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脑部电生理学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医院收治的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段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脑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观察脑部电生理学特征。结果:观察组在不同波潜伏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波幅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脑部电生理学特征与正常人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电生理学特征;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5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7-0144-02
乙醇的俗名是酒精,其作为一种亲神经性物质,长期酗酒可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但在明显的疾病发生前,患者可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但是这种损伤在早期由于无明显症状而未被察觉,多在进展为乙醇中毒性脑病之后才被发现,此时病情已经无法逆转,可能发展为酒精性痴呆,这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1]。神经系统损伤采用常规的检查方法无法发现,而神经电生理异常则能够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为了进一步分析神经电生理活动评价效果,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20名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观察,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20名医院收治的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有男12例,女8例;年龄为23~62岁,平均为(36.5±6.2)岁,入选者均符合慢性乙醇中毒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合并酒精性脑病、糖尿病、尿毒症患者。并选取同时段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有男11例,女9例;年龄为21~63岁,平均为(35.8±6.6)岁,所有入选者经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脑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观察脑部电生理学特征的差异。本次研究采用进口电生理检验仪,将电极放置在颅顶,参考电极放在声刺激同侧耳垂,基线电极放置在前额。检查者保持坐位,放松肌肉并保持注意力集中。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在不同波潜伏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波幅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
3.讨论
乙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性质,低毒性,纯液体无法直接饮用,其用途很广,可被应用于醋酸、饮料、香精、燃料等商品制造中,同时也可以被制成消毒剂,在化工、医疗、食品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使用。长期酗酒是造成慢性酒精中毒的直接原因,同时也可导致神经系统受损,但是这种损伤早期无体征变化,因此无法通过临床观察来发现,而神经电生理学技术则为该病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笔者在临床研究发现,关于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电生理学研究较少,文章借助了脑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进行观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不同波潜伏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波幅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潜伏期明显延长,而波幅明显下降,这提示患者已经出现神经系统损伤,符合临床中“逆行性凋亡”的理论[3]。认知和执行功能是大脑的高级功能,反应速度和准确率能够反映神经功能水平,反映时间能够评价信号刺激接受速度以及性质的评价,从而确定反应策略制定和执行策略时间。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与健康人群相比,听觉反映能力下降,这与脑干网状激活功能障碍存在密切的相关性[4],这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听觉信息处理速度下降,因此可以在未出现意识障碍、精神障碍之前确诊[5]。
综上所述,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脑部电生理学特征与正常人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晨,郎森阳,张园等.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脑功能的描述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9):1287-1291.
[2]李晨,李经纶,黄立桂等.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电生理特征及执行功能的对照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1):5-8.
[3]李晨,刘康,黄芳兵等.慢性乙醇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脑部电生理学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2):113-116.
[4]付玲.慢性乙醇中毒患者脑电图变化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2018,38(1):64-65.
[5]邢阳,邹丹,廖海清等.慢性乙醇中毒对雌雄小鼠海马mTOR通路相关蛋白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6):834-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