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区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浦口区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研究

潘娜

◇潘娜

(南京市浦口区图书馆浦口211800)

【摘要】文章论述了信息化时代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并结合实际探讨了浦口地区图书馆事业的数字化建设思路。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创新

在当前数字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需求。随着数字阅读的兴起,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数字化阅读服务已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主流与趋势。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用户需求,是当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用户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也将不断深入。因此,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将从持证读者扩大到网络用户。新的用户群体对图书馆的信息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需要图书馆提供更快、更全、更准的高效信息服务。因此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与服务机制都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才能够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二)数字化资源在馆藏建设与服务中更具优势。

数字资源,又称电子资源,是将文字、声音、动画、影像等各种媒体形式的数据加以数字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及多媒体等技术加以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数字资源进一步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服务内涵,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量大,查找方便。

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不仅价格昂贵,同时占用存储面积大,查找也不方便。而数字资源不仅价格便宜,信息量大,存储占用空间小,查询也很方便,读者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轻松找到所需信息。

2、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是读者必须到馆才能够获取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而数字资源不仅可以提供给到馆读者使用,也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在任何时间与地点,随时进行远程学习与应用,十分便捷。同时,读者还可以通过手机、IPAD等直接扫描电子图书二维码,将想要阅读的电子图书借阅到这些移动设备上,这样在没有网络的环境下也可以随时阅读电子图书。

3、资源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传统的阅读主是对书籍、报纸、刊物的阅读,而数字化阅读的对象可以是所有被数字化的信息,不仅包括文字、图片,还包括声音和视频。传统的纸质文献非常厚重,让人望而止步。而一些书本知识进行数字化加工后,转换为图文、声频、视频等形式,更易于人们接受。

二、数字化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

(一)服务形式从各自为政,走向合作共享。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将打破多年来馆与馆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传统的图书馆馆藏建设,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随着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则可以进一步加强图书馆之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充分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节省的经费可以进行个性化馆藏建设,突出各馆特色。

(二)馆员角色从“保管员”转为“信息服务员”。

在传统服务中,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局限于借借还还,担当的是“保管员”的角色。随着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技术在图书馆应用越来越广泛,管理员的角色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开展的服务也从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向技术应用。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管理员,不仅需要掌握外语、计算机、网络等知识,还要具备运用QQ、微博、论坛、E-Mail等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能力。要能够以“信息服务员”的身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全面专业的信息服务。并及时发布各种信息,与读者保持沟通,从而使图书馆的各项数字化服务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三、浦口地区图书馆数字化发展举措与思考

近几年,为了顺应图书馆事业“数字化”发展需求,浦口区结合自身的财力、人力、技术和设备能力,因地制宜的制订了图书馆数字化发展计划,并逐步推进。目前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图书馆(室)已建立了数字化服务基础设施,初步具备了数字化服务功能。

(一)浦口地区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现状。

近两年,随着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与“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点”建设的逐步完成,以区图书馆为中心,辐射全区街道、社区(村)的数字化、网络化公共图书馆(室)服务体系已初具雉形。

1、建成图书馆(室)“一卡通”服务体系。

图书馆“一卡通”服务是指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读者证通用,图书可以通借通还。2012年,区图书馆成功加入该服务体系,实现了与金陵图书馆通借通还,2013年开始,全区9个街道和44个社区实现区内通借通还。“一卡通”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全区图书馆(室)之间图书文献资源的高度共享,有效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2、“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体系建设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依托图书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传播、建立先进文化的大型公益性文化网络工程,是图书馆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的重要窗口。2008年,区图书馆投入120万元,建立了“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设置了“公共电子阅览室”、“特色书画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等多个服务窗口,开始利用这一新的数字化平台为读者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近年来,全区9个街道和113个社区(村)也已实现了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点全覆盖。图书馆数字化服务通过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点送到了居民家门口,居门可以就近在任意一家基层点享受免费的数字化信息服务。

(二)浦口地区图书馆事业数字化发展思路

当前,浦口区的图书馆事业正处于转型期,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握发展方向,找准定位,制订一个合理发展目标,扎扎实实走好数字化建设的每一步。

1、以新的馆舍建设为契机,打造浦口地区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新平台。浦口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目前“市民活动中心”的主馆与“桥北艺术中心”的分馆建设项目均已启动。新的馆舍服务面积达6000平方米左右,将建立大型“公共电子阅览室”、“多功能视听室”、“24小时自助借还”等数字化服务窗口,新馆的建成将使浦口地区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2、以“文化共享工程”与“一卡通”服务平台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全区图书馆(室)整体服务水平。协调“建”与“用”的关系。“一卡通”与“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建设,已成功搭建了全区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平台,接下来就是要发挥平台的功能作用,使其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要充分发挥现有数字化服务平台作用,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市民对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服务的认识。二是了解用户需求,提供更多能够满足当前人们需求的资源与服务。

3、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力度,建立内容丰富的“云数据库”。

图书馆为用户提供全面、广泛、多元的现代化信息服务,需要一个强大的数字资源馆藏作为后盾。因此,搭建一个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云数据库”,也是浦口地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云数据库”的搭建应该着重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合理规划数字资源馆藏结构,建立一个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数字资源体系。二是扩大资源获取渠道,采用购置、自建及资源共享等方式,不断丰富资源内容。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必将走入全新的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