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精神强化高校党建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以改革创新精神强化高校党建的研究

陈卿庆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陈卿庆

〔摘要〕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高校党建工作既是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进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把提高党对高校够工作的领导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推进学校各事业发展、促进校园和谐上来,才能使高校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可靠地政治和组织保障。

〔关键词〕高校党建改革创新创新精神

1前言

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出:“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一根本要求,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高等院校党的组织承担着正确领导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在高校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的使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是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2党建改革创新的具体思路

2.1高校党建改革创新要增强各党员的责任感。大学生是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专业化人才,是祖国的未来,是人民的希望。可以说,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资源在高校,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力量在高校,科技发明的主要成果在高校。高校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主力军之一,所以,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是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表示,而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离不开高校党的建设这个根本保证。高校是知识分子汇聚之地,是各种思想文化集散之地,也是新思想新观念发源之地。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活跃、追求人格独立,民主意识强,批判精神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直接,在这个领域开展党建工作,有其需要发扬改革创新的精神,有其是要增强各党员的对于党建工作的责任感,不少学生认为入了党就安全了,没事了,而忽略了本身对于积极推进党建应有的责任,因此如果不在改革创新的浪潮中积极增强党员对于党建工作的责任感,高校党组织就没有办法之中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也就难以发挥党组织在高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2.2高校党建改革创新要巩固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为了能够使党的精神在构建和谐高校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巩固和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切入点,高校党支部的领导班子是最直接接触具体党员、宣传党的精神纲领、稳定团结整个党组织的重要力量,因此党支部书记与支部委员的选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将直接决定着高校党支部的工作质量,为此可以注意一下几点:首先,要坚持按期换届,按届选举的原则,这样可以有助于将那些德才兼备、政治素养高的人才充实到党组织的队伍中来,以保证党工作的有效开展,开可以为党注入新鲜的血液,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增强党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领域的活力和领导作用。其次,要创新党员以及党组织领导班子的选举工作办法,争取能够将一些党组织性强、观念性强、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党员能够为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影响力,将权力下放,积极组织年级班级的党小组,以党员的模范作用和先进性做带头作用,促进各工作单位的建设,也便于贯彻和执行党的精神。

2.3高校党建改革创新要建立健全党员评价机制和建立机制,促使党员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以确保党组织的质量。建立健全党员的评价和奖励制度,根本目的也是在于为党组织构建一个平衡稳定的框架,党员是组成党组织的最小单位,但也是最终的个体,健全评价和奖励制度是为了从全方面去要求和督促党员时刻保持着良好的行事作风,精神状态,只有这样的党员才能为党的前进和发展做实事。对党员的考评机制应该要尽可能的科学,例如除了政治考察之外,还应该组织各种生活考察,还有党的精神专题培训的效果考察,除了理论方面的考察也应该组织一些行动方面的考察,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除了心中要有为党为人民的信念之外,还应该有将信念践行成为具体的实际的行动的能力,通过这些量化的考察,有助于党员自身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构建起党员的模范作用。

3结语

高校党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我们应该在党的十七大的精神的带领下,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的方法,站在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起点上,不断开拓创新,为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肖彬.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管理观察,2009(18)

2尹楠.浅析新时期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国科技纵横,2011(2)

3尹春燕等.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党史文苑,2010(4)

4黄晓征.关于高校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思考.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1(4)

5刁凤鸣等.高校学院党委建设与工作创新.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