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李恒芳
摘要: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简要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你我都拥有这一片充满梦想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为之去创造,去耕耘。随着新一轮课程的不断深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诸如此类的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如此同时,我们还应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课文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一切有成就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小学生学习语文也不例外,必须以兴趣做基础,有了这样的心理条件,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使大脑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语文学习中的高度注意,使感官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深刻、想象更加活跃、记忆更加牢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因而,语文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环境,既包括外在的物质环境,既教室的布局、设施等,让学生能感到温馨、身心舒适;又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尊重、爱护学生,严于律己,给学生一种向上的力量。除此之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以此影响、感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赖。教师还应善于组织、协调生与生之间的关系,使之建立起团结互助的班风。
2、利用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文字具有内容与形式的美,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其内在的美,用美震撼学生的幼小心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言文字是表达情感的,语文教师通过发掘教材中的动情处,会将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3、借助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如果一成不变、程式化,教学就没有活力,没有了灵性,学生自然也会缺乏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应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根据内容的不同,可设计成不同类型的课,有的则可将文本与学生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堂。有的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使教学不再程式化。教学方式与方法根据学习内容来确定,符合学习规律,学生自然具有学习的兴趣。
三、教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仅有语文学习的兴趣是不够的,若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时间一长,遭受学习挫折后,自主学习的兴趣就会减弱。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适时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认同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教学中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的。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是由国家、教师来确定的。至于学生,无权参与目标制定的,只是被动接受这些目标。长此以往,学生失掉了学习的欲望,失掉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一是要帮助学生认识所定教学目标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促进学生的内在动机。二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多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和水平,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目标空间。
2、重视学习方法的获得。语文学习要讲究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好的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示范点拨。指教师给学生做出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示范,使学生通过观摩示范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二是领悟自得。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本身作为认识和思考的对象,反思自己的思维方法、学习进程,从而达到在学习实践中“悟”出学法。三是交流获得。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利用学生交流时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学到学习方法。
3、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设计,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以学定教。以学定教不仅体现在自主选择内容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自身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四、给学生充足时间自主实践,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一注不断增长的资本,一个人毕生都将从它那里得到利息”。
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语文教师持之以恒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并逐步达到自学目的。
总之,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是规范每个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个法宝。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使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丁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核心[J].学周刊,2013(01).
[2]高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考试周刊(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