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第四小学 浙江 温州 325400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新时期背景下,教师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而小学是学生求学生涯之中最为关键的时期,这段时期深刻影响着学生对于三观的树立和观察世界的角度。而小学语文学科对于学生有关人格三观以及意识品质的塑造产生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针对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中关于核心素养渗透的问题进行不同方向上的探索,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师以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产生影响。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
引言:
语文教育在小学教学的大队伍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言交流能力,还能够结合其他学科产生化学反应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而针对刚刚完成幼年教育的小学学生来说,陌生的学习环境和新鲜的学习氛围都需要语文这个学生最熟悉的学科进行引导和适应。近年来,对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讨论日益增多,专家和学者关于语文教学之中的更多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关于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关系问题也在逐渐讨论中被不断重新理解,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下,关于渗透核心素养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引导角色。
一、小学语文的教学探究现状
由于教师受到长期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以及出于对于学生负责关系的情感因素,导致教师经常会在教学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回归到课堂主导者的地位,对于学生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指导,这样不仅让学生刚刚建立起来的一些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抑制,还会让学生对于教师的主导行为产生学习依赖,从而彻底丧失了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同时传统僵化的课堂气氛也不利用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自由影响,这对于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还有一些教师虽然将核心素养的概念与自身的教学课堂进行了结合,但是却没有完全将课堂放心交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间进行小组互动的方式进行小型课堂的互动模式,虽然表面上将决定权交给了学生自己,但是实际上还是由教师统一进行调配和安排,从而将核心素养概念的贯彻只流于形式和表面,并不能够激发起学生的真正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质量优化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应用创新途径
(一)跨学科融合
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跨越不同的学科,通过广泛汲取不同学科的优势和特长进行综合性学习提升的过程。语文作为一门传统的语言类学科,具有一定的审美性,所以更适合跟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相关学科一起进行综合性学习。在学习感受艺术氛围和修养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端正自身的三观和意志品质的建立,从而引导学生走上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路线。
例如在进行《海上日出》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艺术画作的欣赏,让学生对于海上日出这一美丽的盛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感受,让学生能够带着直观的感受再去阅读作者的文字,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表达景象,更能让学生还有余力去感受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1] 最后教师可以播放具有相同情况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之中继续感受精神实质,从而让学生在眼睛,头脑,耳朵三个维度上对于这篇文章进行由浅入深的学习和掌握,同时根据综合性学习,在涉猎音乐和美术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陶冶了情操,完善了自身艺术修养和对于美好的事物的积极追求的态度,从而完成了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任务。
(二)结合生活实际
世事洞明皆学问,问题从生活中,自然也应该回到生活中去。教师应当通过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多多结合生活中发生的类似事件,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具体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进行深度的理解,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2]
例如在进行《爬山虎的脚》这一章节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来到有爬墙虎的建筑附近,让学生们自己寻找爬墙虎的脚。在实际生活经历的推动下,帮助学生完成对于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勇于走出课堂脱离抽象的课本知识,而投入实际生活的探索之中这样的核心素养精神。
(三)以学生作为主体
教师应当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教室的引导下不断完成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形式更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于核心素质的教育培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学科是学生教育生涯中最为重要的启蒙基础学科,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进行核心素养的渗透性教学,帮助学生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的综合性教学,从而在不同方面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为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涯和未来的工作生活都能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教师也能够积极响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新要求,为培养社会迫切需求的全面素质型人才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夏少芸.基于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
[2]杨卫勤.浅谈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综合性学习研究[J].读与写(教师),2019(7):0038-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