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点拨时机扩大思考空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抓住点拨时机扩大思考空间

王胜芳

点,是点石成金的点;拨,是拨云见日之拨。点石成金需要好功夫,拨云见日要抓住好时机。即,点拨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能够点拨的内力,又有抓住时机的慧眼。在学生“愤”“悱”之时,即使教师事先并未准备问题,也宜随机设问,予以“启”和“发”。

一、教师课前精心设疑,激发心理冲突

语文问题的启发性往往需要对教材信息重组整合,这种问题,既脱离教材,又能回到教材中,所以其教学意义更为深远,现场启发效应也往往“热气腾腾”具体来说,有以下设疑策略:

1.矛盾策略。

读悲剧时,人们心里往往很难过,会流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眼泪却流不出来,这是为什么?

“死海不死”,又“死”又“不死”,究竟是“死”还是不“死”呢?

杨白老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他为什么不带着喜儿逃走?

《荔枝蜜》一文中,形容和评价蜜蜂,既说它“渺小”又将它“伟大”,不矛盾吗?

2.曲问策略。

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愚公移山》中“孀妻”“遗男”的理解)

藤野先生是个日本人,鲁迅先生在文中插数“匿名信”和“观看电影”两件事,不会引发同学们对包括藤野先生在内的日本人的仇恨吗?

3.台阶策略。

笔者在讲授《变色龙》一文时,提了以下几个问题:

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善变)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变的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

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没变,那是什么?(见风使舵)

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个形象?

上述一组问题环环相扣,从最容易的发问,步步上台阶,自然的解决了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再如,《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这段话,学生们觉得有点像绕口令,读起来好玩,但对于其中的哲理,初中学生还不易理会。因此,江苏的葛德均老师的设计就用了台阶策略:

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等)

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

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

有研究表明,语文学科每堂45分钟的课时里,大小问题总和不宜超过12个。分布过于均匀的发问,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抑制思考的兴奋度;过于频繁的发问,又使学生思维疲劳,难以高质量参与。

据观察,等侯回答的时间一般在20秒以内(读课文后即答不在其内),不宜过长或过短。操之过急,易养成学生思维草率的习惯。反之,则浪费时间,影响教学任务完成。另外,不轻易重述问题,以免造成学生的“老师会再说一遍”的依赖心理和心理定势。

二、学生思维旁逸斜出时,教师要抓住契机、因势利导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要善于十分敏感地把握学生心态的变化,通过捕捉学生瞬间的微笑、点头、皱眉、叹息等行为表情,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抓住点拨的最佳时机。如笔者在执教《故乡》时学生突然提出问题:“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笔者是怎么处理的呢?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啊?

生:娃娃鱼。(笑)

师:啊,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只有两只脚,可我没看到过,你们有谁看到过?

生: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跳鱼,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少年闰土见多识广,他“心理有无穷无尽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笔者敏感地把握了学生此时的好奇心理,因势利导,把学生旁逸斜出的思维引到理解课文的总目标上来。

蔡澄清老师在教《故乡》时,也遇到了一个点拨学生的机会:

在基本任务快完成时,有位学生站起来发言:“文章末尾部分用了三个词‘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是指谁呢?查词典,‘恣睢’是凶、暴戾、任意胡为的意思,难道这是指剥削者或反动派吗?”教师课前没做准备,知识库里暂也没有这方面的答案,就课堂教学看,学生把老师问住了,老师似乎有点“没面子,”但蔡老师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激发教学冲突的决好机会。于是与学生一道来攻克这一难关,最后取得较满意的答案:“指杨二嫂。她本来是一个性情温和的‘豆腐西施’,由于生活的重压,她的人格发生了变异,成了一个蛮不讲理的人;作者不希望水生、宏儿他们将来成为杨二嫂这一类的人。”初中生还处于一个较崇拜老师的阶段,当看到老师被同学难倒的时候,一般心理会异常兴奋、紧张,想看看事态会怎样发展。此时,所有的教师都应直面这种挑战,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种点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扩大了思考的空间,还能拉近师生距离、培养学生自信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