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增(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中学,河南商丘476005)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093-01
摘要:课程改革是一项牵动全局的综合工程,它必然直接引发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新的学习方式的建立主要靠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来达成。新课标下教师教学方式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的转变: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学生学习而设计教学,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教师角色的变化。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改变
现在初中物理已经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方面较原来都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程改革是一项牵动全局的综合工程,它必然直接引发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我们大多数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更多是考虑自己怎么上这节课,却很少把自己当成学生来想想,因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只能成为一台由老师独霸舞台的“独角戏”。无论教师的教学思路如何清晰,教学设计如何精彩,也不过是用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主体地位荡然无存,学习兴趣与效果可想而知。这种唯理式和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封闭与专制的学习环境,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习惯于按照教师的“指令”机械操作,使得学生重书本知识轻动手实践,重机械练习轻研究探索,重埋头苦学轻合作交流。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改变以往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他们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一句话,就是帮助学生建立一种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建立主要靠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来达成。
新课标下教师教学方式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的转变:
一、教师教育理念的变化
新的理念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它的真正来源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课程要求不要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过:“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古人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做为一名教师,要站在育人的角度审视教学,改革教学,要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法指导,重视思维训练,这样必然会使学生终身受用,必定有利于学生的一生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情感教育,重视习惯培养,重视学法指导,重视思维训练,坚持这样做,就能使学生终身受益,有利于他们一生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学生学习而设计教学
为学生学习而设计教学则意味着由关注老师怎样教,转向关注学生怎样学。不能仅仅考虑老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把学习与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也就是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学方式必须实现两大转变:
(一)教学内容,应当从过去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应当从过去以知识量为目标,以讲授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听中学”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以活动为基本方法,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
三、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使之适应形势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老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四、教师角色的变化
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的师生关系观,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育现代化必须教育民主化。没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和形成现代教育体系和现代教育制度。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教师有教师的尊严,学生也应有学生的尊严。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道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应该受到尊重。一位教育家说:“教师与学生的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能对立。”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教育学生最重要的秘诀是爱。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教师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要树立“无差生观”。有一位校长说得好:“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只是一时被云雾遮住了,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应该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学习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谛;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