2只脚就说明有1只兔,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兔。而学生如果不能抓到问题的本质,就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继而导致了他们学习到的自身知识也就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综合品质

1.“趣”之激活学生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求知的内在动力,教师应在每一堂课上课前进行备课,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与吸收数学文本知识,继而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如:小学一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数学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方法值得借鉴:“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等,此外小学数学老师还可以举办专项讲座,综合竞赛等使学生乐于思,勤于思,自主于思。

2.“动”之启动思维

小学数学思维的创新性,即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思维起点高;二是思维过程简捷;三是迁移能力强。而小学生的思维则需要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必须先让学生“动”起来。

教学中,以“动”促思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的手、眼、口、脑协同参与学习,通过具体的操作,在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充分凸现学生思维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小学数学一年级课本中的移动火柴棍练习是用12根小棒组成的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请你移动3根小棒,使原图形变成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想一想,应怎样移?这类问题,学生就可以自己准备粉笔,树枝,铅笔等“火柴”工具,进行自我排列,在他们动手寻找解决方法的同时,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其灵活的思维能力。

3.“辨”之激发学生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辨既有共性又有其个性的题目,是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综合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让学生分辨这类问题,有利于调动他们的思维批判性。如: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思考题经典题型“有何相同点”,“有何不同点”,“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不同意见或看法等”就会体现学生是否能够调动其思维批判性来想出相应解决方法。

4.“散”之培养学生思维

学生的自助创造性是小学数学教学进展中的一项有利推动因素,而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则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突破点,要求学生善于从新的角度理解文本知识,善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思维的创造性是在平时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这种思维的创造性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

例如: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就有这样一道题目,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X=10。

X+( )=91 X-( )=8.9

( )X=5.1 ( )÷X=63

这种题目的出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还可以让他们在原有的知识上进行思维创新,也希望日后小学数学老师们可以多多借鉴。

结语

小学数学思维综合品质,培养其自主创造能力,更要把握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集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的“引言”中我们不难发现,笔者通常采用质疑、联想、求异、逆向、发散等训练方法。尤其是在发散思维训练更有利于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综合思维品质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够采用“多变”“多解”练习,使学生能够打破思维定势,善于从新的角度运用原有的知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总而言之,老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给学生最大的空间,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李冬胜.数学思维方法[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2]刘咏梅.数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知行之家.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学术期刊网,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