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干云广西来宾市河西小学134600
【摘要】课堂教学的实质其实是教师与学生们的教、学互动的过程。如果想要在教学效率方面获得大幅度提高就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着重建设课堂教学互动结构。依据集体动力理论及需要动机理论,教师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构建教学互动的学习方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将外界多变的学习环境和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肯定学生们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们使得他们在知识理论和人格、能力等方面都取得突破的进展,促进学生的互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8)07-070-01
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生命与生命的沟通,教学活动并非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优化教学互动方式,充分发挥集体教学以及小组合作方式,不断探究,扬长避短,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一、构建教学互动模式有何意义
教学互动是课堂上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以及学生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课堂交往活动。教学互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交往,使教学在互动、互促中产生群体的动力,让学习者形成自组织,自我构建,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在群性相融中、个性完善中形成良性循环,在和谐、合作、共创中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互动的构建要注意突出和谐、合作、共创等效应。和谐指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和身心发展等方面的和谐。旨在创造一种共为主体、认知明确、情感协调、情绪高昂的课堂氛围,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合作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友善的、相互信任的、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师生之间构建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做学生朋友,与学生合作,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出发组织教学,共同做出创造性的努力;共创指突破传统教学中的强制、硬灌和单向传递,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下,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交互方式,运用自学感悟、智力激励、集体讨论等方法,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强化集体思维,发展学生集体创造性能力。
二、教学互动模式的构建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1、主体性。学生们是否自觉参与语文教学的双边活动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教学互动模式构建的核心是主体性,学生是接受知识、消化知识的主体,是认识客观规律的主体,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认知结构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语文研究的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形成指导学习探究的个人观念体系。教师要善于不断创造具有激发性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能动性的实现;坚持自主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尝试、探究、交往等自主活动中获得信心,个性倾向得以舒展。课堂教学要善于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学会学习的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信息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解,主动发现问题,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只有学生能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理解知识,赋予知识以个人意义的构建,所学知识才不再成为外在与自己的负担,而是可利用的资源。
2、个性化。教育必须从尊重学生个性开始,只有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发展和张扬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必须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为中心。“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和学生在个性和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关系。”尊重学习个体的差异,视其为一种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资源,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拓展学习的思维,努力培养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特长,发展独特个性,为学生创造一种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各自个性独特发展的开放时空。语文教学把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动机为前提,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多向信息传递和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积极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把课堂改造成为学生个性表现和发展的舞台。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能动作用,使外在的教学环境与条件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征,借助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等方面的心理优势,促进其人格的和谐发展,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并利用每一个人的心理优势,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发展的动力。
3、探究性。探究的本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现代教育主张教会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学习、探究和研讨,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和“问题能力”发展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课堂充满问题,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探究学习;另一方面也能够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提出多元的见解,让课堂真正变成教育学者们所推崇和急切希望的探究新知的场所。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投入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所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把握教学维度,通过与学生密切互动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和学生们就应该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引导学生们发现平时学习存在的更多问题并督促他们及时解决,从而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