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穴市花桥小学 435400
摘要: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较为显著,其接受新事物或新知识能力往往会较为凸显,可塑造型和创造力极强。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可谓是“立竿见影、卓有成效。”基于此,本文将从“设疑激趣,激活思维”“整合知识,发展思维”“联系生活,拓展思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生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与完善,《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外,也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解决与分析问题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得以全面发展,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高。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现如今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仍存在诸多障碍或不足之处,如,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死板,致使课堂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烟消云散”,从客观上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可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设疑激趣,激活思维
二、整合知识,发展思维
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潜意识的帮助学生整合所学的新旧知识,极为有利于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鉴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来逐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方法构建系统化知识网络,以期帮助丰富学生数学知识发展其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一课时,为了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我结合学生已学知识来展开教学,首先,在为学生讲解本节课主要内容时,我会引导学生联想之前学习过的20以内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如,先带领学生复习已学知识,即:“当堂练习20-10=?12+4=?4+()=18”,以此来帮助学生梳理已学知识,激活学生数学思维,为接下的探究做好铺垫作用;然后,我在结合课本中的情境图来为学生详细讲解本节课的内容,在讲解中,我会根据情境图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以期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提问学生:“从图中你能够得知哪些信息?”接着,待学生基本说出图中信息后,我再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尝试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信息列出算式,并对比分析,之后学生总结归纳出:“都是减法算式,但第一道题是减一位数,第二道题是减两位数。”最后,我会将图中的信息加以修改(加法),让学生尝试自己列出相应的算式。这样一来,既能够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也能够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三、联系生活,拓展思维
生活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将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也能够使其在熟知生活中发现和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对开拓学生数学视野、拓展其数学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征来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一些生活案例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我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展开教学,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知识时,我会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接着再让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学生探究中,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生活中常见的具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物体,即:“作业本、橡皮擦、鼠标垫、牛奶盒……”,以此来丰富学生视野,拓展其思维。最后,待学生自主探究结束后,我还会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并结合模型进行讲解本节课主要内容,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以及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培养的过程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一个漫长且循序递进的过程。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在制定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教学策略时,切不可操之过急,绝不能为了培养而培养。
参考文献:
[1]温圣发.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J].江西教育,2019(21):65.
[2]林建芳.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0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