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农村小学高段限时作文
1随笔铺垫,减少畏难某次考试,发现不少学生的成绩并不理想,还有几个学生的作文居然没有写完。我做了个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有“写作为难情绪”,不知从何下笔。此后,便要求学生写随笔。随笔就是让学生“自由文”,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也没有字数限制,以排除作文的消极心理,鼓励随时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不拘形式,灵活自由,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勤奋写作的良好习惯,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建立自己的写作“材料库”,从中体会“我手写我口”、“我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的乐趣。
2阅读助推,积累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古训说明了阅读与写作是密切相关的。限时作文的同时必须教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扩大学生的阅读容量,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大力开辟第二课堂,开阔他们的视野,做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材料的积累常用以下方法:2.1镜头捕捉法。鼓励学生做“有心人”,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随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把发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摄入”大脑,或写进日记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5~10分钟)进行练笔,培养及时捕捉信息、快速行文的能力。例如,我们敬爱的交警张进伯伯离开我们了,针对这个事件,写写片段。如今我眼前仍能浮现您执勤的画面: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永远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一身黑制服———那是您身份的象征;一双白手套———那是孩子们最熟悉的标志;一张严峻的面孔———那是您以孩子安全为第一的工作态度。您的双眼总在不停张望,只为警觉身边有无违章车辆来危及孩子的安全。难道不是您那高度负责的态度,才换来一小所有学生安全的保障吗?
———徐之睿《守护花儿的大树———纪念张进伯伯》。
2.2时序记卡法。世界千变万化,但许多事物是按它自身的规律发展变化的,要了解这些事物的全过程,就要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观察,把每一次得到的情况记入事先准备的卡片上,为快速写作随时提供材料。例如,写四季,农村的孩子感受最深,通过观察某处景物的变化,带给大家季节轮转这一自然规律。
春雪(古诗改编)陈于恒新年的脚步渐行渐远春的消息姗姗来迟莫非那春草最懂我的心思二月里早早透露春的秘密白雪也不甘寂寞庭前树下纷纷扬扬洒下一片情痴2.3五分钟速写每日练。它是片段快速训练的最佳形式。每天有计划地抽出五分钟时间,进行限时写作。
3训练扎实,敏捷思维读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随笔,他是要求学生限时作文的。“写作心理学表明,适度的紧张可以使人集中全部心智,迸发出最大潜能,达到最佳的写作状态。”紧张的作文过程,可以让学生真切地获得一种“高峰体验”。而作文的内在动力,就源自学生这种积极的写作体验。例如以“父爱如山”为题,谈谈限时作文教学的步骤。习作要求:以“父爱如山”为主题,在30分钟内完成350字左右的习作。
3.1直接导入,切入主题(2分钟)。①利用学过的叙事散文如《背影》《父爱》的精彩片段导入。②板书课题。
3.2指导审题,寻找思路(5分钟)。讲授1:任何一篇叙事散文,其叙事的目的都在于抒发作者心灵深处的感情,也就是说叙事是为抒情服务的。三问学生:①父亲的外貌特点,②性格特征,③对父亲印象最深刻的事儿。
第一位学生说“我的父亲个子很高、皮肤黝黑,性格内向但爱喝酒,父亲前几天喝多了,对我说生活不容易,应该好好学习,对我很震撼。”第二位学生说“我的父亲是个摊贩老板,个子不高,但走路的速度非常快,父亲每天中午都会来给我送饭,我很爱我的爸爸”。
引导学生按照此方法进行思维布局和素材搜集,心里有了作文的提纲。
3.3确定题目。选择事例(2分钟)。要求:请同学们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拟一个题目。例如《蓝色雨衣下的父爱》《那一次,我感受到了父爱》、《“傻”爸爸》、《爸爸,我想对您说》……
教师提示:①首先想好下文打算叙什么事,抒什么情,再确定写开头。作文开头应做到:一简、二新,三美(借助修辞,或引用诗文)。②开篇点题。③利用关键性字眼。
3.4紧跟开头。下笔有神(30分钟)。要求:文章开头写好后读一读。讲授2:选材是关键,应该选择最能突出主题的事例作为材料,在叙事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要惜字如金。进行限时创作前,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对父亲的感受在随笔中记录,并搜集关于父爱的文献阅读,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限时创作,学生创作的速度和质量均会明显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习作准备在限时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此外,书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速度。
因此进行限时作文教学,必须强化书写能力训练。
现阶段农村在开展小学高段限时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针对性训练、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在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的结合农村小学高段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这是农村小学教学水平提升的具体体现,但仍需要不断的深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1靳会.小学“限时快乐作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2张云.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高段语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巨化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