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陶庄小学
【摘要】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如果没有对课外阅读进行相应的监督和评价, 单纯地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 那么, 提倡和要求多读课外书最终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 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实施有效的课外阅读评价,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意志,又能帮助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效,了解学生的阅读取向,更有利于抓好课外阅读指导。
【关键词】阅读 评价 有效 课外
一、量化评价
1、时间标准。一切评价改革的基础, 均来源于一个关键因素: 时间。传统的课外阅读, 只读不评, 学生因而把课外阅读当成是“软任务”, 可读亦可不读。新的课外阅读观念是: 把评价纳入主动阅读的一部分,从布置阅读开始, 即进行阅读评价, 让学生自身也参与到评价中来。因此,对时间的掌控, 成为课外阅读的一个抓手, 一旦学生主动进行阅读, 便意味着赢得了课外阅读的空间。
2、读物标准。我们可以按不同的年级给学生推荐书目,对课外读物的规定, 可以帮助学生减少择书的时间,赢得充足的阅读时间, 更实惠的是有老师带他们导读,同学之间也方便交流。
我们可以要求每位学生从开学起,每天最少挤15分钟时间, 用于读自己选择的课外读物,并完成阅读表格。这样一来,既能督促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同时也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了评价。
二、形成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动态行为评价。是指给学生布置真实性的任务,通过收集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各种准确的数据,按照认知规律对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并以评价信息来指导新的教学过程。在语文课外阅读中注重阅读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既可以促进阅读活动的长期开展,也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课外阅读是一个过程.一则它是学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我们看不见;二则它是在课外,我们也无法有效地调控。因此,我们只有用适当的载体把它体现出来,才能在客观上留下真实的记录。
在实际活动中有许多方式来体现这种精神性的行为,比如“读书卡”。但如果想要系统而完整地保留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轨迹,我们可以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评价活动,如故事会、儿歌朗诵、朗读比赛、介绍一本好书等。通过这些活动来评价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和情感态度,让他们在活动中一展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更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逐渐步入更广大的知识殿堂。
第一阶段:小组内互相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小组中介绍自己看过的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读给同组的小朋友听,互相交换课外书等。这一阶段的评价活动,着重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达到提高阅读量的目标,扩大课外读物的选择范围。
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一些阅读摘抄,把在阅读中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句子、语段摘抄下来,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评价,让同组的同学说说自己摘录的词、句、段好在哪儿,可以用在什么样的习作中。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较大的信息量,阅读的范围得到扩展。
第二阶段:全班交流评价。各组选派代表介绍自己小组同学阅读的情况,可以谈谈自己课外阅读的收获、体会、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阶段的评价活动,着重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交流阅读方法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读懂一篇文章的:a、先看题目,从题目中初步了解文章要讲的是什么。b、通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查阅工具书。C、初步得到的印象——文章讲的是什么?听的同学可以从该阅读方法是否有效进行评价。
第三阶段:利用班里的“展板”展示学生的阅读记录。这一阶段的评价活动,着重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参观、交流、评比感受阅读的成效,从而改进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阅读记录。
做阅读书签也是一种学生喜欢的展示方式。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阅读心得以书签的形式展示出来,然后进行展示评价,从内容到形式,这是对学生阅读情况的一个综合考察,也是对学生阅读以后语文综合能力的检阅。展示以后,学生还可以互相评价,起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
第四阶段:组织综合性的阅读评价活动。提供给孩子充分展示的机会。如故事会,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故事讲一讲,评选“故事大王”。朗读比赛,介绍一本好书,评选“阅读之星”。激发学生古诗积累的积极性,评选“背诵大王”。
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对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使他们在和谐友好的评价活动中受益,提高了文化品位、审美情趣,锻炼了才能,形成了健康的个性。这一阶段的评价活动,着重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兴趣,喜欢读书,能够经常阅读。
三、主体多元化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通过问卷调查,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中,学生最为关注的就是教师评价。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阅读情况时一定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务必在充分了解学生阅读情况的基础上把握好分寸,因人而异。既要考虑客观事实,又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对于阅读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即使是阅读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也要带着“放大镜”找出其优点所在,帮助其树立信心,因为对他们来说,激励远比兴趣重要。那些阅读效果平平的学生,常常是被教师遗忘的群体,实际上,他们也需要教师的呵护。教师对他们的阅读评价要尽量实事求是,情真意切,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热情关注的目光,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阅读中去。对于那些课外阅读的佼佼者,教师不能一味地褒奖,而要带着“显微镜”去找缺点,找“软肋”,以避免“阅读高原现象”的出现。记得有一次班上一个平时很拖拉的女生完成了一张读书卡《当我老了》。
读书卡很简单,但是出自一个平时作业都不能完成的学生之手,这让我倍感意外,同时也非常惊喜。比如;肖宇同学的读书卡虽然用字不多,但是我从她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中却可以看出她是认真读了文章的,并且她读懂了,这对于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平时又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于是我抓住这一个难得的机会,在班级里特别郑重地对于她完成的这张读书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以此来激发她的阅读兴趣,提高她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互评在形成性评价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另外,家长的评价在监督其进行量化评价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阅读是一种演变的境界,拾级而上直达人类真理的殿堂;是一种想像的空间,自由驰骋而凝天地万端;是一片创新的园地,站巨人之肩而筑成功峰峦;是一隅交流的舞台,陶陶然而神交情映……相信孩子们能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评价,在评价中逐步成长。
参考书目:
1、《小学语文刊物》
2、、《教育学刊》(小学版)
3、《语文新圃》——《课外阅读的平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