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巧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1

在语文教学中巧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董灿国

董灿国

河南省伊川高中,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美的素养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我们如果运用多媒体合理组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开发并强化语文科的美育资源,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审美素质;电教媒体;创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5-0000-01

“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是按美的规律来塑造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早已给美育在学校教育中以科学的定位。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郭沫若先生也曾指出:“人类社会改造的是人的改造,而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少年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适应当今信息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教育科学实验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对优化教学资源、教学环境,从而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技术的媒传作用,开发并强化语文科的美育资源,以美诱人,以美启人,以美感人,以美育人,对学生实施良好的审美教育,使其自主发展审美素质和其它的各种素质。语文教师如何巧用多媒体优化组合设计,在教学中挖掘美的因素,让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呢?

一、激趣导向,发现美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育兴趣的培养,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学生的美育教育,以利学生爱美,学美,用美,创美打下较好的基础。教师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美育的情境,提供学生观察、感知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

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师可播放有关月下荷塘的音像资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听着,看着,那如真似幻的夏夜荷塘月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师生面前。可以说,此时此刻,文学语言无可比拟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以及给人形象逼真的美感,配合上电教媒体的作用,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过去了,发现了它的美。

二、引导初读,感受美

在美的氛围中,学生产生了较浓的兴趣,教师因势利导,运用媒体提供美的感知表象。要求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中优美的文采,人物的优秀品质及事物中的内涵。在感知的同时,同时提出疑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琵琶行》一文,教师可通过刻意突出诗歌的节奏和旋律以及富有艺术性、音乐性的演奏技巧的录音带范读,来传达出作者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及自我身世的感慨,体会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惨际遇。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怡情怡性,陶醉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

三、启思品读,鉴赏美

鉴赏美是美育过程中的一个重点部分,学生通过教师的激疑启思,媒体信息的组合连接理解、鉴赏作品的形式美,形象美,对课文中的语句、段落、篇章进行分析,辨析课文中美的思想内涵。如利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让学生理解《世间最美的坟墓》中的朴素之美,《冬天之美》中的自然美,《归去来兮辞》中的追求自由本性的理想之美,《最后一次讲演》中闻一多先生的正义凛然的崇高美,《窦娥冤》里窦娥不平、冤屈的悲剧美,等等。

四、综合训练,创造美

综合训练创造美是美育的核心部分。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这三个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实践操作同审美化教学结合起来,“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美”。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拓展延伸,激活思维,激发创新。媒体提供辨析、巩固、模仿操作的材料,创设应用拓展情境,学生联系实际求异创新。如何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创造美呢?

一是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去亲身感受美、创造美。大千世界精彩纷呈,美的事物比比皆是:清晨,朝阳的绚烂;夜晚,繁星的闪烁;乡村,田野的宁静;城市,高楼的耸立;湖边,倒映的杨柳……

二是让学生在作文中创造美。如让学生写作诸如《我的父亲》、《故乡情》、《校园》等文章,引发学生的生活积累,进而塑造美的形象,同时要求学生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给这一篇文章配上相关的图像,画外音,这又何尝不是一篇内容形式俱佳的美文呢?这样,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自然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情感的净化、心灵的塑造、精神的升华”自然会水到渠成。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供独到的见解,展开合理的想象,提高自己做人、处事等方面的修养,从而实现内化迁移、创造美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汤龙发.美学新论

[2]胡寅生.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