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一课多研活动课例提高故事教学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7
/ 2

依托一课多研活动课例提高故事教学的有效性

连怡霞

福建省龙岩市直机关幼儿园 364000

【摘要】依托一课多研的故事教学活动课例,以“有效性”为切入口开展研究,促使教师在不断的内省中提升集中教学的智慧,提高故事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一课多研 课例 故事教学 有效性

幼儿园故事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既能提高幼儿的倾听、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对幼儿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以往的故事教学活动中,幼儿相对处于比较被动的角色,教师所设计的活动缺少新意,师幼之间缺乏互动,故事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在此,依托一课多研活动课例,我们以“有效性”为切入口展开研究,通过课前研、课中研、课后研对故事实践案例进行剖析,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研教相长,使故事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课前研

课前研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目标是否合理

一个教学活动有没有教育价值,能不能促进幼儿发展,目标设定是否合理很关键,它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学目标应陈述幼儿参与教学活动后,在知识、技能和情感上发生的变化。

例:故事《小猫学本领》

原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故事中的相关词汇。

(3)教育幼儿要用心学习才能学好本领。

修改后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了解故事的名称、角色和情节,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词:仔细、用心;词组:东看看,西瞧瞧,学本领。

(3)教育幼儿要用心学习才能学好本领。

对比两组目标:原目标制定得较笼统,修改后的目标明确地指出了重点,更具体、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有效开展故事教学活动。

(二)教具是否合理

在教学中为幼儿提供感知材料的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学用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知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其感性知识,减少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形成明确的概念,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例:故事《聪明的兔子》

原有的教具准备

情景图片:小兔在山脚下,大象在半山腰,狮子在山顶上。

修改后的教具准备

自制教具:三种动物和三个场景分离的活动教具。

原图片教具能给幼儿呈现整体效果,但比较单一,不利于幼儿的思维发展。新教具更直观也更灵活,可随意取放、自由组图,增加操作的多样化,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激发幼儿的讲述热情,从而提高故事教学的有效性。

(三)过程是否合理

对教学过程的思考主要包括:在教的过程中教师如何达成目标,环节的设置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教学方式能否激发幼儿的兴趣,师幼互动效果如何等。

例:故事《鲁班的传说》

原预设的活动过程

1.认识鲁班

你认识鲁班吗?他发明了什么?

2.理解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鲁班的传说》。(以下环节略)

修改后的活动过程

1.出示锯子和斧头

你认识这两种工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锯木头时哪个工具更省力?锯子是谁发明的?理解什么是“省力”、什么是“费力”。

2.理解故事内容

鲁班发明了“省力”的锯子,他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你们边听故事边思考。(以下环节略)

此活动的目标包含“通过引导,把握故事的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我们通过对比可知,原活动没有达成这一目标的环节。而修改后的活动增加了“认识锯子和斧头”环节,教师充分引导幼儿去观察、感知两种工具的不同,较好地达成了目标,教师对环节的增设和精确的提问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

二、课中研

“课中研”直接指向当前正在进行的故事教学活动,要求教师有较强的调控与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从而保证故事教学的有效性。

(一)及时找出“困难点”

例:故事《聪明的兔子》,调整前的师幼对话——

教师:“你喜欢兔子吗?它什么地方让你喜欢?”

幼儿:“我喜欢兔子的耳朵,长长的很可爱”

教师:“那么兔子是做了什么事让你更喜欢它呢”?

幼儿:“兔子爱吃红萝卜”,“兔子蹦蹦跳跳很可爱”

调整后的师幼对话——

教师:“你喜欢兔子吗?兔子碰到困难时害怕吗?它是怎么做的?”

幼儿:“兔子很勇敢”,“兔子很聪明,会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师小结:“兔子不仅可爱,而且它在遇到困难时,会勇敢面对,积极动脑筋解决,所以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它”。

由于受经验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在回答提问时有时达不到预期效果。如上例,教师一开始提问,预设幼儿能回答出“兔子不仅可爱,而且它在遇到困难时,会勇敢面对,积极动脑筋解决困难,所以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它”。由于教师的提问模糊:兔子是做了什么事情让你更喜欢它呢?幼儿对老师提出的递进关系的句子不能理解,教师及时捕捉到了幼儿回答问题的困难点,调整了提问:兔子碰到困难时有没有害怕?它是怎么做的呢?”,问题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更明确,幼儿易理解,回答更到位,使教学顺利过渡到下个环节。

(二)及时提高“临界点”

课前研大多带有教师的主观色彩,而在活动中为了有效达到目标,教师必须灵活采用最优策略。当幼儿的掌握情况超过预期时,要及时提高活动难度。

◆例如,故事教学《三只蝴蝶》中,教师重点预设了以师幼互答、幼幼互答等方式巩固对话。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模仿对话的能力较强,两三遍之后就能独立进行对话练习,如“我们三个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手;要来一块儿来,要走一块儿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马上将复述对话的环节提升为创编对话。于是有了新的角色对话:“我们一起来,我们一起走,相亲相爱不分手…。”教师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后调整了教学策略,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后研

课后研不仅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更需要针对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研讨,必要时还可再次进行教学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一)故事教学不仅是理解故事内容,更要重视故事背后的教育价值

研讨中有教师提出:“有人认为要先观察图片再讲故事,但我们发现先听故事再看图片,进一步观察理解,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幼儿还是很有效的,我们可以沿用这样的教学思路吗?”。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故事活动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我们为什么给孩子们讲故事?只是为了让幼儿了解故事的内容吗?有老师认为,理解故事内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更挖掘故事中的核心价值,引导幼儿学会学习、学会迁移。如故事《鲁班的传说》的核心价值是指鲁班通过观察茅草边沿锋利的细齿,从而发明了锯子。教学中我们是否可以引导幼儿去迁移经验,激发思考:如风筝的起源,飞机是怎样发明的等问题,鼓励幼儿课后继续寻找答案。为此,故事教学不只是理解故事内容,更要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扩展知识,这样故事教学才能活起来。

(二)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尽可能为幼儿提供可感之物

幼儿思维形式主要以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的学习特点主要是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为此,我们应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可感之物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以《鲁班的传说》为例,如何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鲁班是通过茅草发明锯子的”,教学中可为幼儿提供实物,以茅草引题拉近幼儿与故事的距离,引导幼儿观察茅草的特征,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活跃气氛。

依托一课多研活动课例,开展研讨、剖析和交流,为教师们之间的互动、伙伴式的合作以及切磋教学技能等构建了积极的教研模式,并促使教师在不断的内省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智慧,提高故事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成长。

【参考资料】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 温寒江、陈爱苾《让青少年智力达到最佳发展---两种思维的智力基本理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