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学秋顾建华(通讯作者)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医院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采用品管圈活动前后气管内导管消毒合格率。方法:将开展品管圈前设为对照组,品管圈后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已消毒后的气管内导管进行抽样行微生物学监测,比较效果。观察组通过采用品管手法,进行现状把握、解析、拟定对策并实施、效果确认、修改流程并标准化等措施,对照组为进行任何干预。结果:对照组气管内导管消毒合格率89.47%,观察组气管内导管消毒合格率1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气管内导管消毒合格率。
【关键词】品管圈;气管内导管;消毒;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486-01
Qualitycontrolcircleinimprovingtheeffect
ofendotrachealtubedisinfectionqualifiedevaluation
GUXUE-QIUGUJian-hua
(ThePeople,sHospitalofDeyangCity,Deyang,Sichuan618000)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ionofqualitycontrolcircle(QCC)programinimprovingthequalifiedrateofendotrachealtubedisinfection.MethodsThesampleswereclassifiedas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Thestatusquograsp,analysis,formulatemeasures,implementation,effectcomfirmation,modificationprocessandstandardizationwerecompletedinQCCprogram.Allthesampleswerestudiedretrospectivelyandtheresultsofmicrobiologicalmonitoringofendotrachealtubewerecompared.ResultsThequalifiedratewas89.47%inthecontrolgroupwhileitwas100%intheobservationgroup.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inthetwogroups.ConclusionQCCprogramcouldbeusedtoimprovethequalifiedrateofendotrachealtubedisinfection.
【Keywords】Qualitycontrolcircle;endotrachealtube;disinfection;qulifiedrate
气管切开术是神经外科为解除病员呼吸道梗阻,抢救生命的有效措施。但气管切开是一种侵袭性操作,对患者又是一种损伤,对于本身抵抗力较低的病员来说容易出现比较多并发症,肺部感染是气管切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是加强气管切开护理,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其中气管切开护理中内套管的清洁消毒不彻底是导致下肺部感染的因素之一[1]。查阅文献,康亚娟等[2]研究发现,气管内导管煮沸消毒后细菌培养合格率90.3%,浸泡消毒合格率95.0%,高压蒸汽灭菌合格率100%。因此,我病区就“提高气管内导管消毒合格率”为主题进行第二期品管圈活动,经过了6个月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样检测消毒气管内导管消162例次,其中对照组为2013年6-8月气管切开病员,抽样监测共76例次;观察组为2013年11月-2014年1月气管切开病员,抽样监测共86例次;所有气管导管均为带内导管的气管导管。
1.2方法对两组已消毒后的气管内导管进行抽样行微生物学监测,观察并比较消毒效果。对照组气管导管采用1个外套管配1个内导管,气管切开时取出内导管,切口处换药,清洁、煮沸或侵泡消毒后安放会内导管。观察组按照品管圈基本步骤,利用品管手法进行现状把握、解析、拟定对策并实施、效果确认、修改流程并标准化等,对于科室普遍使用的气管内导管型号采用同等型号气管内导管每10个打成一个消毒包,送供应室消毒并进行基数管理,型号特殊的气管导管采用1个外套管配3个内导管,单独送供应室消毒后备用。
1.3判断指标:已消毒备用的气管内导管微生物学检出数0为合格。若检出有微生物则为不合格。
2结果:
统计学处理采用SEMS3.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见下表:
抽样例次合格例次
对照组7668
观察组8686
X2=342.116,P<0.01,差别有极显著意义。
3讨论
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是有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圈),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QC)的手法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已达到提高业绩的目标[3]。观察组按照品管圈基本步骤进行现状把握,对已消毒的气管内导管抽样行细菌培养,合格率为100%。通过对消毒不合格内导管的原因分析,发现对照组采用1个外套管配1个内导管,因内导管取出与安放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4],导致消毒方式受限制,只能病房护士清洗后煮沸或浸泡消毒,清洗消毒流程不符合要求、每一个已消毒的内导管不能进行质量监控合格后再使用,无气管内导管清洗消毒相关制度。针对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措施,立即与医院设备科取得支持,增加气管导管的内导管,同时与消毒供应中心联系,将使用后的气管内导管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尤其科室使用型号一致的内导管,进行基数管理,制定气管内导管的消毒制度,组织培训后落实,通过效果确认,对已消毒的气管内导管抽样行细菌培养,合格率达到100%,措施有效,推行标准化,修订气管切开护理流程为:取出内导管→切口处换药→安放已消毒的内导管→将使用的内导管放科室可回收用物固定处→供应室人员回收内导管→高压蒸汽灭菌→检查消毒效果→送科室备用。通过该品管圈的推行彻底解决了科室气管内导管消毒不合格的问题,科室院内感染率与同期对比降低了12%。
参考文献:
[1]孙冰.气管切开术后的预防及减少肺部感染的护理,临床护理.2013。11(13):720
[2]康亚娟,韩惠芬,崔丹丹.等气管内套管3种消毒方法效果比较.河北医药200931(19):2626.
[3]张幸国,王林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
[4]郭文娟,荣梅.气管切开术后内套管两种消毒方法的对照.齐鲁护理杂志20006(3):213.
作者简介:
古学秋,女,本科,副主任护师,德阳市人民医院大外科科护士长
通讯作者:
顾建华,女,本科,副主任护师,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