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音乐课堂用爱心构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1

和谐音乐课堂用爱心构筑

任秋莉

和谐音乐课堂用爱心构筑

任秋莉河南省洛阳市实验中学

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所必备的职业情感,也是师德的集中体现。任何一个成功的音乐教师,无不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学生。这种爱,是博大无私的,是以献身音乐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为基础的。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是人类情感的直接模拟和升华。音乐课堂上,学生在听、唱、奏、跳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中,用健康热情的冲动和心灵感应,去表现和创造音乐形象,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对音乐的直觉力、感知力和判断力。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要以情感这条主线,串起音乐活动的各个环节,用爱心构筑温馨、和谐的音乐课堂,通过师生情感的传递与交流,体验音乐,表现音乐。

“教乃心术,心通艺通。”对音乐教学而言,首先是“心通”,而后才是“艺通”。假若学生与你隔着一堵墙,哪怕你的技艺再高、再好,学生也难以接受。“亲其师而信其道”讲的正是这个道理。老师与学生缺乏感情交流,甚至师生情绪上产生对立时,就会造成教育的失败。很难想象那种动辄板着面孔斥责训骂学生的老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即使学生遵照你的要求去做,那么这种活动也将是一种机械的、毫无感情和快乐可言。因此,教师要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用教师人格的魅力、情感的魅力和技艺的魅力,深深地打动学生,牢牢地粘住学生的心,带领他们在神圣的音乐王国里漫步、遨游。

音乐活动需要一定的环境。学生的情绪、思维在不同状态下感受音乐的程度有所不同。根据歌曲或乐曲的需要,营造相应的音乐课堂氛围,对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唱《故乡的小路》这首歌时,我首先出示了一幅图画: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尽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在举目远眺,老人的目光里充满了希望与期待。然后,我带领学生在舒缓、柔和的音乐声中,轻声朗诵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顿时,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故乡的亲切。在这种温馨气氛的感染下,学生演唱和口琴吹奏的情感表达都十分准确到位。因此,在音乐课堂上,创设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爱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是构筑和谐音乐课堂的前提。音乐教师所教的班级多,每班的课时又少,给了解学生带来了一些困难。但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合理地安排每班的课堂活动内容,做到人尽其才、各显其能。教师熟悉自己的学生,甚至能在课堂提问或演唱演奏时准确地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会感到老师的关爱,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与学生沟通。

让每个学生快乐地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活动中得到愉悦、享受,是构筑和谐音乐课堂的核心。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小学生又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参与意识。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更好地理解音乐,抒发内心的情感,得到美的熏陶。在教唱《红星歌》(人音版教材第一册)时,我首先讲了《闪闪的红星》这部影片的剧情,同学们对剧中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我又播放了剧中主题歌出现时的录像,同学们立刻被充满儿童天真情趣的音乐和雄壮威武的革命少年形象所吸引,产生了学唱歌曲的迫切要求,并且很快学会了此首歌曲。在接下来的演唱和口琴吹奏中,学生们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模仿着军人的步伐边走边唱(奏)。我取出大鼓、小军鼓和小镲。这时,学生更加激动了,他们忘情地唱着、吹着、奏着,整个身心沉醉于音乐之中,得到了充分的享受,较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教师的爱心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构筑和谐音乐课堂的目的。“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演唱、演奏、欣赏、作曲等一切音乐活动都是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它在培养人的想象力、发散性思维等创造力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每个孩子与生俱来就有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在音乐活动中通过适当的引导,这种潜能就会像山泉一样奔涌而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宽松、愉悦的环境,创设一个自由驰骋的想象空间,使音乐活动充满新奇与多姿多彩。教师的爱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学生激情满怀时,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发言,引出一串串欢乐的笑声;他们不甘示弱、忘乎所以的表演,增添了课堂活跃的气氛;他们按原有的节奏型作词、编曲,或改变乐曲的节奏节拍,重新组合音乐,一个个犹如作曲家一般认真、投入。他们以演奏、演唱自己的作品为荣,那种自豪与快乐是无法比拟的。教师要用爱心去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快乐。

音乐活动是表现人类情感的活动,让我们以诚挚的态度接近学生,用宽容的胸怀拥抱学生,使学生在我们用真挚的爱心营造出的温馨、和谐、愉快的氛围里,感受音乐的美妙,体验人间的至善,享受人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