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奎屯医院 新疆 奎屯 8332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延续护理模式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效果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00例产妇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对比两组产妇的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张力良好率和尿失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张力良好率两方面,对照组占比显著低于观察组;同时,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P<0.05。结论:对产妇应用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产妇的盆底肌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延续护理;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效果
产妇出院后,机体功能还未得到完全恢复,会发生一系列的产后并发症,盆底肌功能障碍就是其中一种。若不及时进行功能锻炼,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妇的生活质量。而延续护理模式作为一种全方位的护理手段,在促进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参考意义[1]。本文选择我院的100例单胎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为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样本为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产妇,入院时间集中在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内。使用自主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种为观察组,各组分别50例。对照组中,产妇年龄最大值为38岁,最小值为21岁,平均年龄为(29.83±3.72)岁;产妇的体质指数分布在22.3~29.0,平均体质指数为(25.1±2.9)。观察组中,产妇年龄最大值为39岁,最小值为22岁,平均年龄为(29.80±3.69)岁;产妇的体质指数分布在21.9~28.8,平均体质指数为(24.9±2.8)。纳入标准:经了解和检查,产妇均为单胎初产妇;产妇在参与此项研究之前,医护人员已告知产妇及产妇家属有关研究的所有事项,产妇在知晓同意的情况下自愿参与。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措施,针对已经出院1个月的产妇,护士长安排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的电话随访,1周进行一次。在随后的2~3个月内,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调整电话随访次数,1个月1次即可。其中,电话随访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产妇的病情和身体恢复等情况等。在随访期间,面对产妇及产妇家属所提出的各项疑惑,护理人员要保持耐心,以热情的沟通态度将注意事项和知识点向产妇及产妇家属进行讲解,在解答产妇及产妇家属疑惑的同时,提高产妇及产妇家属的疾病认知水平。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提醒产妇定期入院进行复查,防止不良情况的出现。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之上的延续护理,主要措施为:在正式护理之前,根据医院的人员组成情况,构建专业的延续护理小组,其中成员主要包括责任护士、产后保健的门诊医师、家庭随访医师、盆底治疗部分的医师和护理人员。随后,根据产妇出院后的时间推移,制定不同的干预措施帮助产妇恢复盆底肌功能。第一周为护理的第一阶段,与产妇沟通的方式主要为电话,由责任护士担任主要沟通人;护理人员在电话随访中,需合理指导产妇在家自行进行缩肛等有助于盆底肌功能恢复和锻炼的运动;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而定,常规来说1天3次,1次持续15min即可。在此阶段内,盆底治疗的医护人员也要参与其中,保证盆底肌功能的有效恢复。在随后的4周,是护理的第二阶段,由负责家庭随访的医师到产妇家进行实地了解,观察产妇的生活习惯,针对性的为产妇构建盆底肌功能的恢复锻炼。在此期间,为保证产妇进一步了解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各项运动,家庭随访医师可亲自示范,提高盆底肌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出院后的7~12周,是护理的第三阶段,主要由产后保健门诊医护人员对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观察产妇是否出现子宫脱垂等不良情况。随后,由盆底治疗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并指导产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饮食和锻炼等方面促进机体恢复。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其中,评分主要应用CQOLI-74问卷对产妇进行生活质量评估,主要指标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越低,表示产妇的生活质量越差。对比两组产妇的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张力良好率和尿失禁发生率。其中,锻炼依从性的判定标准为产妇严格按照医师的说明,进行盆底肌的功能锻炼;盆底肌张力良好率的判定标准为产妇在产后的12周,能自主站立,且阴道锤防止进产妇阴道内,15min内不会出现脱落[3]。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文收集到的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选择%表示,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选择(-x±s)表示,应用t检验。P<0.05表示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
在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对照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各项指标均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比较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x±s)
组别 | 例数 | 心理功能 | 躯体功能 | 社会功能 | 生活状态 |
干预前 | 50 | 52.98±4.06 | 41.21±5.03 | 51.19±3.62 | 42.09±4.71 |
干预后 | 50 | 72.47±4.76 | 67.36±6.44 | 71.23±6.19 | 61.42±9.31 |
2.2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分析
在尿失禁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5.7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盆底肌张力良好率等方面,观察组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妇在成功分娩后,盆底肌功能会遭受严重损害。研究证明,有效的康复运动能促进产妇恢复盆底肌功能。为此,针对出院后的产妇,医护人员也要对其进行合理指导,通过缩肛等运动方式帮助产妇恢复盆底肌功能。延续护理模式是一种从产妇生理、心理和机体状况等多方面入手的干预方式,通过对产妇进行知识宣教和健康指导,来起到帮助产妇恢复盆底肌功能。相关文献表明,延续护理模式相对于传统护理手段而言,在提升产妇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等方面,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结果显示,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P<0.05;同时,对照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盆底肌张力良好率分别为62.86%和68.57%,与观察组的85.71%和88.57%相比,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中,发生尿失禁的仅有2例,发生率为5.7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8/50),差异P<0.05。综上所述,对产妇实施延续护理模式,在提升产妇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陶冬梅,陶雪.延续护理模式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9,5(6):167-168+171.
[2]张春兰,刘素梅.电刺激盆底肌组织联合延续护理模式在产后女性盆底恢复中的临床应[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6,28(1):54-57.
[3]陈小英.延续护理模式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效果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12):169-171.
[4]张紫琪,廖碧珍,杨光静.盆底康复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14):102-107.
[5]王丽,蔡巧生,孙慧娟.基于跨理论模型个体化访视护理形式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J].广东医学,2019,40(8):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