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1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陈明光范晓慧

陈明光范晓慧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法对4例IMPC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4例IMPC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免疫组化染色在癌细胞巢团外表面EMA呈膜阳性表达;E-Cadherin表达于肿瘤细胞间连接面的细胞膜,而朝向间质面的细胞膜则表达消失。结论:IMPC是一种具有淋巴结转移率高以及预后差生物学特征的肿瘤。

【关键词】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特征病理分析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少见类型,近几年才受到重视,具有较高淋巴结转移率和结外侵犯的特点.

1资料与方法

收集南平市第一医院病理科2006年1月~2012年10月诊断为IMPC病例共4例(其中1例为会诊病例),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HE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SP法),所用试剂均为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2结果

2.1肉眼观

病例1女性,右乳肿块,大小1.8×1.5×1.2cm,切面灰白色,质中,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

病例2女性,32岁,右乳肿块,大小2.2×2×1.6cm,切面灰白,质中偏硬,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

病例3女性,48岁,左乳肿块,大小4.8×4×3.6cm,切面灰白,质中,有粘液感,界尚清。

病例4女性,左乳肿块,大小6×5×4.2cm,切面灰白色,灶性出血,呈灰红色,质中,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

2.2镜检4例均具有IMPC的典型组织学特征,肿瘤细胞呈簇状排列成微乳头、小管腺样悬浮于透亮的间隙内,微乳头中心无纤维血管轴心,周围的间隙无内皮细胞衬覆。肿瘤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胞质嗜伊红,细胞核轻到中度异形,核分裂像少见。4例均查见淋巴管内癌栓,并见淋巴结癌转移,分别为3/15,8/22,10/26,7/30.

2.3免疫表型4例EMA染色均阳性,呈“内外倒置”,即外侧细胞膜阳性(面向间质侧),E-Cadherin表达于肿瘤细胞间连接面的细胞膜,而朝向间质面的细胞膜则表达消失。此外,ER、PR、Her2、P53均有不同程度表达。

3讨论

3.1临床特点IMPC所占比例不足2%,2003年WHO乳腺和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标准中,IMPC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一种新的特殊类型被定义[2],发病年龄为中老年,大多数在发现时就有淋巴结的转移,此类患者所占比例大于70%,乳头及皮肤侵犯的病例也不少见,在彩超及钼靶检查中此类肿瘤与其他非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影像学表现无明显差异,临床上也均可触及肿块。

3.2鉴别诊断粘液癌大体呈胶冻样外观,质地较软,镜下可见肿瘤细胞漂浮于粘液湖中,AB/PAS染色阳性。

浸润性乳头状癌纤细或钝性的乳头有纤维血管轴心,是真性乳头,当光镜鉴别困难时可以标记免疫组化EMA,无内外倒置现象。

其他具有乳头状结构的转移性癌结合镜下特点、临床及相关免疫组化指标可以鉴别,如来源为甲状腺的Tg阳性,乳腺的GCDFP-15阳性,卵巢的CA125阳性。

3.3诊断标准大多数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与其他类型癌混合在一起,纯粹的IMPC少见,大多数学者认为其诊断标准要IMPC大于50%才可以诊断,也有学者提出只要有IMPC就要指出来,并报出其比例,IMPC因其命名较晚,在国内认识程度还不高,病理医生要重视IMPC的诊断。

3.4预后IMPC侵袭性的生长方式经常伴有皮肤侵犯和远处淋巴结转移。所以,与其他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相比较而言,其预后是较差的。因此,我们日常诊断中要掌握其诊断标准,在普通型浸润性乳腺癌中只要有IMPC成分就要报出来,这对患者的分期和预后很重要,Nassar[3]等报道83例IMPC,46%患者死亡,平均生存期为36个月。因此,手术方式选择乳腺根治术较局部切除更合适。

参考文献

[1]付丽,松山郁生,付笑影,等.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形态改变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1):21~25.

[2]BÊckerW.WHOclassificationofbreasttumorsandtumorsofthefemalegenitalorgans:pathologyandgenetics.VerhDtschGesPathol,2002,86(1):116~119.

[3]NassarH,WallisT,AndeaA,etal.Clinicopathologicanalysisofinvasivemicropapillarydifferentiationinbreastcarcinoma.ModPathol,2001,14(9):836~841.