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能力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分层次培养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3

基于信息化能力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分层次培养模式研究

李东旭赵仁玉穆林

李东旭赵仁玉穆林(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本研究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围绕信息化能力培养,从依托信息技术的学生分组、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类指导以及酒店信息化协会组织、酒店信息化技能大赛等多方面的培养手段入手,探讨了高职院校分层次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发现了新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分层次培养信息化酒店管理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本科院校不断扩招和高考学生人数缩减两方面的因素,高职院校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下滑的问题日益突出。高职院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招来的学生在高考成绩、基本素质、学习能力等方面差距较大,以青岛酒店管理学院2012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为例,1050名学生中,入学分数最高可达520,而最低的仅290分。而且高职院校生源构成也比较复杂,既有从普通高中高考上来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又有从职高、技校、中专对口升学上来的学生,这种生源复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加大了高职院校教育实施和学生管理的难度。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已经会遇到知识深浅难以把握的情况,因此,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培养,成为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分层次培养是在学生知识基础等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异化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次培养既能使所有学生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基础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所有学生从认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这一培养模式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主要步骤分为:制定分层依据、学生编组、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然而分层次培养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了教师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加大、学生心理负担加重的新矛盾,基于此,本研究着眼于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通过对学生信息化能力的分层次培养来探讨如何克服分层次培养带来的新困难,进一步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能力。

二、课堂教育中的分层次培养

1.通过信息技术,完成学生编组

学生编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为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及心理因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组,A组:是按照大纲基本教学的学生(1000人),B组:成立信息化协会,学生自主报名,这样就将对信息化有兴趣、有一些基础的学生进行筛选(2010级、2011级每届协会都有60人左右),C组:通过组织持续的协会活动和信息化技能大赛,优中选优,选择10-20名学生进行深入培养。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分组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学习情况及时调整。信息技术对于掌握动态的分组信息,实施分组管理,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

2.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分层备课

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的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分层次培养的需要,编写实施性的教学大纲。因此,原则上是在分层教学中分几个层次,每门课程就编写出几套教学大纲。好的教学大纲是有效分层次培养的又一重要因素。运用信息技术,要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过程,减少教学的坡度;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

除了传统授课,针对A组学生,施行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B组学生协会活动收集行业案例、编写行业动态报刊,作为A组学生的教学辅助材料,由C组学生获奖选手作为教师助教,辅助课堂教学,在A组学生上机操作时进行现场教学等。由于C组学生中不少是大三有实习经验的学生,在对A组学生进行辅导时,效果很好。

3.借助信息技术,实施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借助信息技术,要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过程,减少教学的坡度;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现在有不少学生对信息化有爱好,基于信息化的教学可以引发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在这一领域深入发展,形成个人的独特能力。

4.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分类指导平台

分类指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针对A组学生,采用传统的考试+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于B组信息协会的学生,采取考核与协会活动相结合的方式,C组学生参加信息化技能大赛,大赛标准完全参照企业标准,做到了学校考核和第三方企业考核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加强对各层次学生的指导,促进学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化,使学生整体优化,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多样化的分层次培养手段

1.基于酒店信息化协会组织的分层次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同学在进入大学之后会选择加入兴趣小组或校园协会,酒店信息化协会主要吸纳对酒店信息系统及酒店信息化管理较感兴趣的学生。通过协会的组织首先对学生进行了基础分层,那些计算机水平较好,或者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同学通常都会主动加入信息化协会,这部分学生形成了上文提到的B组分层,因此针对这部分学生的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方法、力度与时间投入自然就高于普通学生(即A组学生),具体包括课外培训、开放信息中心、组织协会活动、举办技能比赛等。在这一阶段,学生以兴趣为导向,自发地进行了自我分层。

2.基于协会活动的分层次培养

学生加入酒店信息化协会只是第一个门槛,他们可以参加协会组织的各类培训,如酒店前台软件、点餐软件、网络营销等知识和技能,相比较与其它同学,协会成员更侧重于系统设置与维护等更高层面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学习如果要深入就必须积极参与协会的各项活动。协会活动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文字整理类,如编辑协会期刊,整理培训材料等;第二个层面是实施培训类,为全体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培训酒店点餐软件等内容。第三个层面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社会服务,为酒店类企业开展信息化咨询及部分业务外包。在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过程中,部分学生能力突出、态度端正,这部分学生渐渐成为各项活动中的标杆与领导者,信息化能力也在一次次锻炼中不断得到提升;还有部分能力相对不足然而态度始终良好的学生也能坚持参与各项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信息化能力也有长足的进步;而也有部分学生要么出于力有不逮,要么是耐心不足,选择了半途而废,逐渐淡出各项活动,只是参加协会课程的听讲。在这一阶段,兴趣导向依然在起作用,然而已经不是主导因素,学生的能力与态度将B组学生进一步分层,逐渐形成C组学生的雏形。

3.基于酒店信息化技能比赛的分层次培养

酒店信息化技能比赛是B组学生真正分层的重要平台。该比赛以酒店前台软件系统的管理应用为主要考核点,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报名,分为海选、笔试和决赛三个环节。

海选采用上机操作的形式,要求选手在新建(或查找)客户资料、新建(或查找)预订、客房入住、收银、客房结账退房、房态管理、电话留言、餐饮开台操作、点菜、餐饮结账等10个项目中任选1项在系统中进行展示操作,技能优异的选手将直接晋级决赛,而基本能完成操作的选手则须进入笔试环节,在海选环节,B组之外的学生鲜有具备直接晋级的能力,即使B组之内的学生也有部分需要进行笔试。

笔试内容涵盖OPERA系统知识与酒店管理综合知识,同时考察选手的学习能力、创造力和文字组织能力,笔试成绩合格者进入决赛,与海选直接晋级的选手组成20强,这一环节进一步将学生分层,C组初显。

决赛分为小组淘汰赛、8进4赛、半决赛及总决赛,采用3分钟限时操作的形式,考察学生对酒店管理系统和酒店各类常见信息的熟悉程度,能够进入决赛的学生基本已经具备较出色的信息化能力,并且有学习态度良好、积极性高、学习能力较强,无论止步于8强、4强或最终夺冠,都是值得深度培养的。

四、效果与体会

1.激发了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无论是课业还是项目,都会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合理安排。处于高位分层的学生可以超前或超标学习,接触的新知识与新技能更加丰富,获得的学习机会也更多,就业优势明显;处于中位分层的学生可以在锻炼中不断进步,基本符合岗位需求;而处于低位分层的学生也能完成基本学习任务,有为他们设置的可望可及的台阶,可以拿到及格以上的分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

2.发展了各层次学生的个性特长

由于这种培养方法从拟定教学目标到教学、测试都有较强的针对性,使学生从“满堂灌”和“题海”中解放出来,从而减轻了他们的学习负担,保证了各类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时间和精力,便于他们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学院团委等部门也对这些学生反馈良好。

3.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专业化

基于信息化能力的分层次培养既利于拔尖优生,也利于转化差生,还利于带动中等生,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大量真实案例、情景再现、仿真模拟等“理实一体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对学生的专业化素养是一种质的提升,也提高了学生的行业竞争力。经调查,在2013年度信息化大赛中荣获金奖的大三学生(即C组学生)毕业后起薪可达3500元,相比前届毕业生1800—2000元左右的平均起薪,C组学生的起薪提高了近80%。在C组学生中参加实习的学生的实习岗位也比普通学生更具优势,他们大多集中于前台、客服中心、预订部等对信息化能力要求较高的岗位,且能较快地适应酒店的工作方式,许多酒店人力资源部反馈到学校的信息也与以上分析相契合。

五、分层次培养带来的新问题

1.专业培养的完整性

信息化只是酒店管理专业中的一个领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联合前厅、客房、餐饮、工程等多门相关课程共同探讨如何协调信息化领域知识技能与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运用信息化知识推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形成以信息化教学促进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借信息化能力提升学生专业领域的综合素养。

2.协会组织的有效性

酒店信息化协会作为学生自愿进退的校园社团,如何进一步完善组织制度与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协会成员的“点”带动全体学生的“面”,有效呼应课堂教学进行知识技能补充,充分发挥分层次培养的作用,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协会组织中不断探索。

3.学生思想的波动性

在国内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大多已经根深蒂固地习惯于以班级为建制进行活动,从课堂教育、课余活动到考试考核乃至各类学杂事项的安排都是以班级建制来组织管理。以信息化能力为标签,学生在不同层次间分配与流动,往往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认同感和心理感受,进而在言行上表现出来,甚至引起消极怠学、矛盾冲突等教学事故。因此实行分层次培养,既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引导和教育,又要制定学生在不同层次间流动的实施办法,同时要坚决抛弃仅以考试成绩或学习能力来评价学生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基于信息化能力但不局限于信息化能力,通过多个维度来合理评价和考核学生,从而为实施分层次培养做好思想保证。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信息化能力的高职院校分层次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首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完成学生编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同时辅以协会组织、活动开展及相关技能比赛的举办,既能激励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超前发展,又可以促进学习基础差、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获得提升,得到相应发展,最终达到全体学生成才的目标。在看到这些积极效果的同时,还要重视借力信息化提升专业培养的完整性,提高协会组织的有效性,缓和学生思想的波动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高职教育者共同研究、探索,不断寻求解决办法,真正把分层次培养落到实处,以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康举赵林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分层次培养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54~55。

[2]邢卫红对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的几点思考[J].职校论坛,2008,29,563。

[3]李洪勇张根健杜忠孝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04。

[4]王金东王尊策韩道权分层次教学在高等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施[J].石油教育,2006,02,48~49。

[5]刘黎马继刚何志伟分层次培养,理念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4,05,48~50。

[6]刘承晋高职教育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1,05,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