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名著阅读教学策略——以《三国演义》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中国古典名著阅读教学策略——以《三国演义》为例

李正正

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 250000

悠悠中华,流传下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中国的古典名著,犹如璀璨的星河,在中国文学史上,散发迷人的光芒。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科书就编排了古典名著单元,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古典名著阅读值得老师们深入思考。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本班学情,以《三国演义》为例,对中国古典名著阅读教学策略进行阐述。

  1. 反复品读

对于大部头的《三国演义》,高年级的不少同学也仍旧有阅读难度,加之半文半白的独特语言风格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不少同学对于阅读这样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还是有些畏难情绪的。对此,我们采用“反复品读”的办法。首先,阅读进度不可图快,可将大目标化小,每天品读一回,力求找到本回中的主要人物,理清本回中的主要故事情节。在这个过程当中,起初的反复品读需要老师对每回内容更多地进行讲解,渐渐地,随着阅读章回的增加,同学们逐渐理解了一些常用词句的意思、认识了更多的人物,也就逐渐理清了故事中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读起来就相对顺畅了。

反复品读不只帮助同学们理解了故事情节,更在反复阅读、前后联系中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对历史进程的深刻研读。班里的女生常说:起初泛读《三国演义》,就觉得里面多是些打打杀杀的情节,总也提不起兴趣,但是在每天的精读细品之后,却发现这“打打杀杀”背后却都藏着我们忽略的奇谋妙计、聪慧才智。枯燥厌烦的感觉变得无影无踪,渐渐地都变成了喜欢。


2.以写促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在阅读《三国演义》时,我们也同时坚持写作,首先就是读书笔记。配合每天的精读细品,我们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记录下来,或为章节的主要内容,或为对关键人物的性格分析,或为对书中描写的分析,同时,记录下自己当天的读书感受。一学期以来,师生共同阅读《三国演义》120回,同时,做读书笔记120次,坚持下来收获颇丰,且颇有成就感。

通过写读书笔记,同学们都对故事有了深一层的理解。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三国中的人物形象,我还指导学生写了许多与《三国演义》相关的有趣的小文章。其中《三国里面选同桌》最受欢迎。题目一出,同学们顿时就来了兴趣:有的发挥想象,让赵云带自己从书中穿越回三国战场金戈铁马;有的邀诸葛亮同坐,虚心求教学习之法;有的慷慨陈词,从样貌风度到才干人际多方面阐释了同桌周瑜的卓越形象,一反课本中对其小气的描绘。更有甚者要邀来左慈,学点神仙之术为同学的课余时光增添乐趣,同时还想顺便学个长生不老之法……一篇小文,大家所选之人大不相同,不但理解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还大大提高了阅读兴趣。类似的文章我们还写过《三国君主传》《武将之争》《谋士之争》等,皆以文章写作促进了对经典的理解体悟。

随着阅读的深入,同学们不再局限在读书笔记和小文章上了,有同学尝试创作三国拍手歌,自此掀起班级创作热潮,有的同学以时间为线进行创作,有的同学以人物为线进行写作,也有同学在阅读中逐渐喜欢上了古典文学的语言风格,以原创诗歌的方式,对经典中的人物抒发自己的情感。以读促写不但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还在玩乐中加深了对名著的理解,让读书更加深入了。


三国拍手歌 赞夏侯惇

你拍一,我拍一,桃园结拜要起义, 开疆展土夏侯惇,枪戟丛中敌万军。

你拍二,我拍二,王允巧使美人计, 拔矢去眸枯一目,啖睛忿气唤双亲。

你拍三,我拍三,曹操野心再难掩, 忠心力把黎民救,雪恨平将逆贼吞。

你拍四,我拍四,关羽赴会忠义释, 孤月独明勘比伦,至今功迹照乾坤。

你拍五,我拍五,赵云单骑救后主,

你拍六,我拍六,赤壁之战名不朽,

你拍七,我拍七,孔明三把周瑜气,

你拍八,我拍八,空城弹琴退仲达,

你拍九,我拍九,天下一统是长久,

你拍十,我拍十,一部三国写传奇。


3.以讲促读

以讲促读也是阅读经典的一个好方法。起初以教师讲堂为引领,随着同学们的精读细品、深入阅读,我们开设了三国小讲堂、课前3分钟小演讲等,由同学们担任小讲师,为大家讲解三国故事、三国谋略、三国人物等。为了讲好一次课,同学们需要反复阅读原著并查阅资料,比如在讲“草船借箭”这一故事中,小讲师就对课本里“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这句话进行了深入讲解,把原著中有关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描绘摘录出来进行了演讲,将原著中周瑜嫉妒的表现阐述得淋漓尽致,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周瑜的心胸狭窄、阴险自负,同时联系前后几个大事件,不断展示诸葛亮的惊人才干,甚至“神化”。同时也是这场演讲,让班级同学一边倒地成了“拥亮派”,直呼诸葛亮无所不能,实乃神人。直到下一位小讲师登场,讲述《三国志》里记载:“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其将略,非其所长欤!”才让大家明白虽然诸葛亮政治才能很高,军事才能却不是很强,原来,也非“神人”!

在一次次小讲堂中,同学们将所读、所想、所感、所悟,化成流畅生动的语言讲述给彼此,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激发彼此快乐地投入阅读。更有小讲师语言风格独特,用接地气的语言、幽默的表达呈现出最精彩的故事,讲得不亦乐乎,同学们听得不亦乐乎,更读得不亦乐乎。

4.以演促读

以故事表演来促进阅读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对表演者来说,表演之前,通过反复阅读文本体会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来理解感知人物,表演中便更能与人物共生共情,加深了情感体悟。表演者将文中的人物语言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口语,甚至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创造性地增加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剧本的编写就是对原文的再读,对情节的演绎就是对原文的再悟。

白纸黑字在表演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对观看者来说这也是一种有趣又轻松的方式。以表演的形式,给大家呈现出一个个故事。在活跃的气氛中,理解人物、理解故事情节、推动同学们再读原文、创编原文剧本,深受同学们喜爱。


5.以论促读

俗话说“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阅读《三国演义》时,班里的同学们也有都自己独特的想法。同学们经常在班级里讨论三国人物,谈谈人物性格,聊聊人物作风,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意见,然而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往往让彼此争个面红耳赤,为此,我们结合平日里大家争执较多的热点话题,专门开展了“小小辩论会”。

在辩论会中,同学们终于可以公开合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了。如:诸葛亮和刘备谁是真英雄?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胜一筹?同学们能结合读书所得,阐述自己观点。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不得不再次返回书中拓展更多的资料来证明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收获更多。比如在诸葛亮和周瑜的争霸中,同学们都渐渐一边倒地支持了诸葛亮,为了力证周瑜不小气,“拥瑜派”的同学回家开始查找大量资料,搬出了《三国志》对周瑜的描绘,且依据“春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也打击到了对手——借东风的根本不是诸葛亮,是周瑜!战争胜利的根本在周瑜!终于,最终扭转了部分同学对诸葛亮的盲目崇拜,也转变了由课本汇总来的周瑜心胸狭窄的偏颇认识!

辩论让读书更深入,这难道不是“以论促读”吗?


6.以拓促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种种方法的帮助下,同学们读书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感兴趣了。在这种读书力的推动下,有才的同学们又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开发出了许多有意思的三国周边产品。比如三国人物形象卡、三国人物手办、三国人物脸谱、三国诗词书法集、三国原创棋牌游戏等,以各种拓展方式促进对《三国演义》的阅读,也通过各种拓展方式呈现阅读成果,不断激发新的阅读兴趣。


中国古典名著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探索学生喜欢的、适合学生学情的方法策略,定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精读细品中,挖掘中国古典名著中终身受用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