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教育惩罚,不要惯坏了孩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4
/ 2

实施教育惩罚,不要惯坏了孩子

梁影菊

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雅瑶小学

[内容提要] 在当今这一代孩子中,许多由于娇生惯养,“惯”出了不少不良习惯。一次严厉的惩罚往往胜过多次苦口婆心的说教,能让其刻骨铭心,知错而后改。本文阐述了现在的家庭对孩子的娇惯,学校教育挫折教育的缺失,教育惩罚的必要性,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惩罚的原则、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 不要惯坏 激励机制 处罚机制 教育惩罚 原则 技巧

古语有有云:少年正则国家正。确实,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倘若他们能够正道成长,养成正气,那么,将来整个社会风气就能够正道起来,那么,对再后一代的影响将是无穷无尽的,良好的社会风气会一路的延续下去。可是,现在的孩子能谈得上“正”么?

在当今这一代孩子中,许多由于娇生惯养,“惯”出了不少不良习惯。说个简单的例子,在餐桌旁边,我国的孩子挑食、剩饭的现象就是非常普遍的。一些细枝末节的习惯,都是成为日后影响个人的形象并连带影响其他行为的祸根。好习惯是必须从小养成的,那样才会根深蒂固,伴随一生。但是,好多家长却还是更多地把目光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他们冀望高分数,他们追求高目标,其他的,可有可无。要知道,不存在良好的学习习惯,哪来优异的成绩?更加应该知道的是,即使得到好成绩,但是缺少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也必定影响孩子的发展!

古时候有孟木三迁,为的是“择邻处”。不过,“现代孟母”的搬迁,似乎更是显其“不凡”之处。据《燕赵都市报》报道,吉林一位母亲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长春、北京、杭州,四年时间,七次搬家,三座城市,用行动演绎了一个“现代孟母”的故事。这么不计成本的搬迁,将孩子的依赖,当作自己的责任,给孩子创造温室般的环境,予以精心呵护,用“陪读”的方式来隔绝社会对孩子的影响。这位母亲的出发点也许不可以说她错,但其行为是极不可取的。以“陪读”的方式将孩子与社会隔绝,那么,孩子长大以后呢?他终归是要进入社会的呀!自小被保护起来,让他在温室成长,叫他将来如何面对社会呢?既然我们无法改变社会,那么,我们不如干脆携孩子的手一起走向社会,勇敢地适应社会。

对学生实施教育惩罚的八项原则

1、教育目的原则。教育惩罚必须在注重教育惩罚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体现学校的教育职能。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老师对自己惩罚,是使自己懂得行为界限,明确是非观念,增强道德责任感。

2、尊重学生原则。不是只有赞赏才能给予学生自尊与自信,惩罚更需要尊重与信任,教师在实施教育惩罚时要小心地为学生着想,要顾及其承受力和尊严。

3、公正性原则。在实施教育惩罚时应做到公平公正处理,兼顾矛盾双方的感受,让其心服口服。

4、及时性原则。及时的惩罚能使学生的不安、内疚等体验更深,能使他们更清楚地看到错误造成的后果。

5、准确性原则。在对学生实施教育惩罚之前,要充分进行调查取证,摸清事实真相,不能有成见。同时还要依法办事,有据可依。

6、就事论事原则。惩罚应限制在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上,就事论事,不能因此而全面否定学生本人。

7、灵活性原则。教育时机的选择应以有效、有益的双重标准来衡量。时机恰当的教育惩罚具有教育价值,也能释放出教育价值,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它的教育价值。

8、渐进原则。对一般性违纪的处罚要循序渐进,比如学生旷课,达到了处分级别就要给予警告处分,不改正时再依次升级,渐渐地加压。不要欲擒故纵,等其旷课已接近或达到开除的地步,才提出来处分。

另外,对学生进行惩罚后,教师要向家长通报处理情况。一方面家长有知情权;另一方面班主任还要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教育工作。

在遵循上面的原则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教育惩罚就可以开展了,当时,必须注意几个技巧。

实施教育惩罚的几个实用技巧

必须清醒认识到,惩罚仅仅是一种手段,教育才是目的。任何形式的惩罚,都应蕴含丰富的教育内容,因此惩罚要以利于孩子改正不良习惯为主,应因人而异,适可而止。

1、写作惩罚法。孩子犯错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自己往往意识不到或认识不够。处理之初,可以让孩子静坐、静立,甚至面壁以思过,这能起到冷静学生情绪,避免师生对立冲突的发生。在此基础之上,再让孩子写思想汇报、写说明书。孩子在写思想汇报和说明书时,写的往往是自己,不可能推卸责任,有助于其深刻地剖析和了解自己,认识错误。

2、劳动式惩罚法。就是运用学生可接受的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或体力劳动作为惩罚方式。如让犯错误的学生自己去找,去做一件好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的围观可能使其感到不自在,不好意思,进而产生自疚、自责,有促于学生改正错误。

3、奖励式惩罚法。犯错的学生有时是自己能够马上就能意识到的,所以,老师不要急于批评、惩罚,最好的方法是以“奖”代“罚”, 如让学生当一回“助理班主任”、慰问一次孤寡老人等,使学生在老师善意的惩罚中明白自己的错误,体会老师的苦心,激化学习的兴趣。

4、补偿式惩罚法。魏书生在学生犯了错后,经常采用的是“善意的补偿式惩罚”:犯了小错给全班同学唱支歌;较严重的做一件好事补过。成都特级班主任黎国胜建议教育惩罚时可以给学生以选择权:比如学生迟到,可以让他选择一是站,二是跑步,三是唱一首歌等,选择时还可以把学生的爱好、强项加进去,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教育惩罚方案,既让他知道自己错了,又不至于为难。

5、处分式惩罚法。纪律处分是一种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管理手段,其核心在于促使学生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纪律处分是对学生违规行为众多惩罚方法中最为严厉的一种,因此,在操作上,必须杜绝学校单方面而作决定,学生被动接受的行为,而应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让处分的过程成为一个说服教育、澄清事实、明辨是非、成长提高的过程,惩罚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6、冷处理法。当学生再次违纪,老师感到常规办法对其教育效果不大或者没效果时,可试用冷处理,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可将学生找到办公室后,不发一言,沉默较长时间,用平静的目光注视学生。但班主任的目光切不可带有气愤或轻视。这样的沉默可能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心中产生恐慌不安,进而反思自责,最后主动承认错误。

可以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脆弱无效的教育,也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对经常出现违纪的孩子进行适度的教育惩罚有助于他们人格健康和谐发展。教师要充分运用好教育惩罚这一有力的教育手段,熟练运用好上述方法与技巧,就一定能把握好教育惩罚的全过程,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艺术,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冯玥.汪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中国青少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访谈.

2、吴式颖.马卡连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何齐宗.肖庆华.对教育惩罚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